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把禅机销此病_曾把禅机消此病
2025-01-23 09:44 - 立有生活网
关于茶禅的诗句
1、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唐《与赵莒茶宴》
曾把禅机销此病_曾把禅机消此病
曾把禅机销此病_曾把禅机消此病
译文:翠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竹下之下举行茶宴,一道饮紫笋茶,并一致认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还好。俗念虽全消,茶兴却更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散。
2、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宋《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译文: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3、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唐《山泉煎茶有怀》
译文: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4、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张继·唐《山家》
译文:全家正忙着趁晴焙茶、晒谷。屋子里因为焙茶烧柴充满烟雾,屋外晒场上的谷子又时时需要翻晒。
5、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辛弃疾·宋《定风波·暮春漫兴》
译文: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而今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
这是清代佚名题某茶亭联。
识得这茶里的滋味,才能寻觅到真正境界的清凉。
道路上奔波,在茶亭里驴饮一壶善心人士的奉茶,即可消除口渴;但热中名利的心,焦烂五内,要熟谙世情,参悟生命的真谛后,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凉。联中简单运用佛家词汇,讲茶味,也道禅机。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浇热客;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
这是从前浙江绍兴驻跸岭某茶亭联。
行人上岭,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必在亭中息肩拭汗,亭旁的一捧甘冽泉水,正好把水的清凉来消解行路的烦热;山岭两头都有道路,过来人应当把陡峭危险的地方,告诉将行的旅人,作经验的传承,使人人完成安全的旅程。
“甘泉”,指茶水,也比喻智慧。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本来清纯洁净的心灵,会逐渐被利欲污染,借着甘泉般的佛慧,洗涤一切尘劳妄念,使自性清净心大放光明。
“两头岭路”,指驻跸岭两头的山路,也暗喻夜眠日走的人生道路。人活在世上,不仅靠一己之力即得以存活,更有许多的因缘相聚,才造就了眼前此刻的生命。人生乍看之下,仿佛是孤独之旅,实际上却是众生同道,颇不。了悟世相无常,在各种因缘际会中,能自度度人,行菩萨道,彼此关怀扶持,完成既安全又丰富的旅程。
这是清代佚名题河南洛阳古道某茶亭联。
领悟四大皆空的道理,缘起缘灭,什么情缘都不长久,何妨稍坐片刻,不要分你啊!我啊!这样生疏;两头都有路可走,不管向前或回头,何妨好好吃一盏茶后,潇洒道别,各奔东西。
这联相传为一和尚与一商人,在茶亭中相饮时所对。“四大皆空”,认为地、水、火、风为物象世界的四大组合成分,但这都是因缘和合的幻象,终究不免于幻灭。
山僧活计茶三亩;渔夫生涯竹一竿。
这副对联见《四朝高僧传》。山僧只要三亩茶园,就可以维续生命的存在;渔夫只要一根钓竿,就有自足的生涯。
物欲太高,反而患得患失,徒添烦恼,于生存本身并无益处;把物欲降低,心灵才有更大的空间飞翔。
茶是禅僧的饮料,也用来供佛。吃茶在丛林里被仪礼化,成为茶礼。《百丈清规?卷七》说:“丛林以茶汤为盛礼。”丛林中有茶头,是特别的役僧,专司灵前献茶及众生供茶、来客飨茶。
茆檐唤客家常饭,竹院随僧自在茶。
这是宋代陆游〈南堂杂兴〉诗联。
在茅檐下,僧人呼唤客人吃家常饭,在竹院里,喝僧人煎煮的自在茶。“自在茶”,陆游《剑南诗稿》中注解说:“绍兴初,僧唤客茶各随意多少,谓之自在茶,今遂成俗。”
传说,南朝梁普通八年(五二七)来到的达摩祖师(?──五三六),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打坐九年期间,时常因打瞌睡而苦恼,于是将自己的眼皮撕下,丢在地上,不久长出绿色植物,将叶子放在热水中煮开饮用,达摩祖师坐禅时就不再打瞌睡了。
唐、宋禅寺僧侣体认到茶有澄神湛虑、畅心怡情、提神醒脑的功能。饮茶使人进入平静、和谐、专心、虔敬、清明的心灵境界,可以做为学禅的助力,因此禅寺普遍设茶堂,禅的理趣结合了茶的特性,对饮茶文化的提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这是清代郑板桥诗联。从来名士就能评出水的来处及高下;自古高僧便爱斗茶以利禅修。
茶的特性,必须依靠好水才能显现出来;好水也能增益茶的味道。古人评水经验的累积,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好的水质的特征和产地。
斗茶在五代时已经出现,北宋中期以后,风靡全国,从名流高僧到一般平民,无不以斗茶为乐事。
斗茶最起码的要求是茶末必须浮在水面,而非沉淀在碗底;其次斗茶要比茶色,在茶面泛出的汤花,的是纯白色。建盏的胎体较厚,能够长时间保持茶汤的温度,所以碗宜用黑色的建盏。
宋代斗茶用的茶瓶,鼓腹细颈,单柄长流,瓶嘴要呈抛物线状,不能歪斜,瓶嘴末的出水口要圆而小,注汤于茶盏时,水柱要有力,落水点要准,不能有零星滴淋沥不止,否则就会破坏茶面,影响斗茶的艺术效果。
文人士夫讲究品茗、论器、试水的风尚与当时硕学鸿儒谈性论道相为表里,成为精神风貌的一种写照。
有人说“名寺出好茶”。自古寺庙大都建于名山之上,而庙里的寺僧除了必须的修行功课之外,也要从事生产劳动,负责种茶、制茶的工作,而在品饮茶叶之余,往往以诗文来咏茶、评茶。
这是台北市木栅某茶坊门联。泡一壶茗茶,品饮出茶中禅味;半榻茶烟,就足以涵养性灵。
早年读诗知茶苦;晚岁诵经悟茗香。
