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式太极拳拳谱顺口溜 杨氏85式太极拳分解教程
2025-04-10 06:47 - 立有生活网
杨式85式太极拳的口令
节
85式太极拳拳谱顺口溜 杨氏85式太极拳分解教程
85式太极拳拳谱顺口溜 杨氏85式太极拳分解教程
85式太极拳拳谱顺口溜 杨氏85式太极拳分解教程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进步搬拦捶
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第二节
15、抱虎归山 16、肘底看捶 17、左右倒撵猴 18、斜飞式
19、提手上势 20、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23、扇通背 24、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 29、单鞭 30、高探马
31、左右分脚 32、转身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右蹬脚 38、左打虎式
39、右打虎式 40、回身右蹬脚 41、双峰贯耳 42、左蹬脚
43、转身右蹬脚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47、抱虎归山 48、斜单鞭 49、野马分鬃 50、揽雀尾
51、单鞭 52、玉女穿梭 53、揽雀尾 54、单鞭
55、云手 56、单鞭 57、下势 58、金鸡
59、左右倒撵猴 60、斜飞式
第三节
61、提手上势 62、白鹤亮翅 63、左搂膝拗步 64、海底针
65、扇通背 66、转身白蛇吐信 67、搬拦捶 68、揽雀尾
69、单鞭 70 云手 71、单鞭 72、高探马带穿掌
73、十字腿 74、进步指裆捶 75、上步揽雀尾 76、单鞭
77、下势 78、上步七星 79、退步跨虎 80、转身摆莲
81、弯弓射虎 82、进步搬拦捶 83、如封似闭 84、十字手
85、收势
扩展资料:
太极拳是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明朝万历年间(具体年月不详),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杨露禅(1800 ~1873),推动了太极拳在全国的快速普及和传播,使得太极拳广为人知。1949年后,被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
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1]、体运动用的太极和太极推手。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杨、吴、武、 孙、赵堡、武当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
截至2014年4月,周边如韩国、日本、印度等都已着手太极拳申遗工作。2018年3月代表将该项目的申遗紧迫性写进了提案。
参考资料:
口令如下:
1 .预备式
2 .起势
3 .揽雀尾
4 .单鞭
5 .提手上势
6 .白鹤亮翅
7 .左搂膝拗步
8 .手挥琵琶
9 .左右搂膝拗步
10. 手挥琵琶
11 .左搂膝拗步
12 .进步搬拦捶
13 .如封似闭
14 .十字手
15 .抱虎归山
16 .肘底看捶
17 .左右倒撵猴
18 .斜飞式
19 .提手上势
20 .白鹤亮翅
21 .左搂膝拗步
22 .海底针
23 .扇通背
24 .撇身捶
25 .进步搬拦捶
26 .上步揽雀尾
27 .单鞭
28 .云手
29 .单鞭
30 .高探马
31 .左右分脚
32 .转身蹬脚
33 .左右搂膝拗步
34 .进步栽捶
35 .翻身撇身捶
36 .进步搬拦捶
37 .右蹬脚
38 .左打虎式
39 .右打虎式
40 .回身右蹬脚
41 .双峰贯耳
42 .左蹬脚
43 .转身右蹬脚
44 .进步搬拦捶
45 .如封似闭
46 .十字手
47 .抱虎归山
48 .斜单鞭
49 .野马分鬃
50 .揽雀尾
51 .单鞭
52 .玉女穿梭
53 .揽雀尾
54 .单鞭
55 .云手
56 .单鞭
57 .下势
58 .金鸡
59 .左右倒撵猴
60 .斜飞式
61 .提手上势
62 .白鹤亮翅
63 .左搂膝拗步
64 .海底针
65 .扇通背
66 .转身白蛇吐信
67 .搬拦捶
68 .揽雀尾
69 .单鞭
70 .云手
拓展资料:
杨氏太极拳健身作用:杨氏太极拳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而且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负担。太极拳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六腑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
具体健身作用反映在:
一、改善神经系统:太极拳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二、提高呼吸质量:太极拳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三、改善腑功能:由于“腹式呼吸”的舒张、伸缩形成自主的内,有效地促进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血,协调了腑之间的功能。因为太极拳非常重视腰胯脊柱锻炼,腰背虚实运动能够强壮肾。《医贯》说:“肾阴为上行夹背至脑中为髓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壮而百病不侵”。
四、增强肢体活动:太极拳要求“势走弧圆、劲走螺旋”,“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 ”的全身心运动。使全身各大小关节,骨骼、肌肉都参与这种轻柔、舒展、连绵不断的运动。使肌肉富有弹性,各关节、骨骼间的血液供给、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五、疏通经络隧道:太极拳要求向上要“虚领顶颈”,向下要“松到脚底”,“意落涌泉”。中部要求“气沉丹田”,“主宰于腰”。这是锻炼任督二脉以及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四肢在轻柔、连绵、缠绕运动中要意劲贯达到肢体四梢。从而疏通了人体十二正经。
参考资料:
杨式85式太极拳,是杨澄甫宗师在继承几代人的智慧,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精心提炼设计出来的,其口令分别为:
式-预备势、第二式-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手挥琵琶、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 。
