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种植增产技术研究_稻田种植增产技术

2025-01-07 17:32 - 立有生活网

[浅谈浅湿干灌溉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1亩水稻灌溉用水量

经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验,结果为:出糙率78.7%,整精米率63.6%,垩白度5.1%,粗蛋白(干基)6.5%,直链淀粉24.6%,胶稠度42mm。2009年经云南省农业大学生物研究所对会粳8号开展抗病性鉴定试验,结果是会粳8号中感稻瘟病,高抗白叶枯病。

水稻浅、湿、干灌溉,是控制灌溉技术的一种,是浅、湿、干灵活调节的一种节水灌模式。它既不属于充分灌溉,也不属于非充分灌溉范畴。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度进行水分胁迫,会使水稻产生一种耐旱性,而不会导致减产。插秧、返青阶段,保持2周浅水,分蘖前期浅湿灌,分蘖期至拨节期适当晒田,孕穗至开花浅水,灌浆成熟期则干干湿湿,适当晚断水,做到后水不见前水,是一种促控结合,适时供水调氮的灌溉技术,其特征是浅灌与湿润相结合,适时晾(晒)田,构成浅湿交替,浅、湿、干灵活调节的灌溉方式。浅湿干灌溉的原则是浅水灌田,“浅”为30mm,待自然消耗后,田面呈一定湿润状态,“湿”0mm,“干”为土壤含水量控制的下限值。为如此反复。灌水之间的无水层时间应使浮泥沉实,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水稻省水低耗,高产稳产。

稻田种植增产技术研究_稻田种植增产技术稻田种植增产技术研究_稻田种植增产技术


稻田种植增产技术研究_稻田种植增产技术


稻田种植增产技术研究_稻田种植增产技术


稻田种植增产技术研究_稻田种植增产技术


一、推广浅、湿、干灌溉技术增产的机理

1.防止水稻根系早衰,消除生产障碍。

3.使水、肥、气、热等因素得到合理调整,提高了土壤肥力,并为水生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有利于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和高产方向转化。能促进水稻生育性状的改善,有效分蘖率高、秆壮、防倒伏。

5.改善稻株的体结构和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控制和减轻病虫害。

6.推广浅湿干节水栽培是发展水稻生产的需要,是长久之计。

水田的水深3cm为一般浅水,比之深的为深水。水稻的返青受水温的支配比气温更强。水稻生育的水温为30-34℃,而返青期的水温在14-15℃到20℃之间,随水温上升,总干重增加比率较大。秧苗素质不同,返青好坏不一。与壮苗比徒长苗和老化苗等弱苗的返青界限温度高,低温返青不稳定。根据秧苗的素质,移栽后的水层管理不同,秧苗素质不良的更要加强以水保温的管理。移栽后的水深1-2日为4-6cm,其后3-5cm浅水。气温高有光照时浅水(苗高1/3左右),低温时深水护苗(苗高3/4左右)。

分蘖期到有效分蘖终止期,要以水保温并促进肥效。发生分蘖的界限温度生理上为13℃左右,适用的为15-18℃。适宜的水温为16-30℃,茎数以23℃左右时增加最多,特别是昼夜温大时(夜间15℃、白天30℃以上)分蘖多。

株高伸长的适宜水温为25-30℃,17℃以下伸长明显受抑制,界限水温为11-12℃。叶数增加的适宜水温与株高略同,界限水温略低为9-11℃。温较大时对叶数增加有利。根的伸长比地上部伸长适温略低。分蘖期水温越高越好,水温低于23℃将延迟出穗。分蘖期的气温、水温常比分2.6.1 有效穗数与产量 早稻产量随着有效穗数的增加而增加(图2),对有效穗数(x1)和产量(y1)进行相关分析,得回归方程y1=21.66x1—99.81,r2=0.797 5,因此有效穗数是影响早稻产量异的主要因素。群体有效穗数由种植密度和单位面积穗数决定,生产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和基本苗数、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成穗率是缩小早稻产量异、提高产量稳定性的重要技术对策。蘖发生的适宜水温低,所以要尽量提高水温,力争接近分蘖期的适温。特别是井灌区采取综合增温措施,确保分蘖期进田水温16℃以上,减数分裂期18℃以上,抽穗开花期22℃以上。

