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独特优势)

2025-04-11 23:26 - 立有生活网

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在什么地方

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珠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独特优势)珠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独特优势)


珠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独特优势)


珠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独特优势)


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的侨乡.

政策因素: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

雄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优势是什么?

珠三角平原,地势平坦开阔,珠江水能资源丰富,该地水路陆路交通便利,气候雨热同期,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台,形成广阔市场,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形成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

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地区隔海相望,海路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门”

四通八达的交通硬件网络,背靠的海外联系软件网络,临海的运输(对外)优越条件。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优势

从历史角度看,珠三角是通商口岸,经济起步早。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看,珠三角西向水网众多,东向面海,交通四通八达。 从土壤看,珠三角是平原,泥沙淤积而成,土质松,比较适合耕种。 从人文角度看,珠三角是全国的华侨之乡。 从气候角度看,珠三角处在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但又是沿海,所以气候更加湿润,日夜温较小。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1.位置和范围:广义的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濒临南海,为珠江出口处。它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市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的端洲区、鼎湖区、高要市和四会市,面积4.16万平方千米,人口2300多万,其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广东省的23.4%和31.2%,但国内生产总产值占广东省的70%以上。

2.自然特征:珠江三角洲是由北江、西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合成的复合三角洲,狭义的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发育在海湾内的丘陵性三角洲,海拔50米左右,即面积约为1.1万平方千米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其间山丘散布,河道纵横,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生长季长,可一年三熟。春季阴雨连绵,夏季高温湿热,夏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四季变化明显。河流汛期在4~9月。

3.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腾飞始于20世纪80年代,短短的20多年这个区域已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全面转变成工业,成为我国的4大工业基地之一,该区区人口占全国6%,而出口占全国1/3,与长江三角洲并称经济两大发动机。目前,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工业、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型,形成了高起点的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体系,高标准、大规模的第三产业以及竞争力较强的主体产业群。此外,在交通、通讯、金融、信息咨询、高科技、旅游、文化和对外交流等方面,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综合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地理孕育了机会,历史创造了机会,催生了机会。①独特的地理优势:这里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毗邻港澳,有天然海道良港,对外贸易方便。②优越的人缘优势:这里是全国较大的侨乡之一,在港澳台和海外的侨胞达10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上130多个和地区,有利于招商引资。③较强的互补性优势:作为金融中心之一,资本、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成本过高,市场容量小;是世界的旅游城市,但发展空间狭小;珠江三角洲的自然、人力资源丰富,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吸引了内地大量廉价劳动力和技术人员,加上其经济的幅射作用,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④经济后发展优势:与港澳和发达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属于后发展地区。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翻了几番,同时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和产业条件及对外开放整体化经济结构。⑤人才和技术优势:由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较高的经济待遇,吸引了内地大批各式各样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了它特有的技术、人才优势。近年来,广东省获得的专利技术占全国专利总数的50%左右,其中80%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但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我国实行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战略,使得珠江三角洲的工业超速增长,财富急剧增加。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区域均衡战略取代了过去的非均衡梯度战略,各种矛盾和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①技术应用型人才缺乏导致经济发展质量偏低。尽管相对其他地区而言,珠江三角洲区域具有人力资源和技术上的优势,但从经济发展来看,还存在着劳动者素质偏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

②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企业技术改造迟缓。用于技术改造和高科技研究开发的资金投资不足。这种投资状况不利于企业技术改造,更不利于核心技术的创新,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层次上运行。③人才分布不合理,使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矛盾。三类产业中人才比例大约为1:8:7,由此导致其产业结构总体失调,比例失衡。一方面,产业作为基础产业,技术开发和应用人才过少,影响其健康发展,削弱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第三产业作为优质产业,因缺少技术应用和开发型人才,导致产业含量不高,发展速度迟缓。于是,出现了一种“双约束”效应。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④经济与协调发展的能力较,生态平衡遭到比较的破坏。由于过分偏重经济增长和眼前效益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高增长变成了以牺牲子孙后代生存条件为代价的低效益增长。⑤技术开发水平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偏低,企业的创新能力。据有关资料显示,珠江三角洲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左右,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到45%,前者只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43%和38%,后者只及发达的56%~75%。

4.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除了近些年由于工业生产发展导致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外,由于交通及石油开采引发的珠江口石油污染,以及珠江口的赤潮现象引人注目。夏秋季台风登陆造成的狂风、暴雨危害极大。受人类活动对珠江三角洲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以及三角洲河道的快速改变,洪水威胁也越来越大。

