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阴嘉树清圆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2025-04-09 06:30 - 立有生活网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_翻译及赏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午阴嘉树清圆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午阴嘉树清圆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午阴嘉树清圆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豪放 , 感伤怀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赏析
这首《渔家傲》在李清照词集中风格独特,历来引人瞩目。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 ”,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这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在一般双叠词中,通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结。过片处,或宕开一笔,或径承上片意脉,笔断而意不断,然而又有相对的性。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可称之为“跨片格”。“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 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 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 路长 ”、“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传统文人的命运。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文学家,她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 ”,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说“鹏正举 ”,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 ,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在大鹏正在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堪称大手笔。“蓬舟”,谓轻如蓬草的小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赏析二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国破家亡兼夫,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像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词一开头就写:“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这里,“星河”,即银河。意思是说,天空连线著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象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象在银河中起舞一样。这是写天上的云彩,可谓千姿万态。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的。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它展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这境界象是个仙境,作者就是在这仙境中经历著的。所以,也渐渐地使她的梦魂好象回到天帝居住的宫殿去了。——“仿佛梦魂归帝所”。“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其实,这是人们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而她之所以梦回“帝所”,是有其思想根源的。古代诗人往往构想自己是从天上宫阙来的,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时也就往往说“归帝所”去。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也就是写他想回到天帝宫殿去。那么,作者魂回帝宫去,情况怎样呢?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她听着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凭谁诉?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著一“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徬徨忧虑的神态。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动乱,文章无用,有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之意。两者象是对立,实则统一,是互为因果的。那么,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著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象蓬草那样飞镟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不是的。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