三、浅湿干灌溉的作用

1.促进水稻的生育和成熟

田面无水层湿润状态时,土壤昼夜温变化大,土温日变幅增大可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在水稻生育后期,浅湿灌溉白天升温快,温度高,有利于稻株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大也有利于干物重积累。水稻自移栽至成熟,浅湿灌溉可使田间水积温增加120℃,这对水稻生育和加速后期成熟都有重要作用。

2.防止黑根和武穴市早稻生产轻简化栽培应用比例较高,种植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2011年早稻平均产量7 254.0 kg/hm2,产量主要分布在6 750~8 kg/hm2,占55.93%。早稻产量异主要表现在镇(处)间、品种间和种植方式间。花桥镇产量,与全市平均产量相比增产极显着,万丈湖产量,减产极显着。H两优302表现了较好的增产潜力,与平均产量相比增产极显着;超级稻品种产量表现不同,两优287、中嘉早17与平均产量相比增产极显着和显着,金优458增产不显着,超级稻品种产量结构和产量变异幅度较大,必须加强良种与良法配套;鄂早17和金优402与平均产量相比减产极显着。有研究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有显着影响[7],此次调查结果表明,3种种植方式间以抛秧稻产量,移栽稻次之,直播稻,其中抛秧稻增产达显着水平。早衰

实行浅湿灌溉创造了大气向土壤直接供氧的条件,起到了有效地增强根系活力的作用。发生黑根的水稻,吸收机能受到损害,养分不足,群体发育不良,不仅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还会发生赤枯病、胡麻斑病等生理病害,而导致减产。浅湿灌溉改善了土壤环境,增强了根系活力,可以防止黑根和早衰。

3.改善水稻生长形态,促进生育适时转化

浅湿灌溉在水稻生育前期起到了经常放露晾田的作用,促进根系发达,蹲苗稳长。中期晾田控制无效分蘖,达到群体协调生长发育,植株呈丰产长相,顶三叶耸而直立,地面上一、二节间短,茎杆粗壮,增强抗倒伏和病虫害能力。在生育后期干干湿湿,收到以气养根,以根保叶的效果,使水稻活根活叶成熟,浅湿灌溉,促控结合,还具有促进生育转化和提高结实率的效果。

4.浅湿灌溉可以避免和减少田间水分流失

浅湿交替中自然放露晾田,避免了不必要的明排水。大大减少了土壤渗漏和提高降雨的利用率。浅湿灌溉对水稻腾发量强度发生影响,也使水稻耗水量减少。

四、浅、湿、干灌溉好处

1.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益,浅湿干亩用水量为400-450立方,亩产量550-600kg,1立方米水生产稻谷1.3kg。淹水灌亩和水量560-700立方,亩产量是510-550kg,水的生产效益是0.9左右。

3.有利于提高产量。浅灌比长期淹灌的,在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上均有增加。如黎优57浅湿灌146粒,长期淹灌108粒;结实率分别为.14%和90.17%;千料重加1g;亩产14.0%。

综上所述,浅湿干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使水稻根系发育良好,吸收土壤和肥料氮的有效性增强,促进氮素向籽粒运输,提高肥料氮的有效性。而且它实行人为调亏,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理特性,在分蘖等需水敏感期实行人为胁迫,造成适度干旱,而在拔节和抽穗开花期又保证供水,这样对水稻的群体结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控作用,实现了水稻高产基础上的在增产。

水稻新品种吉粳117 [高原水稻新品种会粳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AS v 9,作图采用CorelDRAW 9绘图软件。

[摘要] 会粳8号是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合江20号作母本,合系40号作父本,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9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早熟,耐寒性强,高抗白叶枯病等特点。2004-2009年在云南省累计种植3650.86hm2,平均产量8010.6kg/ hm2?,较对照会粳3号增产12.41%。