近代溥心畲(一八九六──一九六三)自题画室联。
年轻时爱读诗,为诗情所苦,也常为世情所恼,何尝有心领会茶香!总觉得茶味苦涩;待得阅历多了,年岁有了,能沉静下来诵读佛经,才领悟到喝茶可以清净心魂,使齿颊留芳。
书浓人品逸;心静茶味香
涵泳出浓郁的书味,自然能修养出隽逸的人品;拥有清净没有杂念的心境,便能品味出苦后回甘的茶香。
智慧因寻常事理而发生,胸襟由寻常道理而开阔,气象更是从寻常人事中表现,如此方能在书味、茶香中,修养人品、冶炼心情。
客至莫嫌茶味苦;僧居惟有菜根香。
某高僧自题僧舍客厅联。
客人来到不要嫌弃茶味苦涩;僧人的居所中只有菜根的清香。
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唐)陆容
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之一。一开始,茶、禅、诗这传统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因子之间便结有不解之缘。
“茶”在上古写作“荼”,如《诗经·谷风》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认为,“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研究者多以为饮茶之习始于汉代,成熟于魏晋南北朝,大盛于隋唐,大致与在的传播历程及诗歌的兴盛历史相表里。饮茶成为一种风尚,僧人与喜好谈玄论道的士大夫是实际的倡导者与推动者,如魏晋时期的名士、名僧刘元真、支孝龙、法祚之辈,往往在修禅论道中以茶助兴,又往往将自己的感悟发之于诗歌,茶与、诗歌开始结下不解之缘,茶禅渊源尤甚。
《晋书·艺文志》记载,僧人单道开在山中坐禅,夜不倒单(昼夜不卧),不食五谷杂粮,每天只吃由松姜等制成的丸数粒,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唐代寺庙更是常常举办茶宴,谈佛理,论茶道,佛法妙理与茶道清虚渐渐融为一体。自“三武一宗”法难之后,农禅并举的禅宗一枝独秀。地处偏僻山区的禅僧大多务农为生,他们种植茶树,精心研习制茶、烹茶之术。刘禹锡曾有诗形容禅房制茶过程云: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
很多名茶由是创始于寺庙,如碧螺春原名“水月茶”,由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僧人首先制作而得名,乌龙茶源于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寺,顾渚山贡茶紫笋,最早产自吉祥寺,君山银针产自君山白鹤寺,龙井产于杭州龙井寺,黄山毛峰产自云谷寺,大红袍出自武夷天山观。另外还有四川蒙山智炬寺的蒙顶云雾、徽州松萝庵的松萝茶等,可谓“天下名茶僧占多”。
唐代百丈禅师创《清规》,设丛林规矩,其中多处提到“茶”,如“茶鼓(击此鼓召集大众饮茶说法)”、“打茶(参禅一炷香后供僧人饮茶稍事休息)”、“奠茶(供养佛菩萨)”、“普茶(请全寺僧众饮茶)”等,又有“茶头”、“茶堂”、“施茶僧”等名目。史书上也多有唐代皇室赏赐佛门茶饼的记录,如唐德宗曾赏赐奉诏译经的印度高僧智慧“茶三十串”,日本名僧圆仁到五台山,朝廷曾赐茶一千斤,可见茶是丛林仪轨中重要的供养品。唐宋禅宗语录中出现诸如“吃茶去” (赵州)、“吃茶、珍重、歇”(百丈)、“饭后三碗茶”等机锋公案,在“茶风”盛行的禅宗丛林中自然便是寻常之事了。
丛林中向有茶具“三德”之说: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抑制)之。唐代诗僧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又有“三饮得道”的说法:
一饮涤昏昧,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明代茶道大家童承叙有《试茶诗》云: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
一吸赵州意,能苏陆羽神。林间抱新趣,世味总休论。
诗中有茶,茶中有禅,盖诗为心思轻灵的体悟,茶为至清至纯之味,禅的“平常心”讲究淡泊宁静、清净自然,三者颇有相通之处。唐代卢仝《寄新茶》一诗对茶的“助修”、“养生”的功用有更夸张的说法: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串,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古代许多茶馆里面悬挂的“卢仝七碗”的匾额,便由来于此。元稹的一首“宝塔茶诗”则是最有特色的:
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这首诗先说茶的外形,再说到饮者、茶具、环境、时间、功用,非常的雅致,可谓诗中有茶味,茶中有禅意。
总之,自唐宋以来,茶、禅、诗因为其内在境界上的相近而逐渐融合在了一起,茶、禅、诗一味,其味无穷现代也不乏有艺术感染力的茶诗。在我们老一辈革命家中,、等伟人也对茶情有独钟,留下了不少与茶有关的诗篇。
委员长一生南征北战,日夜劳大事,仍然能高寿九十多岁;他长年饮茶的生活习惯对其长寿是有一定贡献的。他喜欢饮庐山云雾茶,并为此曾在庐山上写了下面一首饮茶诗。
《茶诗论长寿》 作者:
庐山云雾茶, 味浓性泼辣。 若得长年饮, 延年益寿法。
协会会长赵朴初也是个爱茶并且长寿之人。他的一首《吃茶(五绝)》,将茶、禅深意简洁明快地表现了出来。诗中内涵丰富,非常贴切地引用了唐代卢仝“七碗茶”的诗情和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意,堪称是茶禅诗中的佳作。
《吃茶(五绝)》 作者:赵朴初
七碗受至味, 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
茶在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茶最平易近人。平民有诸多艰难困苦,借酒消愁易惹祸端,还不如借茶清理心绪,抒绪,于是好诗就随茶香悠然飘出。现摘录一首现代茶诗供鉴赏。
张错所作的《茶的情诗》很有韵味,把泡茶饮茶中的寻常现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并由此挥发意境,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茶的情诗》 作者:张错
如果我是开水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 必须倚赖我的无味。
让你的干枯柔柔地,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
