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案例 会计核算案例分析报告

2025-04-05 18:48 - 立有生活网

消费税会计核算之账务处理

计提时----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案例 会计核算案例分析报告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案例 会计核算案例分析报告


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案例 会计核算案例分析报告


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案例 会计核算案例分析报告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缴纳时间----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阿斯达费个个

求会计达人,做中级财务会计案例分析题啦~

案例一:

1.上面涉及的两类业务张玉的处理方式不妥当

2.正确的做法是:

1)发现短缺时,应做会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5

贷:库存 5

2)发现溢余:

借:库存 1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10

上述两类问题应该在原因查明后再做处理

3)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应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有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企业已收、银行未受款项以及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待余额调节表两边平了之后再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案例二

1)上述处理方式不正确:个,资产、负债不能随意抵消,否则会影响资产负债的实际情况,不符合真实性的原则

第二个,

困了,明天接着答

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账务处理中的应用案例

举例:计期间发招待费7万元做现计期间财务预算要做能发招待费10万元取70%能性简单谨慎性原则

举个小例子:上个会计期间,发生招待费7万元。做现在这个会计期间的财务预算,你就要做可能发生招待费10万元。取70%的可能性,这个就是简单的谨慎性原则。

计提坏帐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等,都是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会计方面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设投资时乙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2100

贷;银行存款2100

1.借: 长期股权投资2000

贷: 银行存款2000

2.借: 长期股权投资2100

贷:银行存款2000

贷: 营业外收入100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核算及案例解析

关于(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核算及案例解析

论文摘要:进项税额转出是指购进货物改变用途或发生非正常损失,原来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转出,计入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损失到底是否非正常损失,以及如何转出已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额多少,在实际作中往往需要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认真分析,正确判断损失性质,严格区分“进项税额转出”和“视同销售”两者界限,避免因账务处理错误而出现纳税。

三、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进项税额转出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题。求。完整点。谢谢。财富值没了,不要介意。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题。。。求。。。完整点。。。谢谢。财富值没了,不要介意。 1.答:(1)《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限;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2007年12月31日华兴公司应在规定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该项无形资产:当年应摊销额=(360÷10)÷12×10=30(万元);

会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300000

贷:无形资产 300000

(2)《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07年12月31日提请华兴公司对该专有技术发生减值准备后可能收回的金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若经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估计,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80万元,为此,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借:营业外支出 500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0000

2.答:(1)《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无形资产在确认后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账务处理如下:

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借:管理费用10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1000000

在确认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时:

借:无形资产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支付确认无形资产后续支出时:

借:管理费用 2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200000

(2)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时,所取得租金应按《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予以确认;同时,还应确认相关的费用。根据协议规定,在华兴公司对昌盛公司使用该项新技术后能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可能性不可确定时,华兴公司转让新技术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不能确认2008年度的该项无形资产的转让收入。为此,提请华兴公司作如下调整处理:

借:其他业务收入 2000000

贷:预收账款2000000

同时,调整已计算的应交税金。

3.答:《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未开发或建造自用专案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摊销。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专案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调整处理如下:

(1)2009年7至12月已摊销的“无形资产--西广场土地使用权”360万元应冲回:

借:无形资产3 600 000

贷:管理费用 3 600 000

(2)将用于综合大楼建设的中心广场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1560万元转入“在建工程一综合大楼”相应的工程成本中。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题

我本身是从事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对于这些案例见过很多次了。多数情况下我们进行如下处理:

(1)对于被审计单位把票据利息部分都进入“应收利息”科目的会计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把利息直接计入“应收票据——利息”科目下面。如果被审计单位之前的所有票据利息计入“应收利息”科目,则应该做一笔调整分录,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利息

然后针对到期票据未转出“应收票据”科目的处理是再做一笔调整分录,调整被审计单位的原账面值,

借:应收账款——A公司

贷:应收票据——A公司

上述调整具体的金额为A公司开具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票面金额和11月20日止被审计单位按照票面利率所计提的利息之和。

对被审计单位针对A公司的这张票据期末继续计提的应收利息全额予以冲减,不得确认为资产(原因下附)

借:财务费用

贷:应收利息

相应要调整被审计单位计提的年度所得税以及转入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2)未计提的利息部分必须补提,

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

金额为7月20日-12月31日之间的应收利息额:500万0.003(4+1/3)=6.50万元(如果已经计提了一部分,那么只要补提计提不足的部分即可)

相应要调整被审计单位计提的年度所得税以及转入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原因为:

1、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到期不能收回的带息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

2、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持票人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

关于补充问题。

对于带息的商业汇票到期未获付款的,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期后不再计提利息。具体规定请参见上文。

之所以企业会计制度做出如此规定,其原因在于,期后利息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既然票据到期值(票面金额加到期利息)未获付款,已属重大违约,那么,也就没有确凿证据能够表明到期日后的所谓利息肯定能够获得,这就是说,该些利息不能“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不能将期后利息确认为资产,也就是不能计提利息收入。只有在实际获得这些利息的时候,才能按照规定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

对于已转入“应收帐款”科目的票据到期值,如果有证据表明不能全部或者部分收回,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应当计提相应的坏帐准备,其原因也在于该些价值量已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题,急

首先,这应该是一道财务管理而非财务会计的题.. 给你个较详细的吧..