6栽插准备

[] 会粳8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一、选育经过

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1995年用早熟、优质品种合江20号作母本,用早熟、耐寒品种合系40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6-1998年采用育种方法选育,1999-2001年进行系圃法选育,2002年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会泽县水稻新品种(系)多点试验,2004年参加会泽县水稻新品种(系)区域性试验,2005-2006年参加曲靖市水稻新品种(系)区域性试验(山区组),2009年12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3年参加会泽县水稻新品种(系)多点试验,平均单产546.18 kg/亩,较对照会98繁3(平均单产650.87 kg/亩)减产104.69kg,减16.08%,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5位;2004年参加会泽县水稻新品种(系)区域性试验,平均单产490.0 kg/亩,较对照会98繁3(平均单产321.7 kg/亩)增产168.3kg,增52.32%,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2005-2006年参加曲靖市水稻新品种(系)区域性试验(山区组),4个区试点两年平均单产500.75kg/亩,?较对照沾粳7号?(平均单产489.05kg/亩)增产11.7kg,增2.4%,居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其中:2005年4个区试点年平均单产507.5kg/亩,?较对照沾粳7号?(平均单产507.3kg/亩)增产0.2kg,增0.04%,居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2006年4个区试点年平均单产494.0kg/亩,?较对照沾粳7号?(平均单产470.8kg/亩)增产23.2kg,增4.9%,居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

2004-2009年六年累计种植会粳8号3650.83hm2,在68个对比测产点(测产面积7.93 hm2)进行实割测产,会粳8号6年平均产量8010.6 kg/ hm2?,较对照会粳3号增产12.41%。其中:2004年参加曲靖市水稻新品种(系)展示0.24hm2?;同年扩大种植1.1 hm2?;2005年种植102.67 hm2?;2006年种植730 hm2;2007年种植1010.4 hm2;?2008年种植1333.33 hm2;2009年种植473.33 hm2。

三、主要特征特性

会粳8号全生育期175d左右,植株清秀,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色绿,早熟,株高85-95cm,穗长17-18cm,穗实粒97粒,千粒重25g;粒形长椭圆,壳黄褐色,颖尖无色,无芒,不落粒;米白色,无腹白,垩白率低,食味好。

2.稻米品质及抗性表现

3.适宜种植区域

会粳8号适宜在会泽、宣威、马龙、沾益等海拔1900-2200m稻区种植。

二是双季稻,采用温室育秧技术,避开早稻低温伤苗,只要攻克育秧技术,就能大幅增加粮食总量。或者种植油菜榨油加一季水稻,肚子里有了油水,减少粮食的消耗。植物油还有茶油,这个只占用荒山。四、栽培技术

1.精选种子,浸种消毒

2.培育旱育壮秧

3.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一般在3月中旬播种,5月上旬摆栽,秧龄控制在45d以内,采用21cm×9cm规格进行摆栽,密度在60万丛/ hm2。

采用“干湿交替灌溉,露泥摆栽,寸水活苗,薄水分蘖,苗够晒田,适水孕穗,干湿壮籽”的方法进行水浆管理。

6.综合防治病虫害

于水稻破肚70%至抽穗5%时,每亩用75%三环唑20-30g,兑水45-60kg喷雾预防穗瘟。齐穗期用“井岗霉素”喷雾预防稻曲病。破肚5%时,用“艾美乐”或“锐劲特”等杀虫剂喷雾预防稻飞虱及二化螟。

参考文献

[1] 李晓霞,崔春梅.通育粳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稻米,2006,(1):21

[3] ,陈国艳,陈利荣,等.高原水稻新品种会粳7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稻米,2008,(2):41

水稻培育采用的是什么技术,具体方法是什么

2.2 会粳8号耐肥性强,应早施分蘖肥,多施农家肥,增施P、K肥。每hm2施优质农家肥150二、浅、湿、干控制灌溉?可有效提高水层温度,从而提高水稻结实率00kg,水稻专用复合肥600kg,硅肥750 kg,作底肥一次性全层施入,摆栽后5-7d每hm2追施碳酸氢铵225 kg作分蘖肥。早稻产量表现

考点: 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专题: 分析: 将野生稻的花粉授在普通水稻的柱头上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用普通(产量不高)的矮秆(抗倒伏能力强)小麦与一种高产的高秆(抗倒伏能力)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高产矮秆的新品种小麦.是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然后进行筛选,选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品种.这种利用生物的遗传变异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通过人工授粉,将野生水稻的花粉传播在普通水稻的柱头上,这样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从而培育出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故B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 普通水稻与野生稻属于同一物种,二者所携带的基因异较多.