我必须热,甚至沸, 彼此才能相溶。 我们必须隐藏, 在水里相觑,相缠, 一盏茶功夫我俩才决定, 成一种颜色。
无论你怎样浮沉把持不定, 你终将缓缓的(噢,轻轻的)落下, 攒聚在我最深处。 那时候你最苦的一滴泪, 将是我最甘美的一口茶
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茶烟》 [明] 瞿佑
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银屏幂讲帷;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
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艄船鬓已丝;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
《咏贡茶》 元·林锡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蓝素轩遗茶谢之》 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坐月长。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武夷茶》 清·陆廷灿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春雷催茁仙岩笋,雀尖龙团取次分。
《寒食》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 [宋]梅尧臣
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茶 [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
侵寻发美鬯,猗狔生乳。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茶花二首 [宋]苏辙
(之一)
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久疑残◇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鉏。
(之二)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叶间藏。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尝。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初饮高桥银峰 郭沫若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怠来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茶磨二首 [宋]梅尧臣
之一
楚匠斲山骨,折檀为转脐。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
吐雪夸春茗,堆云忆旧溪。北归唯此急,臼不须挤。
之二
盆是荷花磨是莲,谁砻麻石洞中天。欲将雀舌成云末,三尺蛮童一臂旋。
茶爽添诗句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茶灶 杨万里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山寺喜道者至 佚名
闰年春过后,山寺始花开。还有无心者,闲寻此境来。
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知住南岩久,冥心坐绿苔。
晚天雨霁横雌霓 曹冠
晚天雨霁横雌霓,帘卷一轩月色。纹簟坐苔茵,乘兴高歌饮琼液。
翠瓜冷浸冰壶碧,茶罢风生两腋。四座沸欢声,喜我投壶全中的。
夏日闲居 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1125-1210)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北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回头诗 【清】曹雪芹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莫分茶 【北宋】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竹枝词【明】袁宏道
雪里山茶取次红,白头孀妇哭青风。自从貂虎横行后,十室金钱九室空。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咏茶十二韵》(唐·齐已·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夏日闲居》(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卢纶)
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与赵莒茶宴》(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溜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茶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唐·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题禅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西陵道士茶歌》(唐·温庭筠)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茶诗 (五代后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琴 茶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
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
白居易
故情周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蒙山白云岩茶
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茶。
蜀 茗 诗
施肩吾
