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课文 爬天都峰课文原文
2025-01-03 10:34 - 立有生活网
《爬天都峰》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我们”互相鼓励,克服过程:1、起因: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爬天都峰课文 爬天都峰课文原文
爬天都峰课文 爬天都峰课文原文
爬天都峰课文 爬天都峰课文原文
启发想象,明白“老”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2、经过: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
3、结果: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顶。
主题:
本文描写了在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文章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选文目的
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课文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7《爬天都峰》组词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17《爬天都峰》组词如下:
1、哩:li(还早哩、吃饭哩、上面哩)
2、级:jí(石级、高级、初级)
3、链:liàn(铁链、表链、锁链)
4、颤:chàn(发颤、颤动、颤抖)
5、攀:pān(攀登、攀岩、攀爬)
6、猴:hóu(猴子、耍猴、猴急)
7、鲫:jì(鲫鱼、石鲫、花鲫鱼)
8、念:niàn(纪念、惦念、想念)
9、辫:biàn(辫子、小辫儿、草帽辫儿)
10、呵:hē(呵护、呵气、呵斥)
11、相:xiàng(相片、相机、相貌)
课文解析:
课文讲的是暑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不相识的老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课文共分3.全班交流。四段:
段(第1自然段):写暑里爸爸带“我”爬天都峰。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
第三段(第3至7自然段):写“我”在一位老的带动下,爬上了天都峰。
第四段(第8至10自然段):写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互相道谢。
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课件【三篇】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文学习动力。 无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2)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为什么不再犹豫了?【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字,学会其中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暑、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4、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爬过山吗?能谈一谈你爬山时的感觉吗?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觉。(板书:爬天都峰)
(二)初步感知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2、通过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认识的词语的意思。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书上画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读后明确:暑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四)质疑
请同学们把你们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对于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如果学生之间能相互帮助理解的,尽量鼓励他们相互帮助理解。有些师生共同归纳。)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自己查找资料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试着理解下列问题: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2)我和老、爸爸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对于“奋力”“终于”“居然”这些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为什么要互相致谢?爸爸又说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3、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爬天都峰》。
(二)细读课文
1、学习自然段。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读这一自然段都让你知道了什么?
读后明确:暑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想一想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天都峰又高又陡
(2)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
①“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句话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说天都峰非常高。“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的惊叹,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②“我爬得上去吗?”这句话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这句话写的是对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怀疑,也衬托了天都峰的高。
③“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句话中的“笔陡”“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为“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从天上挂下来的”是说天都峰特别陡,所以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发颤”表达了“我”当时害怕的心态,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同学们说到哪老师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顺序说)
板书:
在云彩上面
天都峰爬得上去吗
挂下来
发颤
(3)指导朗读
对于天都峰的高和陡,要读出气势。①自由读,体会一下②指名读。
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三、四、五自然段又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我”和老相互鼓舞,决定一起爬天都峰。
师生交流后明确:“我”看到的老“白发苍苍”,“年纪比我还大”,通过对老的描写,可见他年岁已经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也来爬天都峰,于是勇气倍增,不再犹豫,并和老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3)朗读指导。
①同座分角色试读。
②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
4、学习六、七自然段。
(1)朗读6、7自然段,思考: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你觉得爬天都峰怎么样?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应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来理解。)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问:“奋力”是什么意思?
“我向峰顶爬去”一句加上“奋力”有什么好处?说明了什么?
明确:“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能使我们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②爬呀爬,我和老,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在这里指什么?
这句话用上“终于”好在哪里?
明确:“终于”指“我”和“爸爸”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用上“终于”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费力,很不容易。
(2)小结:“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这两个词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指导朗读。
5、学习八、九自然段。
(1)自由读八~九自然段,思考:爬天都峰后,“我”和老为什么会互相致谢呢?
(2)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用上“居然”有什么好处?
明确:“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词能使我们感到爬天都峰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3)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八、九自然段。
6、学习第十自然段。
(1)看到“我”和“老”互相致谢,爸爸又说了什么?你怎样理解爸爸说的话?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汲取力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明确: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2)我们想想课文前面的内容,老和小妹妹是怎样互相鼓舞的?
明确:小妹妹爬山的勇气使老增添了勇气,老爬山的勇气又使小妹妹增强了爬山的信心。
(3)练习用“鼓舞”这个词说一句话。
(4)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互相鼓励,你在平时有这样的体会吗?
(5)通过以上分析,谁能再具体理解一下爸爸的话?
①老爬山给“我”增添了勇气。
②“我”爬山使老增强了爬山的信心。
③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三)根据课后练习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课文《爬天都峰》主要讲了在暑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从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
(五)课堂练习
1、组词。
陡()乎()攀()思()
级()颤()勇()取()
2、理解词语。
笔陡:
奋力:
3、造句。
终于:
鼓舞: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课件
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文字介绍等。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资料?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1、老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老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课外延伸,培养能力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课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
(3)理解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课是指“我”、爸爸和老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三、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自然段。
读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险)
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拓展活动
1、教师:“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2、愉快的日结束了,班级开展“日活动汇报”活动。你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天都峰的险峻,可以向大家讲讲自己的爬山过程,也可以向大家谈谈自己登上山顶后的感受……
九、交流课余生活
1、前几天我们安排的记录课余生活的活动进展如何?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学生展示交流,师生评议。
教学反思
《天都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向人们揭示了什么?