第十四式-十字手、第十五式-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肘底看捶、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第十八式-斜飞势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二式-海底针、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第二十七式-单鞭、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单鞭 、第三十式-高探马、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转身左蹬脚。
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势、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揽雀尾 、第五十一式-单鞭、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第五十三式-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单鞭、第五十五式-云手 。
第五十六式-单鞭、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五十八式-金鸡 、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第六十式-斜飞势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海底针、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下势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
第八十式-转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第八十四式-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收势。
扩展资料:
杨式太极拳85式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因此,它既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参考资料:
杨式85式太极拳的口令:
式 预备式
第二式 起势
第三式 揽雀尾
第四式 单鞭
第五式 提手上势
第六式 白鹤亮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 手挥琵琶
第九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 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 十字手
第十五式 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 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 左右倒撵猴
第十八式 斜飞式
第十九式 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 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 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 上步揽雀尾
第二十七式 单鞭
第二十八式 云手
第二十九式 单鞭
第三十式 高探马
第三十一式 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 转身蹬脚
第三十三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 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 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 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 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 左打虎式
第三十九式 右打虎式
第四十式 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 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 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 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 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 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
第四十七式 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 斜单鞭
第四十九式 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 揽雀尾
第五十—式 单鞭
第五十二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 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 单鞭
第五十五式 云手
第五十六式 单鞭
第五十七式 下势
第五十八式 金鸡
第五十九式 左右倒撵猴
第六十式 斜飞式
第六十一式 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 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 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 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 转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 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 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 单鞭
第七十式 云手
第七十一式 单鞭
第七十二式 高探马带穿掌
第七十三式 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 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 上步揽雀尾
第七十六式 单鞭
第七十七式 下势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 转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 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 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 收势。
扩展资料:
杨式太极拳85式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杨式太极拳85式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参考资料:
杨式85式太极拳的口令:
式 预备势 第二式 起势 第三式 揽雀尾 第四式 单鞭 第五式 提手上势 第六式 白鹤亮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 手挥琵琶 第九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 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 十字手 第十五式 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 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 左右倒撵猴 第十八式 斜飞势 第十九式 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 白鹤亮翅
第三十一式 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 转身左蹬脚 第三十三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 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 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 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 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 左打虎势 第三十九式 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 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 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 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 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 进步搬拦捶
第五十一式 单鞭 第五十二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 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 单鞭 第五十五式 云手 第五十六式 单鞭 第五十七式 下势 第五十八式 金鸡 第五十九式 左右倒撵猴
扩展资料:
85式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结构严谨、速度均匀、身法中正、虚实分明、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轻灵不浮、沉稳不僵、绵里藏针、柔中寓刚、松静自然、舒展大方、体用兼备、老幼咸宜等。
85式杨式太极拳好处:
好处一: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练太极要「心静意定」,练拳时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好处二: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腹鸣等感觉。根据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好处三: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
参考资料:
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拳谱
1 预备式 31 左右分脚 61 提手上势
2 起势 32 转身蹬脚 62 白鹤亮翅
3 揽雀尾 33 左右搂膝拗步 63 左搂膝拗步
4 单鞭 34 进步栽捶 64 海底针
5 提手上势 35 翻身撇身捶 65 扇通背
6 白鹤亮翅 36 进步搬拦捶 66 转身白蛇吐信
7 左搂膝拗步 37 右蹬脚 67 搬拦捶
8 手挥琵琶 38 左打虎式 68 揽雀尾
9 左右搂膝拗步 39 右打虎式 69 单鞭
10 手挥琵琶 40 回身右蹬脚 70 云手
11 左搂膝拗步 41 双峰贯耳 71 单鞭
12 进步搬拦捶 42 左蹬脚 72 高探马带穿掌
13 如封似闭 43 转身右蹬脚 73 十字腿
14 十字手 44 进步搬拦捶 74 进步指裆捶
15 抱虎归山 45 如封似闭 75 上步揽雀尾
16 肘底看捶 46 十字手 76 单鞭
17 左右倒撵猴 47 抱虎归山 77 下势
18 斜飞式 48 斜单鞭 78 上步七星
19 提手上势 49 野马分鬃 79 退步跨虎
20 白鹤亮翅 50 揽雀尾 80 转身摆莲
21 左搂膝拗步 51 单鞭 81 弯弓射虎
22 海底针 52 玉女穿梭 82 进步搬拦捶
23 扇通背 53 揽雀尾 83 如封似闭
24 撇身捶 54 单鞭 84 十字手
25 进步搬拦捶 55 云手 85 收势
26 上步揽雀尾 56 单鞭
27 单鞭 57 下势
28 云手 58 金鸡
29 单鞭 59 左右倒撵猴
30 高探马 60 斜飞式
拓展资料:
杨式太极拳85式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杨式太极拳85式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名称顺序
式 预备式 第十五式 抱虎归山
第二式 起势 第十六式 肘底看捶
第三式 揽雀尾 第十七式 左右倒撵猴
第四式 单鞭 第十八式 斜飞式
第五式 提手上势 第十九式 提手上势
第六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式 白鹤亮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 手挥琵琶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九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二十三式 扇通背
第十式 手挥琵琶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五式 进步搬拦捶
第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 上步揽雀尾
第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二十七式 单鞭
第十四式 十字手 第二十八式 云手
第二十九式 单鞭 第五十六式 单鞭
第三十式 高探马 第五十七式 下势
第三十一式 左右分脚 第五十八式 金鸡
第三十二式 转身蹬脚 第五十九式 左右倒撵猴
第三十三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六十式 斜飞式
第三十四式 进步栽捶 第六十一式 提手上势
第三十五式 翻身撇身捶 第六十二式 白鹤亮翅,
第三十六式 进步搬拦捶 第六十三式 左搂膝拗步
第三十七式 右蹬脚 第六十四式 海底针
第三十八式 左打虎式 第六十五式 扇通背
