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
2025-02-24 09:36 - 立有生活网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语文起期中测试题
23.段文字景物描写突出了各自的特征,下面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1分)载(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
1.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鄙(bǐ)薄 打量(liàng) 热忱(ché) 拈(niān)轻怕重
B.蜷(quán)曲 咀嚼(jǔ jiáo) 攀(pān)谈 酣(hān)然入梦
C.欺侮(wǔ) 殷(yīn)切 踱(duó)步 故弄玄(xuán)虚
D.匀称(chèn) 蹊跷(qī qiāo) 确凿(záo) 东奔(bèn)西走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迷茫 桔辨 草坪 责备
B.字帖 钥匙 残淡 苍翠
C.国籍 晶莹 迂腐 扣门
D.琐屑 颓唐 圆圈 脑髓
3.下列各词词义或红色的字字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质朴:朴实,不矫饰。质:朴实。
②视察:上级人员到下级机构检查工作。视:看。
③确凿:非常确实。
④惊异:惊奇诧异。异,诧异。
⑤斑斑:形容斑点很多。
⑥殉职:为公务而竭尽心力。
⑦鄙薄:轻视。薄,不厚。
⑧消释:溶解。释,消除。
⑨鉴赏:欣赏。鉴,鉴定。
A.①③⑤ B.②④⑧
C.④⑥⑨ D.③⑤⑦
4.下列成语意义解释都错的一项是:( )(3分)
①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
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②膛目结舌:瞪着眼睛说话,形容说话时态度不好。
③出头露面:在公众的场合露面或出面(做事)。
④粗枝大叶:比喻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⑤情郁于中:感情长时间聚积在心里突然发泄出来。
⑥人迹罕至:没有人来。
⑦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⑧光耀门楣:为家族增光。
⑨酣然入梦:甜美、畅快的入睡。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⑦⑧⑨ D.②⑤⑥
5.下列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⑴秧 ⑵鹉 ⑶界 ⑷贡 ⑸案
⑹裹 ⑺闷 ⑻花 ⑼晨 ⑽颈
⑾管 ⑿围 ⒀衷 ⒁瓣 ⒂恭
⒃悲 ⒄材 ⒅凳 ⒆闻 ⒇瓢
[21]窍 [22]膏 [23]阀 [24]涨 [25]衢
A.左形右声:⑴⑽⒄[24]
B.右形左声:⑵⒇
C.上形下声:⑶⑻⑼⑾[22]
D.下形上声:⑷⑸⒂⒃⒅[21]
E.外形内声:⑹⑿⒀⒆[23]
F.内形外声:⑺⒁[25]
6.给下列各词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
7.根据注音填空组词。(3分)
8.下列各句和课文原句一样的是:( )(2分)
A.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经常拔它起来……
B.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C.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成大有利于的人。
D.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9.对句中红色词的意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9分)
A.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而,顺接连词。可以,能够。
B.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是以,因此。请,问。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碾,轧。辙,车轮轧过的痕迹。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关,关塞。万里,形容路远,不是确数。
10.篇名、作者、朝代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11.下列各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B.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C.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D.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12.下面各句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项是:( )(1分)
A.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
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C.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D.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大门的钥匙。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7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给文中画线的几个字注音并释义。(3分)
a说: b愠: c罔: d殆: e默: f焉:
14.对文中红色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B.是以:因此。
C.识:记。
D.之:指学习所得。
15.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项是:( )(1分)
A.聪明而又好学,不顾羞耻地向下面的人提出问题。
B.敏捷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自己的下面的人求教为羞耻。
C.敏捷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为羞耻。
D.聪明而又喜欢学习,不顾羞耻地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
16.这六则文字,既讲了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又讲了个人修养问题,
下面分析概括文字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
以及第③⑥两则,都是讲学习方法的。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是讲学习态度的。
C.“人不知而不愠”、“诲人不倦”是讲个人修养的。
D“人不知而不愠”是讲个人修养的,“诲人不倦”是讲教学态度的。
17.六则文字中已经为人们习惯使用的成语有□□□□、□□□□、
□□□□、□□□□、□□□□□□□等五个。(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32题。
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椹;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肥胖的黄蜂□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
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
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
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
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
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