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整个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增产的粮食每年可以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2] 李彦利,孟令君,贾玉敏,等.水稻新品种通禾820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稻米,2(5)实用性强,农民容易掌握应用:农民只要了解某一品种(组合)在当地种植的播始历期,就可按时段进行栽培管理得到高产。另外,由于“稀长大”栽培法的播种量少、秧龄长、用种量少,大田期相对较短,还有节省种子、农、化肥和用工用水等生产费用,所以又说它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水稻栽培新方法。007,(1):25

南方农村报记者查询了2009年广东省农业主导超级稻品种相关资料:超级常规稻“桂农占”省区试平均亩产424.07-446.33公斤,超级常规稻“玉香油占”为463.28-518.18公斤;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省区试亩产455-498.4公斤;超级杂交稻“华优665”为480.3-516公斤,超级杂交稻“天优998”为440.6-450.6公斤。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产量距并不大。 彭少兵介绍,在常你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现在的杂交水稻,可以实现1500公斤每亩!普通的高产也就600-800打破天。这何止是20%??? 你写东西能不能不那么小白?规稻和杂交稻之间,存在着一个微妙的产量异:在施肥较少的同等条件下,常规稻产量要约高于杂交稻。同样施肥较多的情形下,杂交稻则产量更高。常规稻也可以大面积高产,在气候不好尤其是病虫害多的年份,常规稻反而可能有优势。因为杂交稻追求高产,需要高肥、密植、大群体,形成了不易透风和高营养的环境,容易造成病虫害和倒伏危害而减产。

你问的问题很笼统,无法准确回答。先生研究的杂交水稻,种一造(俗称一季),与同生育期的常规水稻品种比,约增产30%左右,但杂交水稻也有地域要求,的情况下,南方均适合杂产水稻种植,北方一般不太适合。此外粳稻类型目前尚好的杂交水稻组合(俗称品种)。本人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打杂。

水稻机插秧的育秧技术_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2.符合水稻的需水规律和要求,发迹了传统的淹水灌溉习惯。即满足水稻的生理需水,又节省了生态需水,在保证增产的前提下,降低了灌溉定额,提高了灌溉水的经济效益。

1、选用良种与种子质量1.1品种选用品种符合GB/T 178-1999以上优质粳稻谷品质要求。1.2种子质量种子达到GB 4404.1-2008标准中规定的纯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的种子质量要求。

7.4综合防治病虫害

2、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杂草少、土壤疏松、肥沃、偏田块作秧田。

3、苗床准备

秧田机耕机耙,土打细后,取表层本土过筛,去除杂草、小石子等,使装盘土及盖种土呈颗粒状细土。墒面平整,每栽一亩大田需苗床5-7m2,28个秧盘,营养土70-85千克(每盘需准备营养土2.5-3千克),一般苗床宽1.8m,沟深20cm,沟宽30cm,应保持沟道排水通畅。播前10天按每个秧盘用颗粒细土2.5-3千克加20克进口复合肥(四盘为一个混拌单元,保障充分混拌均匀)配制营养土堆闷备用。

4、播种

把2张秧盘横向排列在秧板上,以此连片紧密排列。铺土要严格,盘内底土要均匀,底土厚1.5-2.0cm。均匀播种,每盘播种150-180g,可分3次播种。播好种子后,立即均匀盖土,一般厚度为0.5cm,做到种子不见天。播种后开始,使盘内营养土吸水呈饱和状态即可;上好水后,将秧田水放到半沟为止,以便于调节秧田湿度,有利于苗齐苗全。播种后每隔2-3cm放1根1.4cm长芦竹(防止地膜紧贴地盘面造成缺氧烂芽)后铺膜,铺膜结束后,应及时盖稻草,达到遮荫、降温、保湿的作用。