这首词,思路开宕,想像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胸怀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赏析三
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声声慢》、《醉花阴》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含蓄、委婉的。但是在她的词作中也有一首风格特殊的《渔家傲》,这是一首豪放的词,她用《离骚》、《远游》的感情来写小令,不但是五代词中所没有的,就是北宋词中也很少见。一位婉约派的女词人,而能写出这样有气魄的作品,确实值得注意。
整首词都是描写梦境。开头两句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还没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可能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对海的见闻比较多,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所。这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我欲乘风归去”之“归”字意义相同。“归何处”句,著“殷勤”二字,写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换头“我报路长嗟日暮”二句的感慨。《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李清照“路长日暮”句的出处。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长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末了几句说:看大鹏已经高翔于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莱三岛去吧(“九万里风”句用《庄子?逍遥游》,说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镟风,九是虚数)!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女作家,何以能写出这样豪放的作品呢?在封建中,女子生活于种种束缚之下,即使象李清照那样有高度修养和才华的女作家也不能摆脱这种命运,这无疑会使她感到烦闷和窒息。她作了两首《临江仙》词,都用欧阳修的成语“庭院深深深几许”作为起句,这很可能是借它表达她的烦闷的心情。她要求解脱,要求有广阔的精神境界。这首词中就充分表示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而能不安于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在历史上,在封建的妇女群中是很少见的。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宋代·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宋词三百首 , 婉约 , 西湖写景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宋代·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宋词三百首 , 婉约 , 写景抒怀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宋代·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宋词三百首 , 隐居生活
《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原文与赏析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这首词是周邦彦三十九岁任溧水(今江苏溧水)县令时作。无想山在溧水县南十八里,林泉幽胜,山上无想寺中有韩熙载读书堂。
词一开头就展开了初夏江南的特定景色。春风渐老,可爱的黄鹂幼雏飞出鸟窝,经春雨滋润了的梅子挂满枝头。作者将杜牧“风蒲燕雏老”和杜甫的“红绽雨肥梅”等诗句加工衍化,以莺代燕,将“肥”、“老”二字转为动词,初夏景象活脱可见。刘梦得《昼居池上亭独吟》中说: “日午树阴正”,“午阴嘉树清圆”一句,着一“圆”字,描写正午形如罗伞、直阴地面的嘉树影象,抓住了初夏中午太阳正当头顶的特定时刻,点出了时序,又画出了佳木葱茏、繁阴如盖的初夏胜景,比刘诗更为真切。紧接着“地卑”二字转出溧水近山地湿的特殊环境。初夏江南,梅雨纷纷,一切都是湿漉漉的,着一“费”字,明点衣服经常潮湿,需在袅袅炉烟中熏烤才会干燥,湿度之重也就可想而知。表面看是因衣物不易熏干而烦恼,其实是表明词人在恶劣环境下愁情无法排遣的苦闷。