1.先看短期偿债能力

我们一般用以下几个指标: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626.8-599.1=27.7>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626.8/599.1=(我身边没有计算器,懒得在电脑上算了,你自己算算,思路给你就行了)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626.8-42.7)/599.1=

比率=/流动负债=205.2/599.1=

这些值都是越大越好.. 以前认为流动比率大于2比较好,现在其实都没有这样提了,因为这种提法找不到理论根据.. 现在通常的作法是用本企业的流动比率与同行业其它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比较.. 从直观上来看,这个企业的速动比率和比率都小于1,短期偿债能力是不足的!

2.长期偿债能力

这个资料就不完整了.. 需要看的指标主要有这些:

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资产/所有者权益

已获利息倍数=EBIT/I,即息税前利润/利息

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到底多大为好,这是不好说的,因为它其实是要取决于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这是资本结构的问题.. 不过就长期偿债来说,企业的负债相对于自有资金越少,则长期的偿债能力就越强.. 所以,这些比率较低的话对长期偿债比较好. 已获利息倍数则是越高越好..

3.盈利能力

这个主要看几个利润率了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其中,权益净利率是最重要的指标,可以用于杜帮分析.. 而资产净利率是驱动权益净利率的主要指标.. 这些当然都是越高越好,而且,还要做趋势分析(跟公司过去比)以及横向比较(跟同行业其它公司比)

4.营运能力

这主要就是那几个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或成本)/存货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要注意的有几点,存货周转率用收入还是成本,取决于分析的目的,这个书上应该有,不多说了.. 主要一点是一般来说希望这些周转率(也就是周转次数)越低越好,说明周转得快.. 但是,也要分情况,有些企业周转率很高是因为销售减少,收不到应收账款,当然周转率也就低,其实这种情况是不好的.. 所以,其实财务分析到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过就一般做题而言, 周转率越低越好..

说得有点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按惯例,这个会计是不入对税务局的帐的。

1.违背了会计的真实性原则

2.借:固定资产-小汽车198600

贷:应收账款-东方汽车有限公司198600

3.做账的老会计和法人应对会计资讯的真实性负责

4.小李不应照本宣科,学校的知识是书本的,在实际中学到的才是真本领。

案例分析题(共30分)财务会计计算

借:银行存款--市财政局 36.5

贷:固定资产--被拍卖的25组标的 20.6

其它收入--溢价部分 15.9

急~中级财务会计案例分析、求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

案例1:

(1)、甲公司购入货运汽车的入账价值=300000+20000=320000元。

借:固定资产-货运汽车 320000

贷:银行存款 320000

(2)、每年应计提折旧额=(320000-20000)÷5=60000元

则:200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60000÷2=30000元

说明:由于你题中没有告诉该汽车的用途,我就以销售部门使用给你作相关处理:

借:销售费用 30000

贷:累计折旧 30000

(3)、2007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320000-30000=290000元

其可收回金额为220000元,则发生减值。减值额=290000-220000=7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7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0000

(4)、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20000-10000)/4=50元

借:销售费用 50

贷:累计折旧 50

(5)、2008年末减值测试前,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20000-25200=167500元,

其可收回净额为188000元,未发生减值。故不作账务处理。

案例2、

(1)、

借: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

应交费用-应交(进项税额) 3400

贷:应付账款 23400

(2)、

借:原材料-A材料 220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

材料成本异 2000

(3)、

借:生产成本 25300(230×110)

贷:原材料-A材料 25300

(4)、

借:预付账款-甲公司 20000(50000×40%)

贷:银行存款 20000

(5)、

借:原材料-B材料(暂估) 12000

贷:应付账款 12000

(6)、

借:原材料-A材料 44000(400×110)

材料成本异 6000(50000-44000)

贷:预付账款-甲公司 20000

银行存款 30000

(7)、

本期购进A材料数量=(200+400)=600件

本期形成材料成本异额=-2000+6000=4000元(借方,超支异)

合计形成的超支异率=(4000-1855)/(600+50)=2145/650=3.3元/件

则:

结转异额:

发出材料应结转额=230×3.3=759元,

结余材料应结转额=(4000-1855)-759=1368元

借:生产成本 759

贷:材料成本异 759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解答

尽管新准则已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存货期末成本,但就题论题了,权做学习探讨:

1. 在"钢、铁、铜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存货发出成本,将多计算存货成本,造成当期销售成本加大,侵蚀了利润空间.而后续存货购置成本依然在上涨中,给存货重置增加压力(流量不足)

2.由于存在销售额下降的外部压力,将存货计价方法变更为先进先出法,将使年末存货余额增加70000元,从而导致当期销售成本少结转7万元,当期利润总额多结转7万元,当期所得税多计提725%=1.75万元,从而使当期税后利润净增加=7万-1.75万=5.25万元

3. 在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外部因素)和销售额下降(内部因素)双重压力下,擅自变更存货计价方法,进而粉饰财务报表,虚构销售利润,属于人为调节利润的会计舞弊行为