5、秧田管理

1叶1心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调节水气,以利于盘根;2-3叶勤上跑马水,移栽前5d控水炼苗。及时揭膜,齐苗后(播后5-6d)1叶1心揭膜。及时追肥,断奶肥于揭膜炼苗1d后,施尿素90kg/hm2,施后及时洒水,防止烧苗,在移栽前5d施好出嫁肥,施尿素150kg/hm2。秧田期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灰飞虱、稻蓟马、螟虫等,秧苗在二叶期后期应密切注意,及时用防治;草害主要采取一些茎叶处理剂为主要除草剂,如秧田一次净等。但6. 1974年生产出杂交种亩产500公斤的期目标;1984年第二期目标实现,亩产700公斤;1994年第三期目标实现,亩产800公斤;2004年第四期目标实现,亩产900公斤;2014年第五期目标实现,亩产1000公斤;2020年第六期目标实现,超级稻亩产1注意不要超量使用,以免产生害。

6.1施足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结合。有机肥每亩大田施农家肥(30-40)担或秸草还田200kg,复合肥每亩施用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20-25)kg,尿素10kg、硫酸锌1kg。

一是掌握翻土适宜深度,一般大田耕翻深度掌握在(10-15)cm;二是田面平整,无残茬、高低不超过3cm;三是田面整洁;四是待沉实后移栽,土壤类型为沙土的旋耕整平后需沉实(1~2)天,粘土一般要待沉实(2~3)天后再插秧。

7、田间管理

7.1水浆管理:机秧秧苗个体水,机插后应及时灌水护苗,防止日晒伤苗;既不能断水,也不能深水淹苗。机插秧苗分蘖起步迟,来势猛。因此,当总茎蘖数超过适宜穗数的1.1-1.2倍时,就要排水晒田,控制分蘖。晒田要先轻后重,分次进行,以确保中期稳长。其余时间均可采用浅水与湿润交替的间歇灌溉方法。后期要严防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粒重和产量。

7.3化学除草

机插水稻行距宽,苗体水,前期群体发展慢,有利于杂草生长,因此特别需要做好化学除草工作。亩用“沃津”牌植保套餐1包分别在移栽后7-10天内除草,并保持3-5厘米的水层,保证有水6-7天。

圆苞期及齐穗期亩用40%菌核净100克或20%井岗霉素100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稻曲病两次;5%破苞及齐穗期亩用75%三环唑60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预防穗瘟;6月中旬亩用15%金好年(吡虫啉+丁硫)30-40毫升或50-70%砒虫啉3-5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稻飞虱。在白叶枯病常发地区,孕穗期用叶枯宁预防,水淹没的田块及暴风雨袭击过的田块,水干及天晴后及时用叶枯宁预防。

8、适时收获

从稻穗外部形态看,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千下黄,有70%枝梗已干枯,达到这三个指标时,要及时收割,实现增产。

(作者单位:154603黑龙江省曙光农场)

水稻半旱式栽培应用广泛,水稻半旱式栽培有哪些优点?

①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杰出科学家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②科学家们的成就启示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加强土壤酶活力,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跃,提高土壤供肥能力。由于土壤中热状况和通气条件的明显改善,因而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跃,总量比平作田多1~5倍,氢(H2O2)酶活性高,减轻土壤还原物对稻根的危害,使稻根分泌物增多,从而提高根际微生物的酶活性,有利土壤中有机物的矿化和矿质元素的转化,土壤有效养分增加,有机养分分解快,有机氮分解快,氮代谢强,土壤供氮能力提高,输送也灵便。

采用随机抽样和典型抽样[1]相结合的方法,在梅川镇、花桥镇、大金镇、余川镇、石佛寺、四望镇、寺、万丈湖等8个镇(处)测产调查118个田块。

这样的话就可以按照相应的规模,而且也可以按照水稻的生长阶段,然后来调节不同的高度,这样的话也可以实行浸润灌6.2精细整地的方式,然后也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

一是节约劳动成本,减少育秧、插秧等环节,大大减少劳动力;二是节水抗旱,大大减少农业水资源的浪费;三是减少面源污染,即化肥农以及水稻田释放的甲烷等气体对水环境的污染。

水稻“稀长大”栽培技术体系有哪些好处?