诗由时令而说到环境,由环境而展开情境。“人静乌鸢自乐”,“静”字点出环境清幽,山野空旷,人迹稀少。着一“自”字,空处见实。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本词反其意,以无情的乌鸦“自乐”来反衬有情的人之“自愁”。唯鸟才乐,人何如鸟?此中无一字写愁,而愁情满布。
“小桥外、新绿溅溅”,流水溅溅,碧绿澄清,激人情怀,不由得使枯寂沉滞的心荡起涟漪!此处似乎写景,实则以景托情。“凭栏久”,意谓以上景物均是凭栏眺望所见、所闻。一个“久”字,表明词人正处于的沉思之中。由此引出“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黄芦苦竹”承上“地卑山近”而来,一则表明身居溧水,官职卑微,使人难堪!二则暗引《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以当年白居易贬官江州自况,隐含遭元祐政局剧变而外放的郁闷心绪。而对小桥流水,本可白乐天泛舟听曲,无奈环境恶劣,心情苦闷,连那样一点乐趣也无从得到。上片以景托情,情感曲折多变,貌似写乐,实则寓愁。
正拟纵乐,下片忽一转折: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燕子于春社前从南飞来,秋社时归去,故称社燕。写社燕映带前之乌鸢,“乌鸢自乐”,而“社燕自苦”,每年忽南忽北,漂洋过海,历尽艰辛,却寄居人们的屋檐下,生活无定。元祐三年(1088)后,作者由庐州而转为溧水县令,在茫茫宦海中,有如社燕来去匆匆,寄居他乡栖身。这里作者借社燕表达自己“宦海浮沉”,身不由己之深深感慨。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这是于无可奈何之中求得自我解脱的劝慰之词,词意出自杜甫“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尊前有限杯”词句。说为官作宰,都是身外之事,还是想开一点,抛开这一切,痛痛快快地喝几杯吧!下面“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几句,转出更深的愁思。先宕开一笔,然后忽而跌转,以“憔悴”、“倦客”表示对此中逆旅生活厌烦透了的心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本想借酒浇愁,但是“忧思难忘”。更何况面对盛宴上的管弦声声,更受不了!这是对前句的否定,本想忘却却难以忘却,一扬一抑,其情自出。
此种愁情如何了结?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陶渊明曾说: “潜若先醉,便语客: ‘我醉欲眠卿可去’。”作者引用陶语,借其意而发之,表示只有当自己喝醉酒,酣然大睡,才能忘掉“身外事”,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回顾前后,同为借“酒”浇愁,先肯定再否定,然后又加以肯定,以三折笔法说尽心中无限事,写出词人羁况宦情而无法排遣的悲苦愤郁之情!
“窥一斑,知全豹”,从这一首词,可以了解词风。本词虽仅写个人仕途多舛的感慨,但艺术性很高。上片以细密的笔法,描绘了江南初夏的静景,体物言情极为工巧,作者的心理活动不时地在景象中隐跃,但写来又蕴藉含蓄,词语典雅。上下片之间似乎不太相连,上片末句写“拟泛九江船”,仅仅是设想而未尽言,终亦未能如愿。下片换头理应先交代何以不泛之由,却舍之而言他,然而逆旅宦情贯穿于其中。上下意脉若即若离,似断若连,深得离合之妙,耐人寻味。下片即景抒情,一波三折,跌宕多姿。自己因宦游不定,沉滞他乡,胸中愁情难遣,想借酒浇愁而又无法解愁,又只能求助于酒醉消愁。这三句一回环,虽未见一“酒”字,却是满纸倦态醉容。末句以“醉眠”作结,反笔写愁之深。善采用唐诗入词,本词多的是这类化用之句,浑成无迹,若自己出,妙不可言。
前三句见春光已去。“地卑”至“九江船”,言其地之僻也。“年年”三句,见宦情如逆旅。“且莫思”句至末,写其心之难遣也。末句妙于语言。(黄苏《蓼园词选》)
美成词有前后若不相蒙者,正是顿挫之妙。如“满庭芳”上半阕云: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正拟纵乐矣:下忽接云: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是乌鸢虽乐,社燕自苦;九江之船,卒未尝泛。此中有多少说不出处:或是依人之苦,或有患失之心。但说得虽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后人为词,好作尽头语,令人一览无余,有何趣味?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梁启超云:颓唐语,却含蓄。(《艺蘅馆词选》)
方喜嘉树,旋苦地卑;正羡乌鸢,又怀芦竹;人生苦乐万变,年年为客;何时了乎!且莫思身外,则一齐放下。急管繁弦,徒增烦恼,固不如醉眠之自在耳。词境静穆,想见襟度,柳七所不能为也。(陈洵《海绡说词》)
