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025-02-25 20:52 - 立有生活网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20%≤持股比例≤50%一、本质不同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成本法和权益法本质上是因为对子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程度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方法,成本法强调对子公司有控制权,而权益法强调对参股公司有重大成本法和权益法主要针对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主要区别如下:影响。
二、适用范围不同
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1)共同控制。
(2)重大影响。
三、核算不同
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
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分配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一、适用范围不同: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分配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注意变化的部分)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
两种方法的比较: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
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二、核算不同:
这是我论文里的内容
权益法是指企业在核算对外长期投资时,其账面价值所反映的是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产权中占用的实际份额,被投资企业产权上的任何增减变化,都要引起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投资企业的投资额处于控股地位或取得的股权比例足以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企业。“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是以被投资公司的盈利水平来衡量的,不受被投资企业的股利政策及股利支付时间的影响。因此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户”能正确地反映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和企业经营成果,能及时地提供企业对外投资的实际获利能力信息(袁军、马国庆,1999)。
高财书定义成本法根据《投资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精神,成本法核算的基本做法可以概括为: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按投资成本入账;投资企业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股利时才可确认投资收益,且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成本法的这一实质要求说明,投资企业即使分得股利,也不一定能确认投资收益;是否能确认投资收益以及能确认多少投资收益,需要将历年来累计分得的利润与累计应享有的利润进行比较才能确定。而且,在确定这一问题的同时,还需要确定是否要冲减或恢复投资成本(江新泉,2005)。由于我国当年实现的利润一般于下一年度或再以后的年度予以分配(分红或股票股利等),因此在成本法下,企业的确认投资收益实际上都是被投资企业以前年度经营成果分享给股东的回报。
成本法可以理解为历史成本计量的运用,权益法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账务处理区别
1、成本法(Cost mod) :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的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该方法要求当企业增加对外长期投资时才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核算不同:在确认长期投资时,权益法是以投资方占接受投资企业的权益的份额来做账;成本法是以投资方实际投入的成本做账。
成本法适用的范权益法: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围: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1)共同控制。
(2)重大影响。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和成本法的适用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
我们知道,长期股权投资有四种形式,1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控制(即企业合并形成的控制,可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损益变动 6 (2030%)合并);2、合营(即共同控制,任一方都不能控制企业);3、联营(即对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4、小份额投资,对被投资单位没有以上的影响,并且股权或股票在市场上没有公允价值,
以上四种中,2、3两种用权益法核算,而1、4两种用成本法核算。
以上的解析就是权益法与成本法核算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会计中的权益法和成本法有什么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5+3-1.8+6=42.2 万元成本法下,对于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变动,投资单位不改变“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变动了,投资单位也跟着变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
比如,被投资单位当年净利润实现100万,那么在成本法下就不做分录,但在权益法下就要,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
再比如,被投资单位发放股利时,
权益法下是: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区别:权投资
主要区别是:
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成本法的成本是实际支付的相关的费用,税金用其他必要的支出. 权益法的成本是采用实际的成本与可享有的企业的可辩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高低来确定的.如果是成本低,则高于成本的可享有的部分被计入营业外收入.
二:宣布的股利应该计入的科目: 相同点:如果是在取得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 不同点取得后的股利的分配)成本法应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则应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权益法中股票股利只计入备查薄)
四: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成本法不处理 权益法则是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另一方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五,处理的方式: 成本法是只有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计入.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权益法则涉及到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和投资收益,另个还需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1、一般占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比例达20%以上,采用权益法核算。
2、对被投资单位有重大影响或控制的,即使投资比例低于20%也采用权益法核算。(重大影响或控制情况比如:能够任命对方的或、董事会成员中有一半以上的为本企业安排的等)
在长期股权投资里面讲到成本法和权益法,初级会计实务里涉及很少,仅仅列出了最简单情况的处理方法,实际上长期股权投资是会计里面比较复杂的一章内容,中级会计实务里面就讲到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详细内容,包括依什么为依据进行划分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简单说控制的无论是直接控制还是间接控制都要用成本法,就是说你是母公司,你能控制你的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你说了算就要用成本法,如果说你和别的公司共同说了算,叫做共同控制;你在一个公司中有股东能参加这个公司的经营决策,叫做重大影响;这两类就要用权益法,不能用成本法,因为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此,深入理解就是你以你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应了被投资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这句话比较难理解等你看了完全权益法就能明白了。说一种情况,就是有些投资比例很小只占企业股份的极少部分,根本影响不了企业的经营决策,而且没有公允的报价,注意这里要说的是如果有公允报价是不能把它划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只有即不影响决策又没有公允价值的才能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否则有公允价值对企业没影响,应划分为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中归类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种没公允没影响的也要用成本法,深入理解就是你不可能用权益法,因为被投资企业没公允没法确定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没法用权益法确认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份额。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到既然权益法能够反映所对应的被投资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什么达到控制的情况要用成本法呢,这也就是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因为企业达到控制另一个企业要进行企业合并,而后就会涉及到中级会计实务里面的难点合并财务报表的内容,也就是说长期股权投资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所以非常重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要用成本法进行合并,虽然我们准则现在还规定要成本法调成权益法之后再进行合并报表,准则这样规定带来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在成本法下合并财务报表非常的高效,现在的很多大包括准则都是用成本法直接合并财务报表的,在2012年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合并财务报表用成本法直接合并是大势所趋,所以控制下要用成本法,近期看合并财务报表比较多,所以看到你的问题也想把近期自己的思路总结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用通俗的话说,成本法是以和账本上的金额为依据做账的,而权益法是以公允价值为依据做账的。