第三十九式 右打虎式 第六十六式 转身白蛇吐信
第四十式 回身右蹬脚 第六十七式 搬拦捶
第四十一式 双峰贯耳 第六十八式 揽雀尾
第四十二式 左蹬脚 第六十九式 单鞭
第四十三式 转身右蹬脚 第七十式 云手
第四十四式 进步搬拦捶 第七十一式 单鞭
第四十五式 如封似闭 第七十二式 高探马带穿掌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 第七十三式 十字腿
第四十七式 抱虎归山 第七十四式 进步指裆捶
第四十八式 斜单鞭 第七十五式 上步揽雀尾
第四十九式 野马分鬃 第七十六式 单鞭
第五十式 揽雀尾 第七十七式 下势
第五十—式 单鞭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第五十二式 玉女穿梭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第五十三式 揽雀尾 第八十式 转身摆莲
第五十四式 单鞭 第八十一式 弯弓射虎
第五十五式 云手 第八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八十五式 收势
第八十四式 十字手
参考资料:
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拳谱
序号 拳 名 序号 拳 名
1 预备式 31 左右分脚 61 提手上势
2 起势 32 转身蹬脚 62 白鹤亮翅
3 揽雀尾 33 左右搂膝拗步 63 左搂膝拗步
4 单鞭 34 进步栽捶 64 海底针
5 提手上势 35 翻身撇身捶 65 扇通背
6 白鹤亮翅 36 进步搬拦捶 66 转身白蛇吐信
7 左搂膝拗步 37 右蹬脚 67 搬拦捶
8 手挥琵琶 38 左打虎式 68 揽雀尾
9 左右搂膝拗步 39 右打虎式 69 单鞭
10 手挥琵琶 40 回身右蹬脚 70 云手
11 左搂膝拗步 41 双峰贯耳 71 单鞭
12 进步搬拦捶 42 左蹬脚 72 高探马带穿掌
13 如封似闭 43 转身右蹬脚 73 十字腿
14 十字手 44 进步搬拦捶 74 进步指裆捶
15 抱虎归山 45 如封似闭 75 上步揽雀尾
16 肘底看捶 46 十字手 76 单鞭
17 左右倒撵猴 47 抱虎归山 77 下势
18 斜飞式 48 斜单鞭 78 上步七星
19 提手上势 49 野马分鬃 79 退步跨虎
20 白鹤亮翅 50 揽雀尾 80 转身摆莲
21 左搂膝拗步 51 单鞭 81 弯弓射虎
22 海底针 52 玉女穿梭 82 进步搬拦捶
23 扇通背 53 揽雀尾 83 如封似闭
24 撇身捶 54 单鞭 84 十字手
25 进步搬拦捶 55 云手 85 收势
26 上步揽雀尾 56 单鞭
27 单鞭 57 下势
28 云手 58 金鸡
29 单鞭 59 左右倒撵猴
30 高探马 60 斜飞式
后自己在整理一下,希望对你外婆有帮助^_^
我有带有口令的,但没有式、第二式的提示,只有动作的提示,可以传给你
杨式太极拳85式记忆方法
杨式太极拳85式记忆方法:
1、采用行功歌诀,拳势名称和拳势连续动作照片三联对照法进行记忆。吟诵歌诀背拳谱,对照拳照识套路可兴趣盎然。
2、分段落分小节进行习练。整个套路分为八段,每段含1至5个不等的小节,共计23小节。以行功歌诀的每两句话划分为一个小节,每个小节含2至7个不等的拳势,成为一个相对的练单元。平日习练时,除了习练整套拳架外,也可以分段,分小节,分单势进行。
3、对照85式传统套路行拳路径示意图,默识揣摩套路的整体结构特征,每个段落的拳势组合特点和拳势之间的连接规律以及每个拳势的技术要领、劲法、机势与拳理拳法之间的关系。
杨氏85式太极拳分解教程口令
杨氏85式太极拳分解教程口令如下:
式-预备势
第二式-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
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手挥琵琶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十五式-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
第十八式-斜飞势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
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单鞭
第三十式-高探马
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转身左蹬脚
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势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
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
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揽雀尾
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单鞭
第五十五式-云手
第五十六式-单鞭
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五十八式-金鸡
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
第六十式-斜飞势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
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
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
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下势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收势
杨式太极拳85式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因此,它既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微积分公式大全 微积分公式大全完整版

关于微积分公式大全,微积分公式大全完整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若在(a,b)内f'(x)>0,则f(x)在[a,b]上的图形单调递增;微积分···
温瑞安群侠传2 温瑞安群侠传2百度网盘

源源今天给分享温瑞安群侠传2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温瑞安群侠传2百度网盘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 温瑞安群侠传2 温瑞安群侠传2百度网盘 温瑞安群侠传2 温瑞安···
神吐槽 搜狐 神吐槽段子

您好,今天琪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神吐槽 搜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神吐槽 搜狐 神吐槽段子 神吐槽 搜狐 神吐槽段子 1、吐槽《陈情令》、《楚乔传》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