午阴嘉树清圆。关于这句诗的全篇。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上阕写江南初夏景色,将羁旅愁怀融入景中,观察细致,体物精微:“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清园。”春风和煦,幼莺的羽翼渐渐长成。在夏雨的滋润下,梅子熟了,果实硕大,果肉鲜圆。正午烈日炎炎,绿树葱茏,清晰圆正的树阴覆盖着地面。“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溧水县地势低洼而靠山,雨多树密,又正值黄梅季节,衣服潮润,待炉香熏衣,需时愈久,费炉香愈多。“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空山人静,乌鸢无拘无束,怡然自乐,小桥外边,绿波荡漾,水色澄清,鸣声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凭栏眺望,遍地黄芦苦竹,想起自己的处境,竟仿佛遭贬谪一样,不由得联想到了白居易当年遭贬谪时泛舟九江的情景。下阕为凭栏所想,感叹身世飘零,抒发长年漂泊的苦闷心境,哀怨蕴藉,用典无痕:“年年,如社燕,漂流翰海,来寄修椽。”像这样年复一年,犹如春来秋去的燕子,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栖身在人家长长的屋檐下。“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且不去想那些种种烦恼的功名利禄,该放下时且放下,开怀畅饮,近酒无忧。“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我这飘泊不定的江南游子,身心早已疲倦,憔悴,再也经受不了那激越、繁复的管弦之音。“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就在歌舞酒宴的地方,先安放好竹席等卧具,酒醉了可以让我随意安眠。
谢谢采纳
曹对梅子的诗句描写
1. 关于描写梅子的诗句
关于描写梅子的诗句 1. 形容梅子的诗句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千秋岁(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感皇恩(贺铸)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
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得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
断魂分付与、春将去。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玉蝴蝶(晁冲之) 目断江南千里,灞桥一望,烟水微茫。
尽锁重门,人去暗度流光。雨轻轻,梨花院落,风淡淡、杨柳池塘。
恨偏长。佩沈湘浦,云散高唐。
清狂。重来一梦,手搓梅子,煮酒初尝。
经春,小桥依旧燕飞忙。玉钩栏、凭多渐暖,金缕枕、别久犹香。
难忘。看花南陌,待月西厢。
子(蔡伸) 韶华惊晼晚,青春老、倦客惜年芳。庭樾荫浓,半藏莺语,畹兰花减,时有蜂忙。
粉墙低,嫩岚滋翠葆,零露湿残妆。风暖昼长,柳绵吹尽,澹烟微雨,梅子初黄。
洛浦音容远,书空漫惆怅,往事悲凉。无奈锦鳞杳杳,不渡横塘。
念蝴蝶梦回,子规声里,半窗斜月,一枕馀香。拟待自宽,除非铁做心肠。
浣溪沙(陈克) 浅画香膏拂紫绵。重翠云偏。
手挼梅子并郎肩。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
旋移针线小窗前。浣溪沙(陈克) 香雾空濛堕彩蟾。
倾城催映出重帘。□□银烛夜厌厌。
何物与侬供醉眼,半黄梅子带红盐。粉融香润玉纤纤。
石州慢 高丽使还日作(蔡松年) 云海蓬莱,风雾鬓鬟,不梳掠。仙衣卷尽云霓,方见宫腰纤弱。
心期得处,世间言语非真,海犀一点通寥廓。无物比情浓,觅无情相博。
离索。晓来一枕馀香,酒病赖花医却。
滟滟金尊,收拾新愁重酌。片帆云影,载将无际关山,梦魂应被杨花觉。
梅子雨丝丝,满江干楼阁。花心动(曹勋) 绿结阴浓,渐南风初到、旧家庭院。
细麦落花,圆荷浮叶,翠径受风新燕。乍晴还雨香罗怯,惜柳絮、已将春远。
处,清和气暖,喜拈轻扇。好对层轩邃馆。
供极目晴云,晓江横练。煮酒试尝,梅子团青,草草也休辞劝。
待等闲暇寻胜去,又闲事、有时萦绊。且趁取良辰,醉后莫管。
2. 形容梅子的诗句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千秋岁(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感皇恩(贺铸)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得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
玉蝴蝶(晁冲之)
目断江南千里,灞桥一望,烟水微茫。尽锁重门,人去暗度流光。雨轻轻,梨花院落,风淡淡、杨柳池塘。恨偏长。佩沈湘浦,云散高唐。清狂。重来一梦,手搓梅子,煮酒初尝。经春,小桥依旧燕飞忙。玉钩栏、凭多渐暖,金缕枕、别久犹香。难忘。看花南陌,待月西厢。
子(蔡伸)
韶华惊晼晚,青春老、倦客惜年芳。庭樾荫浓,半藏莺语,畹兰花减,时有蜂忙。粉墙低,嫩岚滋翠葆,零露湿残妆。风暖昼长,柳绵吹尽,澹烟微雨,梅子初黄。洛浦音容远,书空漫惆怅,往事悲凉。无奈锦鳞杳杳,不渡横塘。念蝴蝶梦回,子规声里,半窗斜月,一枕馀香。拟待自宽,除非铁做心肠。
浣溪沙(陈克)
浅画香膏拂紫绵。重翠云偏。手挼梅子并郎肩。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旋移针线小窗前。
浣溪沙(陈克)
香雾空濛堕彩蟾。倾城催映出重帘。□□银烛夜厌厌。何物与侬供醉眼,半黄梅子带红盐。粉融香润玉纤纤。
石州慢 高丽使还日作(蔡松年)
云海蓬莱,风雾鬓鬟,不梳掠。仙衣卷尽云霓,方见宫腰纤弱。心期得处,世间言语非真,海犀一点通寥廓。无物比情浓,觅无情相博。离索。晓来一枕馀香,酒病赖花医却。滟滟金尊,收拾新愁重酌。片帆云影,载将无际关山,梦魂应被杨花觉。梅子雨丝丝,满江干楼阁。
花心动(曹勋)
绿结阴浓,渐南风初到、旧家庭院。细麦落花,圆荷浮叶,翠径受风新燕。乍晴还雨香罗怯,惜柳絮、已将春远。处,清和气暖,喜拈轻扇。好对层轩邃馆。供极目晴云,晓江横练。煮酒试尝,梅子团青,草草也休辞劝。待等闲暇寻胜去,又闲事、有时萦绊。且趁取良辰,醉后莫管。
3. 写梅的诗句
诗歌中的梅意象及其意蕴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4. 关于梅字的诗句古诗
