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八百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百度网盘

2025-04-06 21:43 - 立有生活网

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由于”的解释?

4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三题中,通知为什么没有称谓?(三年级下册)

②连词。表示原因:由于季节变换,作息时间作了相应的调整。

现代汉语八百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百度网盘现代汉语八百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百度网盘


现代汉语八百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百度网盘


2、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宾语是动名词的(如: 报告 ,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近义陈述句通常不带语气词,靠语调表示陈述语气。需要语气词时用“的”“了”“呢”“啊”“么”“嘛”“啦”“罢了”等。例如:词:因为

“磨练”、“磨炼”,哪个词对?

带有逗号和句号的句子 我爱你,你却爱他。

1、磨练: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经受锻炼,磨练意志,在(5)1946 年的中秋。(茹志鹃《百合花》)工作中磨练自己。

在现代汉语中,“磨lian”该写成“磨炼”还是“磨练”应该用句号。因为这是两句话,检查工地是总说,后边的是具体措施及要求。,曾经颇有争议。1996年修订版以前的《现代汉语词典》均只收“磨练”,未收“磨炼”。有些著述明确指出.‘磨炼”是错别词,应改为“磨练”

求教量词“双”和“副”的区别

可是我觉得,分句组成的复句,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一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不完整,所以分号不能算一个句子。到底谁是对的呢?

一 .“双,对,副”本体意义的区分

介词“对于“的语法意义及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把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双 对 副”都为名量词。这三个量词都可以表示两个的概念,但是在具体搭配上又各自呈现不同特点,这就与他们本义密不可分。双,本义就是鸟二枚,即两只。那么从古代开始,双就是用来形容“鸟”,例如“双鸡”“双鲤鱼”,也就是形容有生命的特征的动物。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双”概括为“用于左右对称的某些肢体、器官或成对使用的东西(多半是穿戴在肢体上的)。”例如:一双手,一双眼睛,一双手套。从古代和现代意义对比可以看出来,双的作为量词时,是古义“双”的引申,二者有相同之处,即,对生命特征的强调。

“对”指的是应变无方,随机应变的意思。那么“对”体现就是一问一答,有问有答的一种对应关系。且,“对”的本义是回答。那么在《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指的是用于按性别、左右、正反等配合的两个人、动物或事物,有时可儿化。例如一对男女,一对鸳鸯,一对茶杯。这里无不体现了两个事物一一对应的关系。证明量词“对”也是由古义“对”引申而来,保留古义“对”的含义特征。双和对的区分在于“双”强调事物的整体性,例如一双鞋。在这里,不可以用“一对”来替换,因为鞋只有两只在一起穿,才能体现鞋的功能,而且用脚穿鞋体现的是一种生命特征。而“对”强调的是一种对立特征,事物并不是密不可分的,而是对立存在才有实际意义的。例如,一对茶杯,茶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个在一起使用则体现传统习俗的好事成双的概念,所以在这里“一对茶杯”不可以换成”一双茶杯”,而且“对”不承接与生命特征有关的事物。

副,其本义是用刀剖开。体现一种从整体中分割出部分的意思在里面,即整体与部分之间可以合二为一,例如 一副手套,一副扑克。副和双一样强调一种整体性特征,两只手套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时候才可以称之为一副。双和副区别在于,一双只指两个事物构成的整体,而一副可以指多个事物构成的整体,例如:一副扑克,是很多扑克牌构成的,在这里就不可以用双代替。所以,副在这里有成套的意思。

二.从数的角度对汉语量词(1)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魏巍《谁是可爱的人》)的比较

“双,对,副”这三个量词都有表示两个的意思,而“副”又不仅仅局限于表示两个,“一副扑克”中“副”可以表示很多数量。量词双对副,都可以表示复数,但是量词双和对,只表示复数定的双数概念,而副表示双数同时更体现一种多数,例如一副刀叉。在这里,副的整体性特征淋漓尽致,因为刀叉是不同的东西,他们归属于副的量词中,证明副这个量词不仅表达一种事物复数概念,还可以是不同事物的复数概念,体现副的整体性。而双和对,必须表现是同类的事物复数概念。以上主要用量词修饰具体事物,在修饰抽象概念时候,三个量词在意义上更体现不同特点,双这个量词一般不接抽象词。对和副可以直接修饰抽象词语,“一对矛盾”中“矛盾”用量词“对”来修饰,虽然修饰的是抽象词矛盾,但是我们能从对这个词的特点中推导出矛盾的特点,即相互对立的2个事物。这个时候,对

