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目录(永乐大典目录得以保存)
2025-04-15 00:24 - 立有生活网
最早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哪代哪位下令编写的
文言文浩如烟海,没有人去统计哪篇文章字数最多。如果一本书也可以当成一篇文言文的话,字数最多的是《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最早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编写的。
永乐大典目录(永乐大典目录得以保存)
永乐大典目录(永乐大典目录得以保存)
《永乐大典》概述
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111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扩展资料《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意义
但其书资料尚不广泛,且只把散事聚在一起未做小标题。《大典》则克服了上述缺陷,成为我国古代最值珍贵的百科全书。尽管《永乐大典》已经残缺,但仍有不少可为研究者采择利用的资料,而且许多材料已无法从其它古书中找到。
参考资料来源: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
永乐大典是哪个朝代的
《永乐大典》是把古代典籍中有关的资料全部抄录下来,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查询者只需“因前求字,因字而考事,自源而流,如射中鹊,无所遁形”,检索起来十分方便。《永乐大典》的主永乐大典还剩多少要内容
平几大典有几本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永乐大典》究竟是怎样编纂的?怎样流传的?怎样被人偷盗、和焚毁的?在国内外学术界中,至今人们都在争论1900年到底是谁烧掉了《永乐大典》是历史上及华夏的一缉书,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仅存418册823卷,散藏于9个和地区的34个公私收藏机构,约为原书的4%。《永乐大典》,是八国联军还是义和团?事实上,600年来《永乐大典》的聚散离合告诉我们,要对《永乐大典》的毁灭负的有君王、官员、知识分子、无知,也有拿着文明造就的枪炮在火光中抢掠、毁坏这些“战利品”的外国侵略者。一个民族的强大固然重要,但一个民族究竟应该怎样对待祖先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明成果?国民的素质更为重要。
《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叫做“永乐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损,又重录了一部,称为“嘉靖副本”。因为两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宫中,没有刊印,流传稀少,在朝代更迭、内忧外患中被偷盗、抢掠、焚烧,“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余册。《永乐大典》从编纂到毁灭的600年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和千古之谜。
永乐大典是什么书?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历史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诗文、戏曲、僧、道、、工艺等方方面面,其中,《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其所征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录原文,因而许多宝贵的文献能保存其原貌,人们称《永乐大典》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
《永乐大典》的编排方式非常科学,有点类似于今天字典的拼音检字法,只是当时依据的是明朝的《洪武正韵》。其体例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也就是说,每个韵目下有很多单字,每个单字下分列与之相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文词曲等各方面的内容。
在书的前面,用不同的字体演绎一个“门”字,端庄的楷书、狂放的草书、秀美的隶书,尽显汉字的魅力。这册书引用古书66种,插图46幅,它记载了古代不同等级的门,如白虎门、玄武门等,以及门的结构、类别、式样和奇闻逸事,丰富多彩。
《永乐大典》于永乐六年编修完成,被收藏于南京的文渊阁。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也将《永乐大典》带到了京城,收藏在皇宫内的文渊阁。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收集广《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泛,而且缮写工整,书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每半页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双行,每行28个字;《永乐大典》中还有许多精致的插图,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图形,形态逼真,书为硬裱书面,由粗黄布包着,典雅庄重,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朱棣的《永乐大典》你们了解多少呢?
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写完毕。永乐大典是靖难朱棣自圆其说章显文韬武略仁孝治天下的惊天伟作,留名必治书,自永乐元年1403年雄才大略胸怀宽广的自知靖难罪孽深重,乃令大学士内阁首辅谢缙,与太子少师姚广孝为主组织编纂。到永乐二年1404年完成初稿,后又经多次修正历天下文人雅士墨客孜孜不倦的认真编缉细分历经4年完成巨著。这部巨作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订11095册,约3,7亿字的巨著。朱棣言天地之丰凡文化经历子集百家之言皆包罗万象其中,以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术之言皆录于中,毋厌繁浩。并且收录其中的文献图书未作任何修改删除。原汁原味无愧于一部文化珍贵遗产.....乐盛世和七下西洋,五征蒙古灭掉上篡下跳的兹尔小国越南,张显了大国气度大明芳华,是继汉武唐宗之后的有一位伟帝万古神帝光照千秋,天子守国门千古帝王兹此一贤亦。
这本书我只知道是朱棣命令文官编撰的,解缙和姚广孝都有参与,里面的内容就跟现在的百科全书一样,十分丰富。《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先后由内阁首辅解缙和太子少师姚广孝主持修纂,历时五年(1403-1407年)编修完成,是最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有万书之书之称。
《永乐大典》收纳典籍七千余种,这部“万书之书”背后蕴含着古人哪些智慧?
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我国明朝时期所修建,其作为百科全书,比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早了300余年。《永乐大典》保存了14世纪以前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原本《永乐大典》在明朝就已经因火灾等失传,现在流传在世的只有400本。古人在里面重点是记录了,而且这个本书写得非常的具有系统性,古人他们也知道该如何去种植农作物。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部大百科全书是什么?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元年(14至于民间的,那就多了去了。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南京。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最初朱棣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1408年)才抄写完毕。
明朝有《永乐大典》,清朝有﹖
《永乐大典》编撰工作进行了数十年,目录、内容、语句等都经过了当时文官的详细考量。有闭关锁国。
《古今图书集成》是清代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也是类书。另外,清代的《四库全书》是丛书
《四库全书》;《康熙字典》;还有康熙年间的什么《皇舆图》,相当于地图。这些都是的。
清朝也有永乐大典 清朝的有四库全书 康熙字典
《四库全书》勉强算是吧,虽然这部书编入的内容和烧毁的一样多
明朝有《永乐大典》,清朝有。
四库全书。编的书不如毁的多,像《军器图说》这样的火器著作都被毁了,可见满清有多二
清朝时历史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上最渣渣的朝代,汉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经济,技术,思想等各方面积累的超越世界的东西都被清朝荒废,倒退,是导致没落的原因,没有之一!!!!清朝有的只有落后,迂腐,丑恶。我就是这么极端
最长的文言文是哪篇
《永乐大典》是我国最着名的一部古代典籍,明朝永乐年间编纂而成,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的百科全书。保存了14世纪以前我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和哲学宗教等百科文献。《永乐大典》共计22937卷,其中目录就有60卷,分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扩展资料:
《永乐大典》是明朝的明成祖下令编写的。文言文翻译方法:
1、录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物名、度量衡单位、器具、数量词、庙号、谥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2、释
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3、理
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4、添
dis跑步机上 跑步机上cal代表什么

大家好我是小深,dis跑步机上,关于跑步机上cal代表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5、vt 表示对某人的轻10、2英语中名词前缀,表否定dis这个前缀主要有两种意思一种是···
济南到莱芜高铁时刻表查询 济南到莱芜拼车电

琪琪给大家谈谈济南到莱芜高铁时刻表查询,以及济南到莱芜拼车电话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济南到莱芜高铁时刻表查询 济南到莱芜拼车电话 济南到莱芜高铁时刻表查···
山东高速电话 山东高速电话96659

山东高速查询热线 6.辽宁电话:024-23869259(高速公路管理局指挥中心) 山东高速查询热线是一项方便快捷的服务,让人们公司介绍: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山东高速公路的实时路况和交通信息。 山东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