宋代卢梅坡的《雪梅·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清代张惠言的《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宋代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代文天祥的《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5. 关于梅子的诗词
1、梅子黄时雨
宋贺铸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2、梅子金黄杏子肥
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3、叶间梅子青如豆
宋欧阳修
《渔家傲·四月园林春去后》
4、别时梅子结
宋苏轼
《菩萨蛮·雪花飞暖融香颊》
5、手搓梅子笑迎人
宋向子諲
《浣溪沙》
6、梅子熟时到几回
宋辛弃疾
《浣溪沙》
7、梅子成阴
宋无名氏
《满庭芳·梅子成阴》
8、梅子枝头小
宋无名氏
《点绛唇·莺踏花翻》
9、梅子微酸
宋无名氏
《沁园春·奏捷淮堧》
10、梅子生成
宋无名氏
《减字木兰花·向来梅发》
6. 描写梅的古诗
山园小梅 林逋 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落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与薛肇明弈棋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李郎 李郎的诗 梅 一度相思一度逢 情痴处多情 三千树居孤山下 此枝偏生山之陵 李郎 秋瑾的《梅》 《梅》 一度相逢一度思 多情处情痴 孤山林下三千树 耐得寒霜是此枝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
7. 关于梅子的诗句
1、梅子黄时日日晴 宋.曾几 《三衢道中》
2、梅子黄时雨 宋.贺铸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3、一双梅子青 宋.晏几道 《更漏子·柳间眠》
4、雨肥梅子 宋.周邦彦 《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5、梅子金黄杏子肥 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6、梅子未黄愁夜雨 宋.吴文英 《满江红·结束萧仙》
7、梅子青时节 宋.张先 《千秋岁·数声鶗鴂》
8、叶间梅子青如豆 宋.欧阳修 《渔家傲·四月园林春去后》
9、别时梅子结 宋.苏轼 《菩萨蛮·雪花飞暖融香颊》
10、小雨丝丝梅子熟 宋.谢逸 《玉楼春》
11、手挼梅子并郎肩 宋.陈克 《浣溪沙》
12、半黄梅子带红盐 宋.陈克 《浣溪沙》
13、手搓梅子笑迎人 宋.向子諲 《浣溪沙》
14、梅子更红肥 宋.王之道 《江城子·新篁初上箨龙陂》
15、梅子欲黄时 宋.王之道 《如梦令·绰约一枝红怨》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鉴赏及译文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代: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译文
风使春季的莺雏长大,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正午茂密的树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人家寂静乌鸦无忧自乐翩翩,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凭靠栏杆,遍地黄芦苦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贬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
年复一年。犹如春来秋去的社燕,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业绩,还是怡心畅神,常坐酒樽前。我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再不忍听激越、繁复的管弦。就在歌宴边,为我安上一个枕席,让我醉后可以随意安眠。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注释
溧水:县名,今属江苏省南京市。
风老莺雏:幼莺在暖风里长大了。
午阴嘉树清圆:正午的时候,太阳光下的树影,又清晰,又圆正。
卑:低。
润:湿
乌鸢(yuān): 即乌鸦。
溅溅:流水声。
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出自白居易《琵琶行》“黄芦苦竹绕宅生。”
社燕:燕子当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故称社燕。
瀚海:沙漠,指荒远之地。
修椽:长椽子。句谓燕子营巢寄寓在房梁上。
身外:身外事,指功名利禄。
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急管繁弦:宋·晏殊《蝶恋花》词:“绣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爱人间瑞。”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筵yán):竹席。
枕簟(diàn):枕席。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赏析