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
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
好得远。
……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
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甲]了泥墙罢,也许是因
为将砖头抛到[乙]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丙]了下
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
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8.按原文填写段文字中的空格□处的词语。(1分)
19.解释文中红色的词语。(2分)
①轻捷: ②缠络: ③拥肿: ④攒:
20.19题中的四个词语,按词性可分为__________类;____、____为
____词,____、____为____词。(3分)
21.从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2分)
①粗糙——
②矮小——
③瘦削——
④笨重——
22.对段文字描写事物的顺序,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1分)
A.“不必说”是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
B.“也不必说”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
C.“单是”是按照由动物到植物的顺序。
D.“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三层总体上是由静物到动物到静物的顺序。
A.描写植物时,着力突出它的颜色、形状。
B.描写动物时,着力突出它的声音、状态。
C.描写石井栏时,着力突出它的光泽。
D.描写植物时,有的既着力突出它的颜色、形状,又着力突出了它的滋味。
24.下列四句中从修辞角度看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个是:( )(1分)
A.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B.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D.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25.用“‖”在文中划分层次,并各用一句话概括层意。(2分)
层:
第二层:
26.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摘出能概括下半段内容的中心词。(2分)
作用:
中心词:
27.段景物描写,融入了“我”丰富的感情,理解正确的项有:( )(2分)
A.“我”对那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无限依恋。
B.“我”对美丽的大自然景色的无比热爱。
C.“我”对恬淡的田园生活的深切喜爱。
D.“我”对百草园的高低错落、美妙非凡的景物布局的热情赞叹。
E.“我”对那段生活感到的无限趣味。
28.第二段文字中空格[甲][乙][丙]处的恰当词语是:(2分)
A.毁 隔壁 跳
B.弄 间壁 蹦
C.毁 间壁 跳
D.伤 邻居 窜
A.猜疑、好奇,非常惬意。
B.猜测、不解,无可奈何。
D.疑问、兴奋,恋恋不舍。
30.两个“Ade”所表达的感情,理解正确的项是:( )(2分)
A.与园中的动物、植物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依恋难舍。
B.与园中的动物、植物告别时的愉快心情。
C.对园中的动物、植物的深情的安慰。
D.对园中的动物、植物的无限的怜悯。
31.第二段文字着重记叙的内容是:( )(2分)
A.“我”告别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就要到书塾去读书前的具体活
动的情景。
B.“我”与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告别时的具体过程。
C.“我”告别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就要到书塾去读书前的心理活动。
D.“我”对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的一笔的描写。
32.第二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中所起到的作用理解最全面的是:( )(2分)
A.收束上文,结束了对百草园的记叙与描写。
B.引起下文,进入对三味书屋生活的记叙与描写。
C.承上启下,既总结了上文,又巧妙地引出下文。
D.既照应前文,又领起下文,完成了全文内容空间位置的转换。
33.模仿“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写一段话。(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34~36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 ]起来了,从山脚向上[ ],只见火
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
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
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34.依照课文填空。(3分)
a.分 b.连到 c.望 d.接 e.亮 f.排成
35.去掉下面句中的红色的词语行不行?为什么?“只见火把排成许多
‘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3分)
36.“不要掉队呀!”等三句呼喊话,表现了怎样的精神?(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37~42题。
①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a]我为他带几
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②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
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b]。
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d]。
④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兜
⑤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
倘若在,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他朝枫树丛中一
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还有三四
米,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⑥朋友有点不好意思的解释说[f]买这所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
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37.下列红色的字在文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枣核(hú) 分量(fèn liáng)
B.掐(qiā)指 揣(chuāi)
C.嫣(yān)红 山坳(ǎo)
D.树丛(cōng) 草坪(píng)
38.文中空格[a][b][c][d][e]处依次恰当的词语是:( )(2分)
A.嘱咐 老态龙钟 殷切 宝贵 故弄玄虚
B.托付 风烛残年 急切 贵重 郑重其事
C.托付 风烛残年 殷切 贵重 故弄玄虚
D.嘱咐 老态龙钟 急切 宝贵 郑重其事
39.文中空格[f]处的恰当标点是:( )(2分)
A.: B.—— C.:“ D.,
40.“蹊跷”一词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为了加强悬念效果,后几段文
字多次加以照应,照应语句摘录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拥抱之后……问我:“带来了吗?”