4.科学配方施肥

水稻“稀长大”栽培技术体系的特点是:育秧时间稍长,本田生长期相对较短,秧苗个体健壮,单株带蘖大而多,移栽返青活棵快,早生快发。中期群体发展平缓,无效分蘖少,后期叶片寿命长,光合积累多,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病虫害轻,米质好,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能更好地发挥品种(组合)的产量潜力。

附言:目前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均无法在推广,因不育系无法适应热带的病虫害。

水稻“稀长大”栽培技术的好处有:

5.科学管水

(2)适用范围广:无论单季稻还是双季稻,无论湿润育秧还是旱育秧,都可按此法栽培而获得高产。

(3)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特别是对光热资源不足的双季早稻和高寒山区一季稻更有利。由于采用长秧龄,可选用某些生育期稍长而增产潜力大的品种(组合),采用薄膜覆盖,提早5~7天育秧(旱育秧提前育秧时期更长些),这等于争取了更多的生长时间而提高单产。

(4)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全年的产量。

团队在内蒙古试种海水稻,海水稻运用了哪些技术?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做到适时栽插。一是适龄移栽。秧龄掌握在(15-20)天,叶龄f3~41叶,苗高f12-18)cm。二是正确起运。起秧时小心将秧块卷起,运送时堆叠层数(2~3)层。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三是合理密植。行距30cm,株距11.7cm、13.1cm或14.6cm,亩栽(1.8-1.4)万穴,穴苗数(3~5)株左右,(6~9)万基本苗。四是清水淀板,薄水浅插,水层深度(1-2)cm,不漂不倒,一般以入泥(0.5-1.0)cm为宜。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代名词,亩产100公斤。海水稻其实并不是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 。和其他团队的目标是将产量提高到300公斤,这种作物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如沿海海滩(海水经过的地方,而不是海水中)。一种误解是“海米是可以在海水中生长的大米”。事实上,海水含盐量为3.5%,海米早期耐盐性为0.5%。参与的青岛海洋水稻研究项目在三年内将耐盐性提高到不低于1%。

记者现场观察到,在这片1000亩盐碱地水稻改良田里,随着插秧机的声音,一台又一台机器进入了稻田。从远处看,绿色的幼苗整齐地排列在水中。有人说:“过去的盐碱地,是长江以南鱼米之乡的稻田风景。”

据院士海稻团队相关负责人李晓东介绍,内蒙古海稻研发分中心将利用多种技术模式开展盐碱地水稻改良试验验证,培育适合当地土壤水质的抗逆水稻品种,发展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同时开展盐碱地水稻改良和稻米品质改良技术研究。华为轮值胡透露,他与杂交水稻之父“”合作,培育海稻,通过土壤数字化使水稻在盐碱地上生长,将15亿亩盐碱地改造成1亿亩良田。盐碱地改良的核心技术是“四维改造法”,包括培育水稻新品种和调节植物与土壤。整套方法基于“要素物联网系统”。

海水稻是和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二、产量表现,采用摄像头,温度计等对土壤和种子发育情况进行收集并上传至数据中心,科学家在云端对水稻情况进行分析。

海水稻试验将利用“四维改造法”,培育水稻新品种,调节水稻与土壤酸碱度。

利用四维改一是矮化品种,寻找变异植株,杂交优选矮化。造法开展盐碱地水稻改良,基于“要素物联网系统”,开展盐碱地水稻改良和稻米品质改良技术研究,培育适合当地土壤的抗逆水稻品种。