周邦彦为北宋末期词学大家。由于他深通音律,创制慢词很多,无论写景抒情,都能刻画入微,形容尽致。章法变化多端,疏密相间,笔力奇横。王国维推尊为词中老杜,确非溢美之词。兹分析一下他的《满庭芳》一首词,即可见一斑:
周邦彦于公元1093年(哲宗元祐八年)任溧水(今江苏溧水县)令,时年三十七岁。无想山在溧水县南十八里,山上无想寺(一名禅寂院)中有韩熙载读书堂。韩曾有赠寺僧诗云:“无想景幽远,山屏四面开。凭师领鹤去,待我桂冠来。为依时采,松宜绕舍栽。林泉自多兴,不是效刘雷。”由此可见无想山之幽僻。郑文焯以为无想山乃邦彦所名,非是。
上片写足江南初夏景色,极其细密;下片即景抒情,曲折回环,章法完全从柳词化出。“风老”三句,是说莺雏已经长成,梅子亦均结实。杜牧有“风蒲燕雏老”之句,杜甫有“红绽雨肥梅”之句,皆含风雨滋长万物之意。两句对仗工整,老字、肥字皆以形容词作动词用,极其生动。时值中午,阳光直射,树荫亭亭如幄,正如刘禹锡所云:“日午树荫正,独吟池上亭。”“圆”字绘出绿树葱茏的形象。此词正是作者在无想山写所闻所见的景物之美。
“地卑”两句承上而来,写溧水地低而近山的特殊环境,雨多树密,此时又正值黄梅季节,所谓“梅子黄时雨”,使得处处湿重而衣物潮润,炉香熏衣,需时较久,“费”字道出衣服之润湿,则地卑久雨的景象不言自明,湿越重,衣越润,费炉烟愈多,一“费”字既具体又概括,形象袅袅,精炼异常。
“人静”句据陈元龙注云:“杜甫诗‘人静乌鸢乐’。”今本杜集无此语。正因为空山人寂,所以才能领略乌鸢逍遥情态。“自”字极灵动传神,画出鸟儿之无拘无束,令人生羡,但也反映出自己的心情苦闷。周词《琐窗寒》云:“想东园桃李自春”,用“自”字同样有无穷韵味。“小桥”句仍写静境,水色澄清,水声溅溅,说明雨多,这又与上文“地卑”、“衣润”等相互关联。邦彦治溧水时有新绿池、姑射亭、待月轩、萧闲堂诸名胜。
“凭栏久”承上,意谓上述景物,均是凭栏眺望时所见。词意至此,进一步联系到自身。“黄芦苦竹”,用白居易《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之句,点出自己的处境与被贬谪的白居易相类。“疑”字别本作“拟”,当以“疑”字为胜。
换头“年年”,为句中韵。《乐府指迷》云:“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惟读之可听,而歌时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押,……又如《满庭芳》过处‘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韵,不可不察也。”三句自叹身世,曲折道来。作者在此以社燕自比,社燕每年春社时来,秋社时去,从漠北瀚海飘流来此,于人家屋椽之间暂时栖身,这里暗示出他宦情如逆旅的心情。
“且莫思”两句,劝人一齐放下,开怀行乐,词意从杜甫诗“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尊前有限杯”中化出。“憔悴”两句,又作一转,飘泊不定的江南倦客,虽然强抑悲怀,不思种种烦恼的身外事,但盛宴当前,丝竹纷陈,又令人难以为情而徒增伤感,这种深刻而沉痛的拙笔、重笔、大笔,正是周词的特色。
“歌筵畔”句再转作收。“容我醉时眠”,用陶潜语:“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南史·陶潜传》)李白亦有“我醉欲眠卿且去”之句,这里用其意而又有所不同,歌筵弦管,客之所乐,而醉眠忘忧,为己之所欲,两者尽可各择所好。“容我”两字,极其婉转,暗示作者愁思无已,惟有借醉眠以了之。
周邦彦自公元1087年(元祐二年)离开汴京,先后流宦于庐州、荆南、溧水等僻远之地,故多自伤身世之叹,这种思想在此词中也有所反映。但此词的特色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亦多隐约不露。例如上片细写静景,说明作者对四周景物的感受细微,又似极其客观,纯属欣赏;但“凭栏久”三句,以贬居江州的白居易自比,则其内心之矛盾苦痛,亦可概见。不过其表现方式却是与《琵琶行》不同。陈廷焯说:“但说得虽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白雨斋词话》)说明两者风格之不同。下片笔锋一转再转,曲折传出作者流宦他乡的苦况,他自比暂寄修椽的社燕,又想借酒忘愁而苦于不能,但终于只能以醉眠求得内心短暂的宁静。《蓼园词选》指出:“‘且莫思’至句末,写其心之难遣也,末句妙于语言。”这“妙于语言”亦指含蓄而言。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词多用唐人诗语,隐括入律,浑然天成,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这话是对的.。即如这首词就用了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诸人的诗,而结合真景真情,炼字琢句,运化无痕,气脉不断,实为难能可贵的佳作。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赏析
这首词较真实地反映了封建里,一个宦途并不得意的知识分子愁苦的心情。上片写江南初夏景色,将羁旅愁怀融入景中。下片抒发飘流之哀。此词整体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情味,体现了词一贯的风格。