B.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
C.“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D.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
41.对第③、⑤两段中的“像”的作用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③段中的“像”表比拟,第⑤段中的“像”表比较。
B.第③段中的“像”表比较,第⑤段中的“像”表比拟。
C.两段中的“像”均表比拟。
D.两段中的“像”均表比较。
42.对前面①——⑥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3.作文。(40分)
题目:《记一段有趣的生活》
要求:
①写成记叙文。
②注意“一段”、“有趣”这两个限定修饰的词语,如果写成一天两天的
生活内容,即不算完全扣题;另外要选择有趣味的事情来写。
期中练习
1.C 2.D 3.A 4.D 5.B
6.①dī tí ②zhōng zhòng
③yīn yān ④yīng yìng
⑤gān gǎn ⑥lù lòu
7.①棵 颗 ②幻 幼 ③隐 稳 ④徒 陡 ⑤绿 缘 ⑥碑 牌
8.D 9.A 10.B 11.A 12.B
13.[a]yuè 悦 [b]yùn 怨恨
[c]wǎng 迷惑而无所得 [d]dài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e]mò 口里不说 [f]yān 只起语气作用
14.A 15.C 16.C
17.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
18.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伏 窜
19.①轻快
②缠绕
③也写做“臃肿”,形容何首乌块根粗大。
④凑在一块儿。
20.两类,“轻捷”“拥肿”是形容词,“缠络”“攒”为动词。
21.①光滑 ②高大 ③肥胖 ④轻捷
22.D 23.A 24.C
25.分两层 从开头“不必说”到……“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为层,
其余部分为第二层。 层概括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第二层细致
描写了百草园中泥墙根一带的景物,充满无限乐趣。
26.领起下文作用 趣味
27.A、E
28.C 29.B 30.A 31.C 32.C 33.(略)
34.e、c、f、b、d、a
35.不行 “许多”说明山陡路险,“一直”既说明山高又说明战士
不畏艰难。这些词语突出了夜行军时的磅礴气势及一往无前的精
神,所以不能去掉。
36.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7.B 38.C 39.D 40.D 41.B 42.A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单元 1散步
2秋天的怀念
3羚羊木雕
4 散文 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第二单元
6我的老师
7再塑生命的人
8我的早年生活
9王几何
10《论语》十二章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
综合性学习
漫游语文世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第三单元
11春
12济南的冬天
13风雨
14秋天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写作 文从字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第四单元
16紫藤萝瀑布
17走一步,再走一步
18短文两篇
蝉贝壳
19在山的那边
20虽有嘉肴
写作突出中心
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第五单元
21化石吟
22看云识天气
23绿色蝈蝈
24月亮上的足迹
25河中石兽
写作 条理清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第六单元
26小圣施威降大圣
27的新装
28女娲造人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寓言四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课外把[ ]许多“之”字形,一直[ ]天上,跟星光[ ]起来,[ ]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
过(2)多找一些优美的文章来朗诵,培养自己的语感。有条件的话,可以多找一些名篇朗诵的磁带来听一听。要是能参加一些朗诵会,听专家的朗诵,有意识地去模仿,日积月累,也会受益无穷的。故人庄
题破山寺后禅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夜雨寄北
泊秦淮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观书有感
浣溪沙
如梦令
名著导读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附录 写好硬笔行楷字
后记
>>>下一页更多精彩“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知识点”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的范文第3篇写家庭的,谢谢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29.三个“也许是”表现了“我”的某种心理、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A.时习:指把书本上的知识用于实践。的英雄气概”。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的)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C.自由、活泼,无忧无虑。也。”《观沧海》 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①雪骤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可拟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 1.龟虽寿 曹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7.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如梦令 南宋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0.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新课标教案设计
里揣,一面[e]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点拨,让学生准确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当堂准确流畅地背诵。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新课标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③拥抱之后,他就[c]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字的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萧瑟 枯藤 昏鸦 天涯
2.自己练习读这五首诗:
(二)三分钟演讲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请一生讲一个曹的故事。
(四)学习《观沧海》
1.作家作品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家、军事家、诗人。在黄巾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观沧海》是曹的名篇。公元207年,曹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建功立业的抱负。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五)学习《 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2.朗读这首诗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4.题解: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5.总结:
首联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是近景。“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颈联是这首诗中的佳句:夜还没尽,就看到一轮红日从东边江面上徐徐升起,带来了温暖的气息;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联由感受写到思乡。虽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观赏,却无法抑制涌动的思乡之情。诗人离家日久,见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中对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虽然末句写了旅途中的乡思,却没有一点凄凉之情。
