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指的是哪种农作物 教是一种什么动物

2025-04-05 05:09 - 立有生活网

稻麦黍菽稷分别指什么农作物

黍稷麦菽稻分别指小米、高粱、麦类、大豆、水稻。

教指的是哪种农作物 教是一种什么动物教指的是哪种农作物 教是一种什么动物


教指的是哪种农作物 教是一种什么动物


1、小米

小米又称为,北方称谷子,谷子脱壳为小米,其粒小,直径1mm左右。小米是世界上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等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黏性小米。

2、高粱

高粱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秆较粗壮,直立,基部节上具支撑根。高粱喜温、喜光,并有一定的耐高温特性。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高粱米在、朝鲜、原、印度及非洲等地皆为食粮。

3、麦类

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代表种为普通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

4、大豆

大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大豆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5、水稻

稻通称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

后稷教民稼樯,树艺五谷,树艺和稼樯的含义

树和艺本义都是种植,树,之总名,艺,种也。(说文解字)稼穑 ,春耕为稼,秋收为穑,“稼穑”即指播种与收获,泛指各种农业生产活动。

树艺:种植,栽培

稼穑:农业上种指稼,收指穑,这里泛指农事。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作物分别都指什么??

粮食作物 稻、小麦和杂粮作物的统称。 粮食作物 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和高粱等, 但是,其中三种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 与蔬菜和果树不同的是,粮食作物的种子含水较少。因此,它们比蔬菜或水果耐贮存。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栽培它们。 7000年前就种植水稻,约在6000年前,中东的人就开始种植小麦,但那种小麦比现代小麦原始。在印度,约3000年前才开始种植水稻。约7000年前美洲就开始在种植玉米。 你知道吗? 粮食作物其实是草吗?如果你到田里去,取水稻或小麦的秆来观察,你会发现它们与一些草很相似。 粮食作物是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统称。亦可称食用作物。其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农业的基础。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是世界上的产粮国,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8%(1987年),粮食总产量及稻谷、小麦、谷子、甘薯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为: 纤维作物(棉花、麻类、蚕桑)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等)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 嗜好作物(烟叶) 用作物(人参、贝母等) 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 按所处温度带分为: 分为热带经济作物、亚热带经济作物、温带经济作物 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广义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 农作物 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和做工业原料用的棉花﹑烟草等。 粮食作物以青稞、蚕豆、小麦为主要作物;经济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胡麻、、向日葵等为主;蔬菜作物主要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瓜、莲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莴笋、黄花、辣椒、黄瓜、西红柿等;果类有梨、苹果、桃、杏、核桃、李子、樱桃、草莓、林檎等品种,野生果类有酸梨、野杏、毛桃、苞瑙、山樱桃、沙棘、草莓等。 农作物栽培的历史各有不同,近东和欧洲开始于公元前6500-3500年;,开始于公元前6800-4000年;在中美洲和秘鲁,大约开始于在公元前0年。大多数行作物栽培的地区是半干旱气候的江河流域。

稻麦黍菽稷分别指什么农作物 稻麦黍菽稷分别指什么

稻麦黍菽稷分别指水稻、麦类、黄米、豆类、小米。“稻麦黍菽稷”指的是五谷,早种植“五谷”的出现于我国商周时期。“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黍:黍去壳,就是黄米,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

稷:又称,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

麦:禾本科植物的一类,五谷的一种,分为小麦,大麦等种类。

菽: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稼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

稻:是一种禾本科的直杆的谷类作物,主要类型是有土栽培的“水稻”(一贯指淡水稻)。

黍稷麦菽其中的菽是指的是什么类 菽是指哪类农作物读音

菽是指哪类农作物读音?我们平常说的五谷一般指的是稻、黍(shǔ)、稷(jì)、麦、菽(shū)。那么黍稷麦菽其中的菽是指的是什么类?其实菽并不是专门指某一种农作物,而是豆类农作物的总称,像我们常见的大豆、红豆、绿豆、黄豆、豇豆、豌豆等豆类全部都称为菽。

菽是指哪类农作物

豆类农作物的总称就是菽,并不是指某一种单纯的农作物。菽这个字在篆文写作尗”,也就是豆类生长的意思,后来写成了菽”,也成为了形声字,读音就变成了shū。一直以来所有的豆类全部都称为菽。

《春秋·考异邮》中曾记载了菽”的变化:菽者稼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菽”是庄稼里面强的,在古代的时候称为尗,汉朝的时候称为豆,现在写作菽”。菽”尗”和两者读音虽然相同,但是字形却不同。

而周朝时期的《诗经·小雅·小宛》中曾这样记载: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这就是说当时中原大地(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都种植这种菽”。可见当时在我国菽”已经是十分重要的农作物了。

不过当时的菽”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多种类,估计指代的也就仅仅是大豆了。到了现在,豆类农作物已经十分丰富了,大豆、蚕豆、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豇豆、豌豆、刀豆、扁豆、芸豆、鹰嘴豆、木豆等都属于豆类,豆类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看了这篇文章后再问道菽是指哪类农作物时,千万不要只回答某一种豆类农作物哟。

农作物有哪些种类

农作物的种类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类、野生果类。

1、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也称为“食用作物”“粮谷作物”,是对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及食用豆类作物的总称。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薯类为主要作物。

2、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一般指为工业,特别是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嗜好作物、用作物及热带作物。经济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花生、胡麻、、向日葵等为主。

3、蔬菜作物

蔬菜作物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作物主要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瓜、莲花菜、莴笋、黄花、辣椒、黄瓜、西红柿、香菜等。

4、果类

果类是指水分多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营养丰富。果类有梨、青梅、苹果、桃、杏、核桃、李子、樱桃、草莓、沙果、红枣等品种。

5、野生果类

野生果类主要为野外生长的果子,品类非常多,野生果类有酸梨、野杏、毛桃、山枣、山樱桃、沙棘等。

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的区别 良性高血压和

小怡今天给分享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的区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区别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 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的区别 良性高···

【科普】测光表、亮度计、照度计有什么区别

测光表、亮度计、照度计有什么区别? 正确2.单位是lux3.建议用CBM-8彩色亮度计,测量结果单位是cd/m2,,1测量亮度时,光沿直线传播,实际使用过程中较远的地方测试亮度稍有下降,但只是两位数的变化,并···

【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在哪出土?是哪个

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在哪出土?是哪个朝代的文物?高、重各是多少? 1969年,铜奔马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1983年10月,在众多珍贵文物中,铜奔马被确定为旅游标志 因为马踏飞燕具有的蓬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