一开头写春光已去,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这里化用杜牧“ 风蒲燕雏老(《赴京初入汴口》)及杜甫“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意。两句对仗工整,老字、肥字皆以形容词作动词用,极其生动。“午阴嘉树清圆 ”,则是用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日午树阴正”句意,“清圆”二字绘出绿树亭亭如盖的景象。以上三句写初夏景物,体物极为细微,并反映出作者随遇而安的心情,极力写景物的美好,无伤春之愁,有赏夏之喜。但接着就来一个转折:“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正象白居易贬官江州 ,在《琵琶行》里说的“住近湓江地低湿”,溧水也是地低湿 ,衣服潮润,炉香熏衣,需时良多,“费”字道出衣服之潮 ,一“费”字既具体又概括,形象袅袅,精炼异常,则地卑久雨的景象不言自明。作者在这里还是感到不很自在吧 。接下去又转写:此地比较安静,没有嘈杂的市声,连乌鸢也自得其乐。“人静”句据陈元龙注云:“杜甫诗‘人静乌鸢乐’。”今本杜集无此语。正因为空山人寂,所以才能领略乌鸢逍遥情态。“自”字极灵动传神,画出鸟儿之无拘无束,令人生羡,但也反映出自己的心情苦闷。周词《琐窗寒》云:“想东园桃李自春”,用“自”字同样有无穷韵味。“小桥”句仍写静境,水色澄清,水声溅溅,说明雨多,这又与上文“地卑”、“衣润”等相互关联。小桥外,溪不清澄,发出溅溅水声。似乎是一种悠然自得之感 。但紧接着又是一转:“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白居易既叹“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词人在凭栏眺望之余,也感到自己处在这“地卑山近”的溧水,与当年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环境相似 ,油然生出沦落天涯的感慨。由“凭栏久”一句,知道从开篇起所写景物都是词人登楼眺望所见。
下片开头,换头“年年”,为句中韵。《乐府指迷》云:“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惟读之可听,而歌时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押,又如《满庭芳》过处‘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韵,不可不察也。”三句自叹身世,曲折道来。以社燕自比。社燕在春社时飞来,到秋社时飞去,从海上飘流至此,在人家长椽上作巢寄身。瀚海,大海 。词人借海燕自喻,频年飘流宦海,暂在此溧水寄身 。既然如此,“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姑且不去考虑身外的事,包括个人的荣辱得失,还是长期亲近酒樽,借酒来浇愁吧。词人似乎要从苦闷中挣脱出去 。这里 ,点化了杜甫“莫思身外无穷事 ,且尽生前有限杯”(《绝句漫兴》)和杜牧的身外任尘土 ,尊前极欢娱(《张好好诗 》)。“憔悴江南倦客 ,不堪听急管繁弦 ”,又作一转 。在宦海中飘流已感疲倦而至憔悴的江南客,虽想撇开身外种种烦恼事,向酒宴中暂寻欢乐,如谢安所谓中年伤于哀东,正赖丝竹陶写 ,但宴席上的“急管繁弦”,怕更会引起感伤。杜甫《陪王使君》有“不须吹急管,衰老易悲伤 ”诗句 ,这里“不堪听”含有“易悲伤”的含意 。结处“歌筵畔,承上“急管繁弦”。“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则未听丝竹,先拟醉眠。他的醉,不是欢醉而有愁醉。丝竹不入愁之耳,唯酒可以忘忧。箫统《陶渊明传》:“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词语用此而情味自是不同。“容我”二字,措辞宛转,心事悲凉。结语写出了无可奈何、以醉遣愁的苦闷。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句解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黄莺的雏鸟在和风中长大了,梅子也在雨水的滋润下日益成熟。中午的时候,天阴沉沉的,树木更见美好,叶子清亮,给人珠圆玉润的感觉。“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三句,固然是写景,但也点明了时令。溧水在长江南岸,背山而居,进入梅雨季节,湿气太重,身上的衣裳总是湿漉漉的,自然要花很多工夫在炉火边将它们烤干。贾谊《鵩鸟赋》里说“谊既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白居易贬谪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行》诗里说“住近湓江地低湿”。“地卑”“衣润”,暗寓贬谪之苦。然而,不说衣“湿”,而说衣“润”,便有许多情致。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偏居近山卑湿之地,难免心境萧条,来往宾客也很少。唯有乌鸦鸟雀往来,小桥流水,在新绿的掩映之下,欢快流淌。乌鸢,就是乌鸦。溅溅,是象声词,形容水流的声音。一个人百无聊赖,想起白居易《琵琶行》里“黄芦苦竹绕宅生”的诗句,此情此景也真是像白居易当年在九江写《琵琶行》的时候啊。“拟”字,在这里是“似”的意思。“黄芦苦竹”和“九江船”,自然是用白居易写《琵琶行》的典故。《琵琶行》序云:“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下片转到说自家身世,感叹自己如社燕一般,年年奔波,四海漂流,终究还是寄人篱下。社燕,指春社之燕。古人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燕子在春社飞来,秋社飞走,所以称社燕。瀚海,即是“翰海”,《史记索引》引崔浩语“北海名,群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飘流瀚海”,是说燕子漂流到边远寒荒之地。“修椽”,指房屋里的长梁,燕子一般选择在梁下做窝。身世已是如此了,还不如不考虑这些烦心的事情,还不如喝下眼前的这杯酒。尊前,同“樽前”,指酒樽之前。