把矛盾具体化,让矛盾的特点完全呈现出来,更让人容易理解。在“看你那一副样子”“一副表情”中,“样子”和“表情”作为一种抽象概念,是没有具体的实物与之相对的。“样子”包含肢体,形象,衣着等多方面,表情是内心情感在面部五官上的体现,副修饰这些抽象概念主要体现的是他们的整体性,把他们当做一种具体的事物,一个整体表达出来。

somehow是什么意思?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

somehow

以某种方式(或方法);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不知为什么;不知怎么地;

pron. 不明原因; 以某种方式; 不知怎么的; 用某种方法

a.二年级小学生语文 句子 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

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和作用法与区别知识点:

“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 同义词 。

吕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 文章 ’,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试题中会出现这段话中有几句话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句号、问号、感叹号,有时还有省略号,这些标点都表示着那是一句话。可是有人却说,分号也是一句话。点的词语,特别是 成语 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1、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3、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修辞方式: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 典故 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 短语 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小学二年级 语文学习 方法

第二是让学生多读课外书。读课外书既是对学习过的生字非常有效的巩固手段,同时,通过多读书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为今后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谓一举四得。学习语文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窍门,关键在于多读书,读一些好书,书读多了,字也会认了, 作文 也会写了,懂得的道理也多了。

现在初中语文都是卷,实际上考得就是学生的积累,积累从哪里来?就是从课外阅读中来的。因此,在这里我给各位家长提一个要求,给你的孩子每个月至少买一本书,每天放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在下课的时候,中午休息的时候,晚上吃饭以后,随时随地的可以看书。并时常询问一下:你今天看了些什么?让学生讲给你听,这对学生既是一种督促,也是间接的培养您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增进了你们之间的感情。

其实学了语文,不就是为了更好说话和写作吗?您说对不对?您看,通过读书,您的孩子会说了,会写了,我们的目地也就达到了。

2、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按质按量完成作业,既要整洁,又要正确美观。二年级学生的写字量大了,写字速度太慢,是跟不上学习的节奏,同时容易养成拖拉的坏习惯,对今后尤其是到了初中后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在我已经如何提高学生的做作业速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每次写小字本,我会对前20名写完的学生在作业本上标出他写作业的名次,个交作业并且没有错误的学生就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1,并当众宣布。

第二个交作业的就在作业本上写上2,以此直到第20名。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想得到前20名,这就要求写得又快又对。班上的汪瑶同学已经连续两次得了名了,当我宣布他已经两次得名时,他脸上的微笑特别自信,特别开心。其他同学也羡慕的不得了。现在除了极个别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当堂完成作业,且质量不错。

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相关为了让学生学习原汁原味的经典作品,对原著中一些古今不同的用字,教材节选时未作改动。如,《景阳冈》中“还你酒肉钱勾么”中的“勾”,现在写作“够”;《猴王出世》中“顽耍”中的“顽”,现在写作“玩”;《红楼春趣》中“咱们拿下他来”中的“他”,现在一般用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它”。文章:

★ 二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重点综合复习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 二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知识点汇总(字、词、句子、考点)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

★ 二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与资料

★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复习

★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做发言和作发言的区别是什么?

①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由于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由于天气关系延期出发。

做发言和作发言的区别如下:

做和作的主要区别:

1、从语体色彩来看:区分“作”、“做”用法的基本标准是“文”与“白”。“作”多用于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特别是文言词语均用“作”,成语几乎全用“作”;“做”则多用于具有口语色彩的词语。这种情况与“作”出于文言,起源很早,而“做”出于北方白话,起源很晚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

2、从语法特征来看:宾语是双音节动词,多用“作”,在这种情况下,宾语成为名物化的动名词,“作”的动词性已经虚化;宾语是双音节名词,多用“做”,表示做某件事或某方面的事。

扩展资料:

“作”和“做”用法的区分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复杂,有的情况下还有争议。根据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提出的意见,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

做出调整是正确的吗?

不得了:形容词(1)表示情况,没法收拾。这可不得了,发这么高的烧!