6. 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钱塘湖春行》
1.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白氏长庆集》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多,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
《钱塘湖春行》是穆宗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朗读诗歌指导:
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中间两联是分写。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第三课时
(一)学习《天净沙·秋思》
1.解题: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2.通过想象,把握意境。
作者在曲中只是列举几种事物,没有使用动词或关联词,即形成一幅有形象,有色彩,有气氛,有韵味的图画。
通过想象,描述图景,切忌硬译:
3.总结:点评想象,点明《天净沙》的艺术成就。
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早年热衷功名,屡不得志,漂泊生涯二十余载,本曲乃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与泪写成的,元曲中的“绝唱”,元
人誉为“秋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者”。
4.布置作业:
改写本曲为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
(二)课堂练习:
阅读
(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体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写景诗。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3.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
4.本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然后写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
(二)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表现了诗人行踪的诗句是
6.表现是“春行”的诗句是
7.表现作者骑马游西湖的诗句是
8.诗中运用对仗的句子是
(三)老师点拨: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 体 四言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感怀 写景诗。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3.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 两句是乐章结尾时的套话,与正文内容无直接关系 。
4.本诗以 观 字统领全篇,先写 实 景,然后写 虚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
5.表现了诗人行踪的诗句是
6.表现是“春行”的诗句是
7.表现作者骑马游西湖的诗句是
8.诗中运用对仗的句子是
板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 东汉 四言乐府 登山望海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唐朝 五言律诗 驾舟扬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朝 七言律诗 赏花观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元曲 悲秋思乡
课后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点拨,让学生准确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当堂准确流畅地背诵。
2021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天净沙秋思十份信心,十份努力,十份成功。学习成绩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总结
记叙文 ( 散文 )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2. 教师作简评,引出曹的远大抱负。《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解释: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 方法 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比如: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 议论文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而 说明文 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 文章 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臃肿yōngzhǒng攒cuán成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葚收(liǎn)敛脑(suǐ)髓人声(dǐng)鼎沸(kuī)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 句子 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语文学习 方法技巧
(一)听。
一是要认真听,二是要会听,这是听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抓住中心内容,也就是老师讲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听每一堂课之前,一定要弄明白这一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意识地去听课,久而久之,听的能力提高了,你的语文成绩能不提高吗?
(二)说
怎样训练说话能力呢?
(1)主动找机会训练说话能力。上课时,要主动积极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多次训练,就不会胆怯了。平时,要多和同学、老师交谈,可以就你关心的所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敢于争论。争论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口才和思维能力。
很多同学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
(三)读
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不读不得,还要反复读。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2021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2021初一语文复习提纲
★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 初一语文知识点苏教版
★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 2021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
★ 中考语文必备知识考点整理归纳2021
糯米甜果家常做法大全(糯米果饭的家常做法

本文目录一览: 1、 诏安甜果怎么做?哪里在卖? 2、 如何做甜粿 3、 糯米果子的制作的正确方法 4、 甜果果是什么玩意 5、 潮汕甜果的做法步骤图,潮汕甜果怎么做好吃? 诏安甜果怎么做?哪里···
家常做法油条酥(家常做法米线)

大家好我是小爱,家常做法油条酥,关于家常做法米线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家常做法油条酥(家常做法米线) 家常做法油条酥(家常做法米线) 1、3、然后把鸡蛋和温水搅···
油炸葱饼做法家常做法(广西桂平油炸葱饼的

本文目录一览: 1、 葱油饼怎么做好吃呢? 2、 怎样做油炸葱油饼? 3、 外面摆摊的油炸葱油饼的做法 4、 请问葱油饼怎样做? 葱油饼怎么做好吃呢? 用料 面团:葱300克、中筋面粉 500克、 盐 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