早稻生产特点及产量异分析农科论文

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如下:

早稻生产特点及产量异分析农科论文

武穴市是湖北省粮食生产大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万hm2以上,稻田种植制度是以双季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近年来,通过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推广、粮食高产创建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双季稻生产,双季稻面积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因此,早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大面积生产条件下,早稻产量异较大,主要表现为项目核心区、区、辐射区间的异及镇(处)间、品种间、种植方式间、田块间的异。为此,通过调查分析全市早稻产量表现及产量异原因,为实现缩小产量异、提高产量稳定性和平衡增产的目的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2 调查品种

5个杂交早稻(两优287、H两优302、金优458、W两优3418、金优402)和3个常规早稻(鄂早18、鄂早17、中嘉早17),共8个品种,其中两优287、金优458和中嘉早17为超级稻品种。

每个田块根据产量水平按对角线选取3个代表样点,分别考查株高、密度、单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按品种常年平均值计。根据张玉屏等[2]的方法测定密度和产量,移栽稻每个样点分别测量10行20穴,抛栽稻和直播稻用1 m×1 m钢管框架测量框内有效穗数,根据田间利用率[(实际面积—沟面积)/实际面积×]折算群体密度,割取与半旱式栽植,是指在水田中,按技术要求规格,开沟起垄,将水稻秧苗栽插或直接播种在垄埂两侧或垄面上,沟里贮水,并按水稻不同生育期需水要求调整水位高低,实行浸润灌溉的一种种植方法;它应用了自然免耕原理、土壤生物热力学理论、水稻直播优点而试验研究出的一种水稻栽植新技术,适宜各种水田,特别是深脚冷浸田、烂泥田、大肥田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在80、90年代,全国推广面积大达2-3千万亩,平均亩增产15%左右,增产效益明显,同时也为稻田综合开发种养业提供了场所。测量每穴穗数相对应的水稻植株50穴,脱粒计产,晒干实粒称重。进行密度、有效穗数及产量的折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早稻生产特点

田间测产结果表明,2011年全市早稻平均产量7 254.0 kg/hm2,产量9 684.0 kg/hm2,产量4 971.0 kg/hm2,产量极4 713.0 kg/hm2,标准1 086.0 kg/hm2,变异系数14.97%。早稻产量水平接近正态分布,产量主要分布在6 750~8 kg/hm2,共有66个田块,占55.93%;其次分布在6 000~6 750 kg/hm2和8 ~9 000 kg/hm2,分别有18和16个田块,分别占15.25%和13.56%;分布在5 ~6 000 kg/hm2、小于5 kg/hm2和大于9 000 kg/hm2的田块较少,分别为8、5和5个田块,各占6.78%、4.24%和4.24%。

2.3 不同镇(处)早稻株高、产量结构及产量变化

水稻株高与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栽培条件等因素有关。已有研究表明[4,5],水稻株高与生物产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尤其在高产条件下关系更为密切,而生物产量增加又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的物质基础。由表1可知,各镇(处)早稻株高为78.7~88.3 cm,以大金镇,比其余各镇(处)高4.7~9.6 cm,经相关分析,株高对产量的决定系数r2=0.614 7。有效穗数以花桥镇,四望镇,有效穗数极80.9万穗/hm2;每穗粒数以花桥镇,四望镇,每穗粒数极15.6粒。花桥镇、大金镇、梅川镇和余川镇4镇产量高于全市平均产量,其中花桥镇、大金镇产量分别为8 304.0、8 157.0 kg/hm2,与全市平均产量相比增产极显着,产量结果与粮食高产创建专家组验收结果相吻合,与两镇粮食高产创建整体推进、建立高产创建区域并加强品种与栽培技术配套有关;万丈湖、寺、四望镇、石佛寺4镇(处)产量低于全市平均产量,其中万丈湖办事处产量与全市平均产量相比减产极显着,寺减产显着。