习惯上将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色彩重一点的词语,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归类知识点

“调整”这个词是一个实打实的动作,并不抽象,因此应该与“做”搭配。

例(l)表示判断,(2)表示叙述,(3)表示描写。以上三句子都是主谓句。句号也可以用于非主谓句的陈述句。例如:

具体“做”和“作”的区别可以参考吕叔湘老师编纂的《现代汉语八百词》。

什么是《现代汉语八百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是1980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选词以虚词为主,也收了一部分。每一个词按意义和用法分项详加说明,可以供汉族人学习汉语时使用,一般语文工作者和方言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也可参考。

《现代汉语八百词》是一部虚词(兼及少量实词)用法词典。全书共收录819个词(据书后《索引》按词头统计)。所谓“八百”的说法,不是一种确数表达,属于取整数的一种便捷称谓。

了不得和不得了有什么区别?

1、尽量让学生多读书。这里的多读书包括两年方面的意思:是对书上的课文、生字反复的读,熟读成诵。“温故而知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都说明了多读书的重要性。每天的早晨和中午,我们都安排有值日生在教室前面领着全班同学读课文,读生字词。

不得了就是不简单,很能干之意. 了不得就是了不起,很厉害之意,比不得了语气稍重.

有区别。以下摘自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2)表示程度很深。用于得字句。今年夏天热得不得了。

了不得:形容词(1)大大超过寻常,很突出。用肉眼发现了一颗新星,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间接问小猫柔软的皮毛使我忍不住摸一下,再摸一下,乐此不疲。句是包含在陈述句、祈使句中的问句,是大句的一部分,通常充当宾语。例如:(2)表示情况,没法收拾。您这么大岁数,摔了可了不得!

二者的相同之处:表示情况、没法收拾的时候,两者一般可以互换。他高兴得不得了=他高兴得了不得

区别:了不得可以做定语修饰中心词。了不得可以进入“有(没有)什么……的”结构中。了不得可以表示超过寻常,形容一个人很厉害,很突出。了不得前面一般有名词性(人或物)的主语。

不得了均不可以。

逗号句号的句子 逗号和句号的句子

(10)这本书真的太好了!

照样子写句子什么逗号就像什么句号

额、他|GH|他|个、ra;挺好;t【;

人【途锐;牙合【泰国人;他】

逗号,句号怎么用?

句号的用法

一、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陈述句占句子的大多数,用来判断、叙述、描写事实。

(1)我们人是有骨气的。(吴晗《谈骨气》)

(3)森林越来越密。(小学语文《夜莺之歌》)

(4)传来了狗的尖叫声。(契诃夫《变色龙》)

(6)所以思想性不是硬借来的,不是可以套用的,不是可以装的,也不是忽然就有了的。(朱自清《论朗诵诗》)

(7)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杨朔《荔枝蜜》)

(8)这套主设备任何一条船也装不了,汉江号尽可以运别的货嘛。(柯岩《汉堡港的变奏》)

例(6)一连用了四个语气词“的”,以加重语气。例(7)(8)分别用语气词“呢”“嘛”。

语气词和语气不是一一相配的,有的语气词在不同的语气词来表达不同的语气,同一语气又可用几个不同的语气词来表达。重要的是判断全句表达什么语气,以便确定用句号还是别的句末点号。

(9)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以上两句都以语气词“了”结尾。例(9)表示确定语气,说明有了变化,是陈述句,用句号。例(10)表示感叹语气,用叹号。

(11)他大概已经走了吧。

例(11)对所陈述的事情不很肯定,但句子的性质是陈述句,用句号。例(12)表示疑问,带有揣测的意味,用问号。

(13)这篇文章大概是他写的吧?

(14)这篇文章大概是(12)他大概不来了吧?他写的吧。

上述两句的文字包括句末的语气词都一样,不同的是标点。例(13)是作为疑问提出的,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例(14)是回答问题,用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二、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的末尾

(2)你辛苦了,休息休息吧。(陈广生、崔家骏《雷锋的故事》)

三、用于间接问句的末尾

(2)他问你小黄还来不来。(《现代汉语八百词》)

(3)问问明天走得了走不了。(王砚农等编《汉语常用动词搭配词典》)

例(l)是包含特指问的陈述句,(2)是包含反复问的陈述句,(3)是包含反复问的祈使句,所以都在句末用句号。看到包含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的句子要注意分析是直接问句还是间接问句。下面是从语文书和刊物上看到在间接问句误用问号的例子:

(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6)我曾向泰勒公司请教,用户是什么人 ?