5.基塘农业:①生态循环的过程:桑、蚕、鱼三者结合,可节省饲料及肥料费用

A.利用水患的低洼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B.塘中养鱼,基堤以塘泥为肥料种植作物。C.作物又可作为饲料,如此塘基互养,形成良性“水陆互养”。②俗谚: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③分类:以基堤栽种的作物不同而分: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及果基鱼塘。④农业:土地利用精密,可生产稻米,蚕丝,甘蔗,水果,花卉,鱼虾。⑤工业:因上述的原料供应无缺,故农产加工业发达。⑥景观的变迁:因经济特区的设立工业、城镇的发展,许多鱼塘已填土作为工厂及住宅,土地利用正在转型中。

6.城镇化和民工流:经济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人口的城镇化,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已达7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形成了连片的城市群,人口和产业高度聚集,经济幅射能力极强,形成“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及港、澳(共9个省,两个特别行政区),城镇化过程中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是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是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是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实现共享;④是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是建立和完善区域内的协调合作机制。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流,对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都有巨大影响。

7.历史与科热点:近年来涉及本区的历史考点主要有:秦朝灵渠的开通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明朝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清朝时期的虎门硝烟及太平天国的兴起。近年来涉及本区的考点主要有: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今年实施的“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珠江流域位于北纬21°31′—26°49′、东径102°14′—115°53′之间。流域北起南岭,南至云雾、云开、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山脉;东起莲花山,西至乌蒙山山脉。地处滇、黔、桂、粤、湘、赣等6个省区,其二级支流左江的上游在越南境内。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在国内部分为44.2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4.6%。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长度和流域面积均居全国第四位。

高中地理:有关珠江三角洲的知识

珠江在广东中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冲积的三个角洲组成,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其中西江、北江三角洲占1/10。三角洲上有160多个基岩残丘,距今约6,000~2,000年时原是浅海湾中的岛屿。珠江含沙量不多,每年总沙量不过1亿吨,多岛屿的浅海湾有利于泥沙滞积,所以2,000年来三角洲发展较快。残丘海拔300~500公尺,往往成为秀丽的风景区,如西樵山、五桂山、崖山等。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门”。珠三角旧称粤江平原。简称珠三角。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角洲的总称,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复合体。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冲积层薄,一般20~30米。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岛屿,占面积 30%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输沙量达8000多万吨,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区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为重点围垦区之一。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21~23℃,冷的1月均温13~15℃,热的7月均温28℃以上。6~10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 ,天气热。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对农业有利。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名列前茅。热带、亚热带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萝、龙眼、杨桃、芒果、柚子、柠檬等 50 多种 。 发展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立体农业结构形式,成为生态农业的。有制糖、丝织、食品、造纸、机械、化工、建筑材料、造船等工业,有南海明珠之称。目前三角洲上较大水道近百条,较小的港汊更多,交织成网。珠江分别由八个口门入海。入海处常有残丘夹峙,形势险要,称为「门」。的有虎门、磨刀门、崖门等。各个口门由於分水分沙的条件不同,淤涨速度也不一致。蕉门与洪奇沥间的万顷沙平均每年外涨110公尺,磨刀门的灯笼沙为80~100公尺,而虎门、虎跳门一带则不足10公尺。珠江三角洲位於南亚热带,当地创造了「桑基渔塘」、「果基渔塘」、「蔗基渔塘」等经营方式,即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又护养了农业生态系统。又由於修筑堤防,建立电力排灌系统,防止了洪涝灾害和海潮侵袭,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盛产水稻、甘蔗、蚕茧、黄麻以及香蕉、菠萝、木瓜、荔枝、龙眼、橙、柠檬等,淡水渔业亦称发达。

条件优势地位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南部,毗邻港澳,与相邻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快、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经济区。自然条件地形平原广阔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水源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经济条件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历史因素经济萌芽早,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侨乡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侨乡之一

珠三角工业区,东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为全国三大工业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珠江三角洲的优势

珠江三角洲的优势:1、优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澳台、较近;2、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3、政策的扶持;4、劳动力素质较高;5、农业基础好;6、侨乡,便于吸引外资。

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

珠江三角洲是由北江、西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合成的复合三角洲,狭义的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发育在海湾内的丘陵性三角洲,海拔50米左右,即面积约为1.1万平方千米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其间山丘散布,河道纵横,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生长季长,可一年三熟。春季阴雨连绵,夏季高温湿热,夏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四季变化明显。河流汛期在4~9月。

,毗邻、。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濒临南海,为珠江出口处。

迪迦奥特曼技能介绍(迪迦奥特曼技能大百科

哉佩利敖光线、迪迦计时器闪光、复合迪迦切割、奥特定身法(复合型);兰帕尔特光弹、冷冻 迪迦奥特曼技能介绍(迪迦奥特曼技能大百科) 迪迦奥特曼技能介绍(迪迦奥特曼技能大百科) 迪迦奥特···

陶渊明田园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您好,今天欣欣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陶渊明田园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陶渊明田园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田园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三的解释,你知道多

源源今天给分享高考2020语文试卷全国三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三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三的解释,你知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