2.4 不同品种产量结构及产量变化

不同早稻品种产量结构及产量有较大异。由表2可知,因栽培起点不同,3个常规早稻鄂早18、鄂早17和中嘉早17有效穗数较多,鄂早17、鄂早18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变异均较小。杂交早稻有效穗数适中,每穗粒数较多。超级稻两优287、金优458、中嘉早17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变异较大,表明超级稻品种增产潜力较大,同时对栽培技术要求严格,必须良种良法配套。8个品种中以H两优302产量,鄂早17产量,H两优302、两优287、中嘉早17、W两优3418、金优458较平均产量增产,其中H两优302、两优287增产极显着,中嘉早17增产显着,超级稻金优458比平均产量增产1.55%,超级稻品种增产潜力未充分发挥;鄂早17、金优402和鄂早18比平均产量减产,其中鄂早17和金优402减产极显着。

2近年来,通过从水稻育秧、移栽等环节进行技术优化,武穴市早稻种植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直播、旱育秧、抛秧、机械化栽播及免耕栽培技术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2011年全市早稻面积1.75万hm2,其中空闲茬前三田面积0.33万hm2,油菜茬后三田面积1.42万hm2。早稻直播面积0.19万hm2,占早稻面积的'10.86%,与常年相比,直播面积有所下降,可能与上年早稻直播期间遇极端低温阴雨天气造成烂种、烂芽、减产有关[3]。早稻移栽面积1.22万hm2,占早稻面积的69.71%,其中旱育秧移栽面积0.47万hm2,占早稻面积的26.86%;常规育秧移栽面积0.75万hm2,占早稻面积的42.86%。抛秧面积0.hm2,占早稻面积的18.29%,其中翻耕抛秧0.25万hm2,占早稻面积的14.29%;免耕抛秧0.07万hm2,占早稻面积的4.00%。机械插秧和机械直播面积0.02万hm2,占早稻面积的1.14%。.5 不同种植方式下产量结构及产量变化

早稻不同种植方式下产量结构及产量变化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移栽稻产量结构较为合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变化幅度最小,产量稳定性;直播稻有效穗数最多,每穗粒数最少,产量稳定性最。直播稻和抛秧稻田间分布无序、不均匀,且抛秧稻株型松散、叶片张角大、后期植株间受光不均匀[6],可能导致直播稻和抛秧稻穗型整齐度较,每穗粒数变异较大。产量以抛秧稻,移栽稻次之,直播稻,其中抛秧稻产量与全市平均产量相比增产显着。不同种植方式下产量结构及产量变化情况与笔者之前研究结果一致[3],试验及调查的重演性好[1]。

2.6 产量异原因分析

2.6.2 每穗粒数与产量 经相关分析表明,早稻每穗粒数(x2)与产量(y2)存在线性关系:y2=96.36x2—2 926.27,r2=0.620 9(图3),早稻产量随着每穗粒数的增加而增加,每穗粒数也是影响早稻产量异的关键因素。穗粒数主要决定于幼穗分化期和长穗期,中后期培育壮秆大穗是增加早稻每穗粒数的重要栽培目标。

3 小结与讨论

高良艳等[8]的研究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正相关,每穴穗数与产量呈负相关。本调查结果表明,导致早稻产量异的主要因素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产量随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而增加。大面积生产上必须根据品种特性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潜力,增加生物量、提高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以达到缩小产量异、增加产量的目的。

历届足球世界杯歌曲_历届世界杯经典歌曲

历届世界杯都有哪些歌曲? 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不论你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不论你是真懂看球,还是只是想看看德国队的帅哥们,我们都被这场足球的狂欢所吸引。每四年一次的世界···

小米电视55多少钱一台_小米电视55寸电视多少

小米电视机好不好55寸多少钱 小米电视机一出现给人的感觉还是满震撼的,它具有超窄边框设计,当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能带来了十分具有震慑力的视觉冲击,想知道小米电视机还会给我们带来什···

新买的笔记本的正确充电方法 晚上睡觉时笔记

今天小篇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晚上睡觉时笔记本电源要拔吗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新买的笔记本的正确充电方法 晚上睡觉时笔记本电源要拔吗 新买的笔记本的正确充电方法 晚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