课文讲的是暑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不相识的老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汲取:吸取。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帮助,共同⑵学生交流:进步的道理。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的两次对话。难点是读懂课文一段中爸爸的对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说教法《爬天都峰
山针对教学内容,我打算在教学中充分借助远程教育接收的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体会,教师通过“教、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高路陡
的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的事;课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顶峰后”的顺序来写的。
求一份爬天都峰的教案
【抓住关键语句,感觉人物形象。特别是与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那些关键语句的理解,是学懂课文的关键,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文中"我"和老对话中的两个"也"字,细细揣摩,通过点拔,进行挖掘,使学生感觉到这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人物的形象自然也就丰满了。】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在暑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自然段写在暑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陡攀辫决勇
(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
(3)课时理解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
三、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自然段。
读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 )向峰顶爬去。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内练习
一、读读写写下面的词。
笔陡——石级——铁链
似乎——发颤——奋力——
攀登——终于——纪念——
辫子——勇气——决心
意思——一取得——
┌———┬———┬———┬———┬—————┬—————┐
│要查字│ 音节 │ 音序 │ 部首 │ 再查几画 │ 组两个词 │
│ │ │ │ │ │ │
│ 陡 │ │ │ │ │ │
│ 攀 │ │ │ │ │ │
│ 念 │ │ │ │ │ │
│ 勇 │ │ │ │ │ │
└———┴———┴———┴———┴—————┴—————┘
三、判断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似乎 暑
发颤 应该
四、选字填空。
纪记 年( ) ( )住 日( ) ( )念
作做 工( ) 留( ) ( )( )业
相像 ( )声 ( )片 好( ) 照( )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我仰起脸问老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望:啊,峰顶这么——,在——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挂下来的,真叫人.——!
1.这一段写天都峰的——。
2.用“,,”把这段话分两层。
3.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暗示——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向人类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什么和信心?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勇气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向人类揭b.学生交流。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四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登登爬天都峰主要讲了什么?
试读、指名读。《爬天都峰》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向峰顶爬去。《爬天都峰》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爬天都峰》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课文讲了一件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鼓舞下克服山高路堵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小学语文公开课课件:《爬天都峰》
├———┼———┼———┼———┼—————┼—————┤小学语文公开课课件篇一:《爬天都峰》
【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能过课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从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5、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探究过程】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⑴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⑵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⑶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2、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3、再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明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3、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4、“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⑴出示第4段重点句,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⑵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5、“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⑴学生读书圈划。
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⑶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⑷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⑴老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⑵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⑶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第三课时
一、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二、完成作业
三、课后小结
知识技能目标完成地不错,但是情意目标稍欠火候,对于战胜困难,互相学习鼓励品质,只能初步地培养。原因可能是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生活较舒适,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实际生活的体会。
常规方面今天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学生读书声音大了,不再细声软语了。下一步将培养学生大声地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
小学语文公开课课件篇二:《爬天都峰》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在暑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自然段写在暑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师:品析重点词句法。
生:读议法、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拿出生字、词语卡片,小组内互相认读、正音。
2.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4.理解重点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四、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互相交流。
(课文主要讲在暑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五、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分读每个自然段,并说说各写了什么?
2.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十七课爬天都峰分为几部分?
课文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爬天都峰》课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段(第1自然段):写暑里爸爸带“我”爬天都峰。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
第三段(第3至7自然段我读到第七自然段“爬呀爬,我和老,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时想:如此高又陡的天都峰,他们居然爬上来了,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写“我”在一位老的带动下,爬上了天都峰。
第四段(第8至10自然段):写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互相道谢。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感受到了登山的艰难和登上顶峰的愉快心情。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爬天都峰》是一篇精读课文,写了 “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
“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过程。
高段位绿茶撩汉的手段 高级绿茶惯用的20个套
高段位绿茶撩汉的手段有哪些? 表现手段如下: 高段位绿茶撩汉的手段 高级绿茶惯用的20个套路 高段位绿茶撩汉的手段 高级绿茶惯用的20个套路 1、真正的高段位绿茶绝大多数走的清纯自然路线,···
深圳财经大学在哪里 深圳财经类大学排名
哪个财经大学在深圳吃香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深圳财经大学在哪里 深圳财经类大学排名 深圳财经大学在哪里 深圳财经类大学排名 深圳财经大学在哪里 深圳财经类大学排名 深圳没有财经大学,但···
微笑记叙文作文600字 微笑记叙文作文650
天天给大家谈谈微笑记叙文作文600字,以及微笑记叙文作文650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1、如果是找人代写代答,网络上有许多笔手或写手是需要付费的,的和原创的价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