越碗初盛蜀茗新, 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周况先辈子朝贤乞茶诗
盂 郊
道意忽乏味,心绪病无惊。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绕方?。 云根才剪绿,印缝已霏红。
曾向贵人得,诗叟同。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
西山兰若试茶歌
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如傍芳丛摘鹰咀。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澈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辨煎,相君有录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自煎俄顷馀。
木兰醉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步风尘。
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歧石人。
茶元 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咏 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粒芽
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
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
《茶》
[宋] 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琴 茶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
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
白居易
故情周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蒙山白云岩茶
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茶。
蜀 茗 诗
施肩吾
越碗初盛蜀茗新, 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周况先辈子朝贤乞茶诗
盂 郊
道意忽乏味,心绪病无惊。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绕方?。 云根才剪绿,印缝已霏红。
曾向贵人得,诗叟同。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
西山兰若试茶歌
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如傍芳丛摘鹰咀。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澈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辨煎,相君有录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自煎俄顷馀。
木兰醉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步风尘。
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歧石人。
茶元 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咏 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粒芽
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
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
《茶》
[宋] 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和茶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灯谜
一壶茗茶品禅味;半榻茶烟养性灵。自宋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人们张灯结彩。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就在灯上粘上谜语,或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就这样灯与谜结合在一起了,至明代已相习成风。“灯谜”因此而得名。也做为专以文义为谜的一个专用名词沿用至今。初时粘谜于灯上,会有事物谜夹在其中,只是大量为文义谜而已。此后文义谜迅速发展,谜底的文字允许作音、形、义和位置的变化,遂产生了谜格。谜格产生后,灯谜与谜语的界限就更明确了。因为以文义为谜,才有产生谜格的可能。至此,灯谜就成为有体有格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了。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自宋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人们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就在灯上粘上谜语,或藏头诗句,任人猜谜,叫做猜灯。
一楼正解
上面解释不错
支持
卷珠帘原唱日本歌曲 《卷珠帘》歌曲
卷珠帘》近日也在网上热播。前日,有网友指出这首歌疑似抄袭日本女歌手KOKIA的《クルマレテ》。对此,霍尊经纪公司方面昨日回应称,这首歌曲是霍尊的原创,并不属于“抄袭”。 卷珠帘原唱···
台海最新消息今天情况(台海最新准确消息)
关于台海最新消息今天情况,台海最新准确消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台海最新消息今天情况(台海最新准确消息) 台海最新消息今天···
易烊千玺神仙图 易烊千玺神仙图带文案
谁有易烊千玺这张原图壁纸 噬魂师 易烊千玺神仙图 易烊千玺神仙图带文案 易烊千玺神仙图 易烊千玺神仙图带文案 故事: 故事讲述了神武器职人专业学院,简称“武专”,学院里的学生分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