“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八个字,自杜甫诗中来。杜甫《绝句漫兴九首》有云:“莫思身外无穷事,且近生前有限杯”。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对酒”总是“当歌”,奈何借酒浇愁愁更愁,身为江南倦客的我,形容憔悴,酒筵上的急管繁弦之音,只能让我脆弱的内心更加不堪。有心思的人,是容易喝醉的。我且豁出去吧,你们在酒席歌筵边,先给我准备好凉席和枕头,我醉了的时候,就让我一个人好好地躺一会儿。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周邦彦被贬任溧水县(今江苏溧水)县令,时年三十九岁,此词于游无想山时所作。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北宋末期的词人,字美成,号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集》传世。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什么意思
风老莺雏:“老”字形容词作动词用,风让莺雏变老(也就是长大的意思)。
雨肥梅子:“肥”字形容词作动词用,雨让梅子长肥(也就是形容那梅子果肉饱满)。
午阴嘉树清圆:正午太阳光下的树影,又清晰,又圆正。
大意是:和煦的春风中,幼莺的羽翼渐渐长成。在夏雨的滋润下,梅子熟了,果实硕大,果肉鲜圆。正午烈日炎炎,绿树葱茏,清晰圆正的树阴覆盖着地面。
和煦的春风中,幼莺的羽翼渐渐长成。在夏雨的滋润下,梅子熟了,果实硕大,果肉鲜圆。正午烈日炎炎,绿树葱茏,清晰圆正的树阴覆盖着地面。
出自:宋朝·北宋 周邦彦 《满庭芳》
风使春季的莺雏长成,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正午的时候,太阳光下的树影,又清晰,又圆正。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原文及翻译
导语:《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真实地反映了封建里,一个宦途并不得意的知识分子愁苦的心情。下面是《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的赏析,欢迎参考!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译文
风使春季的莺雏长大,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正午茂密的.树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人家寂静乌鸦无忧自乐翩翩,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凭靠栏杆,遍地黄芦苦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贬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
年复一年。犹如春来秋去的社燕,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业绩,还是怡心畅神,常坐酒樽前。我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再不忍听激越、繁复的管弦。就在歌宴边,为我安上一个枕席,让我醉后可以随意安眠。
注释
①溧水:县名,今属江苏省南京市。
②风老莺雏:幼莺在暖风里长大了。
③午阴嘉树清圆:正午的时候,太阳光下的树影,又清晰,又圆正。
④卑:低。
⑤润:湿
⑥ 乌鸢[yuān]: 即乌鸦。
⑦ 溅溅:流水声。
⑧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出自白居易《琵琶行》“黄芦苦竹绕宅生。”
⑨ 社燕:燕子当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故称社燕。
⑩瀚海:沙漠,指荒远之地。
修椽:长椽子。句谓燕子营巢寄寓在房梁上。
身外:身外事,指功名利禄。
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急管繁弦:宋·晏殊《蝶恋花》词:“绣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爱人间瑞。”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筵[yán]:竹席。
枕簟[diàn]:枕席。
从农民歌手到“大明星”:朱之文的心路历程

提起朱之文,很多人都会想到他那朴实无华的农民形象,以及他那独特高亢的嗓音。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歌手到家喻户晓的“大明星”,朱之文的经历可谓传奇。 从农民歌手到“大明星”:朱之文的···
九江职业大学本科几本?

九江职业大学是一所经批准设立的高职院校,实行“四六分流”模式,属于高职类院校,并非本科院校。因此,九江职业大学没有本科招生,也就没有“一本”或“二本”之分。 九江职业大学本科···
12盎司是多少毫升(500克等于多少盎司)

您好,今天小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12盎司是多少毫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2盎司是多少毫升(500克等于多少盎司) 12盎司是多少毫升(500克等于多少盎司) 1、12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