具体来说来是看上一位朋友的回答吧。
区别就是会计核算方式不同,你的问题太片面了,你是想问初始核算的不同呢,还是后续核算的,参见注册会计师-会计教材第4章
会计中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一、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一、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主要在于:适用的范围不同、核算的方法不同。 x0dx0a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x0dx0a(一)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x0dx0a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1、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不发生变化的(除了增资或处置);而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的。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x0dx0a(二)成本法的核算方法 x0dx0a除追加投资、将应分得的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股利,作为当期投资收益。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x0dx0a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收到股利时,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x0dx0a具体作法是: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大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其额即为累积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然后再根据前期已累积冲减的投资成本调整本期应冲减或恢复的投资成本;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小于或等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若前期存有尚未恢复的投资成本,则首先将尚未恢复数额全额恢复,然后再确认投资收益。
标题 什么时候使用权益法核算,权益法与成本法之间是否可以转换为什么?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一、成本法和权益法适用范围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按照持股比例是确定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主要依据。
投资者持有被投资企业表决权资本份额 对投资者的影响 会计处理方法
少于20% 无重大影响 成本法
在20%于50%之间 重大影响 权益法
超过50% 控制 成本法、合并会计报表
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一是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二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举例:A 向B 企业投资,B 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A 占有表决权股份的30%。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两类:一是对合营企业投资;二是对联营企业投资。
二、成本法转权益法
1、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首先,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额分别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
其次,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追加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额分别调整增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和当期的营业外收入。进行上述调整时,应当综合开考虑与原持有投资和追加投资相关商誉或计入损益金额。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追加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追加投资当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至追加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下,首先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应当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因处置投资导致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股利和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未来期间应当按照准则规定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及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份额。
权益法和成本法账务处理的区别是什么?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方法是:如果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应采用权益法,一旦持股比例高于或者低于这个范围,就应采用成本法;与之相反。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若持股比例发生变化进入20%-50%的范围就应改按权益法。权益法和成本法账务处理的区别是记账方向和科目不同。
1、取得投资时:
成本法: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额:
成本法:不确认
权益法:如果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低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额,调整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高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额,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上述额)
3、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时:
成本法: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
权益法:按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
4、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或发生亏损时:
成本法:不作处理
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亏损时作相反分录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5、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股利时:
成本法:作为当期投资收益处理: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
权益法: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分派股利,分得的股利没有超过已确认的损益调整的,就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超过部分(也就是当损益调整明细科目金额为0时),即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当年分得的股利也是按以上原则处理。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或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收到股利时:
成本法: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权益法: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二、权益法:
1、当投资公为 10 万元。司对被投资公司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能力时采用的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即长期股权投资账户随着投资公司在被投资公司中权益变动而加以调整,真实反映在被投资公司所拥有权益的一种方法。
2、上一般在投资比例达到或超过20%或25%时,采用权益法。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就是在被投资企业税后利润中按其持有被投资企业发行在外股份的比例应分得的数额,而不管被投资企业是否以股利形式分配利润。
3、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三、成本法:
2、当投资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公司实施控制时采用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即投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原始取得成本入账后,始终保持原资金额,不随被投资公司的营业结果发生增减变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3、成本法房地产估价方法之一,指求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重置价格或重建价格,扣除折旧,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
财务会计:长期股权投资中,什么时候用成本法,什么时候用权益法?区别?