例(4)(6)(7)的问号、例(5)的第二个问号用于间接问句,要改为句号。例(5)“明月几时有?”是直接问句,成句,用问号是对的。

问句形式除作宾语外,有时也可作主语,例如:

(8)“精密”和“周密”有何不同。“精密”该用在何处,“周密”该用在何处,都要仔细想一想。(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

句中三个带疑问代词“何”......>>

语文文章里怎样分清什么时候该用逗号 什么时候该用句号? 10分

《新华字典》附录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上说得清楚:一句话表达结束了用句号,中间需停顿,及逗号。

此句话该用逗号还是句号

希望对你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汉语的一句话后应写逗号还是句号咋判断

你觉得话说一半没说完就用逗号隔开,后面那话说完就用句1、换洗[ huàn xǐ ]号。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此生相见的绝情话 此生相见绝情诗句 下一篇:亦舒我的前半生语录 亦舒 我的前半生 语录

推究哲理什么意思?

三、词性不同

推究哲理意思是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推究:探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索和检查(原因、道理等)

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1《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在那儿住过”的“过”为什么读轻声而不是四声?(一年级下册)

普通话的轻声同语法和词义有密切关系。有些轻声可以从语法上加以确定,具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过”作时态助词时读轻声,表示完毕,或某种行为、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过”作动词时读四声。“在那儿住过”中的“过”为时态助词,应读轻声。

2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第二个“哪里”是否应该改为“那里”?(二年级下册)

在这句话中,“哪里”表示任指,句中的前后两个“哪里”相呼应,表示条件关系。类似的表达如:“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又如:“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参见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池子与河流》中,部分自然段为什么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三年级下册)

关于引号的用法,有这样的规定:“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一段末尾用后引号。”这一规定出自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2月30日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如下:

《池子与河流》中,从“我什么时候看见你,你总是滚滚滔滔”到“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都是池子说的话,是连续的引文。根据《标点符号用法》,只在“推究哲理”后用后引号,中间几段引文仅在每段开头用前引号。其他册次的课文,也有类似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的用法。

通知中,因事项简短、内容单一等原因而省略称谓,是可以的。本题中,通知的篇幅短小,内容简单,对象明确,可以略去称谓。

5《稚子弄冰》中,“彩丝穿取当银钲”的“当”应该怎么读?(五年级下册)

“彩丝穿取当银钲”的“当”,在这里是“当作”的意思。该义项在《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等辞书中均收入“dàng”这一读音下,因此“当银钲”的“当”读“dàng”。

6古典名著流传时间久远,版本众多,节选自古典名著的课文,选用的是什么版本?文中与现在不同的一些用字,教学时应该怎样处理?(五年级下册)

教材选取了和统编初中语文一致的版本:《景阳冈》节选自文学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猴王出世》节选自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西游记》回,《红楼春趣》节选自文学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是编者所加。

在教学古典名著单元时,不提倡细究字词,学生能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即可。对于原著中古今不同的用字现象,教材只在每篇课文首次出现时增加注释,说明“本文有的用字与现在不同,遵照原文,未加改动”,提醒学生文中还有其他古今不同的用字现象,并不要求一一去辨别。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文中古今不同的用字现象提出疑问,教师可以适当解释,但建议不要把这些内容当知识教,更不要把它们作为的内容。

7外国作品中的人名在有的书里不一样,应该是“鲁滨逊”还是“鲁滨孙”,“汤姆·索亚”还是“汤姆·索耶”?(六年级下册)

外国人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因为译者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版本。统编教材根据商务印书馆《英语姓名译名手册》中的译名,选择了译为“鲁滨逊”和“汤姆·索亚”的版本。

附:

- END -

免责声明:

转载自:教育出版社;

声明:小编尊重原创,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因文中文字视频等无法全部核实出处,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小编联系删除,谢谢。

李桢航李雪牵手成功 李桢航是谁

非常完美李雪表白李桢航是哪一期 2012年04月08日:李雪李桢航次相见是在女选男舞台上,李桢航选李雪为心动女生,但是由于李桢航15年不结婚的条件李雪没有答应,两人没能牵手成功; 李桢航李···

天津市教委恢复线下教学 天津线下教育

天津宝坻高中部开学了吗 天津宝坻已于2022年11月12日开学。根据相关地图软件,因为根据查询相关息截止于2022年11月25日宝坻区地区在过去14日内没有出现,所以防疫防控情况是处于常态化地区,目···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哪一场战役中 北洋舰队

北洋舰队在哪次战役中灭亡?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哪一场战役中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地点是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哪一场战役中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地点是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