一、适用范围不同:
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注意变化的部分)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
两种方法的比较: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
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二、核算不同: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以支付的、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A 公司购买B 公司股票,每股购买价格为5.1 元,购买了 100 万股,又支付了3 万元的税费。
初始投资成本=5.11000000+30000=5130000 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 513、适用范围不同:30000
贷:银行存款 5130000
如果购买价格5.1 元中含有B 企业已经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0.1 元股利的处理
举例:A 企业在 07 年 2 月 15 日购买B 企业的股票,B 企业已在 1 月 15 日宣告分派股利,每股0.1 元,以 2 月28 日股东名册为准。
0.1 元股利是B 企业06 年赚取的收益,所以B 企业将这部分股利加入到A 企业的购买价格里。0.1 元的股利A 企业不能作为初始投资
成本,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
初始投资成本=(5.1-0.1)1000000+30000=5030000 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 5030000
应收股利 100000
贷:银行存款 5130000
对于购买价格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不能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应收股利 100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或利润(两种不同情况的处理)
举例:A 企业向B 企业投资,07 年2 月 15 日购买B 企业股票,B 企业07 年2 月28 日宣告分派股利,因为B 企业发放的是06 年的股
利,2 月 15 日A 企业在购买股票时未支付这部分款项,所以应该冲减投资成本。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06 年 1 月 1 日,A 对B 投资。06 年 12 月31 日B 企业宣告净利润 10 万元(A 企业不做账务处理),07 年 1 月 15 日宣告分派6
万元的股利,07 年宣告分派的股利是06 年赚取的收益,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注意两个例子的不同:投资赚取的应计入投资收益,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 (一定要注意)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额确认为投资损益。
举例:06 年 1 月 1 日投资,被投资企业06 年赚取 10 万元,07 年分了 6 万元,07 年 12 月31 日进行处置,以11 万元卖出,原来投资
借:银行存款 11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
投资收益 1投资赚取的应计入投资收益
如果07 年2 月 15 日投资了10 万元,07 年2 月28 日分派6 万元股利,股权比例为 10%,将得到0.6 万元的股利。07 年 12 月31 日以
11 万元卖出。分得的0.6 万元的股利不是因投资而赚取的,所以应冲减投资成本,即投资的账面价值=10-0.6=9.4 万元,投资收益=
11-9.4=1.6 万元
借:银行存款 11
贷:长期股权投资 9.4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 1.6
如果投资还计提了减值准备,应将减值准备予以转出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如果是投资损失,应借记“投资收益”
)处置时,要将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比较,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减值准备.
三、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要考虑“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要增加长期股权投资,两者的额计入
“营业外收入”。
(1)A 如果投资了30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
贷:银行存款 30
(2)A 如果投资了35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35
贷:银行存款 35 (大于所占的份额,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3)A 如果投资了25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5
贷:银行存款 25
借三:取得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在利润或净亏损: 成本法不处理 权益法下则把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亏损则反之.:长期股权投资 5
贷:营业外收入 5
↓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注意:新准则规定接受捐赠记入“营业外收入”
受资企业的净利润变动,投资企业的投资也随之调整 (注意)
举例:A 向B 投资,年末B 企业获利 10 万元,A 占30%股份,做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
贷:投资收益 3
如果年末B 企业为亏损,应做相反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如果下一年B 企业分派股利6 万元,因A 占30%,所以分得1.8 万元股利
借:应收股利 1.8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8
(三)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比如:受资企业资本公积变动了,投资企业的投资也变动。B 企业资本公积增加20 万元,A 企业做如下分录: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举例:A 企业以40 万元将此股权卖出,其他条件见上面叙述。
借:银行存款 40
投资收益 2.2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5
-损益调整 1.2
-其他损益变动 6
如果是以50 万元卖出,就有投资收益=50-42.2=7.8 万元
借:银行存款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5
-损益调整 1.2
-其他损益变动 6
投资收益 7.8
需要注意的是,还应同时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
共同控制及重大影响用权益法
非共同控制及重大影响且市场上无公允价值和达到控制用成本法
看你对杯投资单位占的股份权重。0-20%为成本法,20-50%为权益法,50%-为成本法。用成本法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每年进行资产减值测试,确定可收回金额。用权益法核算要看在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按该金额核算。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股利及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的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与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有什么联系?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1、长期股权投资的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都是按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的。
2、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同一控制下的长投初始入账价值为账面价值,额通过“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来调整,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3、而非同一控制下的长投初如入账价值为公允价值,额反映在合报表中。
4、而权益法只适用于:(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共同控制和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描写雪的四字词语_描写雪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描写雪景的四字词语,不写10个以上不给分!!!! 雪天萤席 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雪胎梅骨 喻高洁雪牖萤窗、。 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洁白无暇、冰凝雪积、万里雪飘、纷纷扬扬、粉妆玉···
企业宽带多少钱一年 百兆宽带多少钱一年

联通企业宽带一年多少钱? 4. 移动128元套餐:300M光纤宽带+机顶盒0元/月+智能遥控器3元/月+手机卡套餐(500分钟通话,全国流量30GB) 。 因各地市政策不同,宽带资费和优惠不尽相同,可登陆网上营业···
社保可以补交前几个月的吗 广州社保可以补交

关于社保可以补交前几个月的吗,广州社保可以补交前几个月的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栢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社保可以补交前几个月的吗 广州社保可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