财务会计研究生题目--案例分析题

错误,这项业务属于售后购回。一般而言,售后回购并不能确认收入,其实质上是一种融资的行为。会计核算中,该项业务不作收入处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售后回购业务,企业应当设定“待转库存商品价”科目,核算发出商品的销售价格与实际成本及相关税费之间的额。企业在发出商品时,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按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贷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清理”等,按上的额,或销售不动产、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销项税额)”、“应交税金-营业税”等;根据计算的有关税金和附加后,借记“待转库存商品价”,贷记“应交税金一应交城建税”、“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按借、贷方额,贷记或借记“待转库存商品价”。如果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还应在销售与回购期内按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额计提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待转库存商品价”。

求会计达人,做中级财务会计案例分析题啦~

本人来小试牛刀:

案例一:

1、上面涉及的两类业务,张玉的处理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

2、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答:

一方面:发现短缺或溢余,应该在未确认问题前,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账户核算。如果确认后,应根据相关条件转入“管理费用(短缺)”、“营业外收入(溢余)”等其他科目。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用自己的钱去填补短缺或私自坐收溢余都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

另一方面: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如果发生不附,应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测试。而不应该直接在日记账上进行新增或删减,这样违反了准则规定、会计基础等法律法规。

案例二:

题干(一)

1、上述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所谓一是一二是二,收到还款是一会事,向别人借款又是一会事,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2、如果不正确,错在哪里?应如何调整?

调整分录:

借:应收账款--甲企业 200000

贷:应收账款--乙企业 200000

正确分录: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应收账款--甲企业 200000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3、上述会计处理会带来什么后果?

如果混合记账,不仅违背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同时也容易造成记账混乱,不能体现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如果两者发生时间正好在资产负债表日左右,容易产生记账不及时的情况。

题干(二)

1、上述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信用政策(折扣或销售折扣)表示的是在应收权利实现的基础上,在后期收回款时,按相应折扣进行折扣。而不是在销售发生时进行折扣(这种折扣叫商业折扣或折扣销售)。所以科目金额有问题。

2、如果不正确,错在哪里?应如何调整?

调整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196000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333200

贷:应收账款 2293200

正确分录:

借:应收账款 23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340000

待还款时根据期限进行相应折扣,比如10天内还款:

借:银行存款 2293200

财务费用 46800

贷:应收帐款 2340000

3、上述会计处理会带来什么后果?

如果按题干计算,不仅违背会计准则,同时容易造成资金核算混乱,特别是后续计量必定出现问题。

题干(三)

1、上述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题干核算忽略了2002年发生的坏账损失和已计提坏账准备的余额问题。同时,根据准则规定,坏账准备应当采用“资产减值损失”进行核算。

2、如果不正确,错在哪里?应如何调整?

调整分录:

借:坏账准备 150000

贷: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150000

正确计算:

2001年年末 200万5%=10万

2002年年末 300万5%=15万

2002年发生 4万,因此到2002年底时,坏账准备余额是6万,而须计提15万,额是9万,因此2002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正确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90000

贷:坏账准备 90000

3、上述会计处理会带来什么后果?

如果按题干方法进行核算,就会造成重复计提的问题。

案例三

1、该公司的账务处理恰当否?

南都公司对A、B两公司的票据处理都不恰当。

2、如不恰当,该怎样调整?

首先,存有A公司的票据,到期后,应该及时根据收款情况进行结转至应收账款,同时对于已到期带息票据应该在到期时一并转入应收帐款,而年度终了时且票据又已经到期,不必再进行计算。

其次,存有B公司的票据,由于未到期,根据准则规定,应该在期末时计提利息。

正确处理如下:

7月20日出票时

借:应收票据 5000000

贷:相关科目 5000000(共计)

12月31日,计提5个月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60(500万5个月3%/12个月)

贷:财务费用 60

编写仓促,敬请指教!

财务案例分析题

1.财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设总会计师的单位,还要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所以全由副主任签章是错误的。

2.会计机构负责人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之外,还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

3.出纳人员必须由取得会计从业证的人员担任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实案例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是为了统一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根据《中华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办法。

希望该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拓展资料:

关于成本的账务处理:

分配工资奖金: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费(生产工人工资奖金)

机械作业-工资及附加(机驾人员工资奖金)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管理人员工资(项目部管理人员工资奖金)

贷:应付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新准则变化内容

领用原材料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费

贷:原材料

台班费结算: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机械使用费

贷:应付账款(外部单位)

机械作业(内部设备管理部门提供的台班)

甲供料的账务处理:

甲方拨付:

借:原材料-甲供材料-XX

贷:应收账款-应收-XX单位

领用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费

贷:原材料-甲供材料XX

业主方代扣税金的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XX税

贷:应收账款-应收-XX单位

项目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其他直接费

贷:银行存款(新准则新增内容)

委托加工物资的账务处理(适合钢结构制作等委托项目)

拨付物资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XX材料

支付加工费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收回加工物资:

借:原材料-XX

贷:委托加工物资

领用的账务处理同原材料。

2、分包核算专题

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在施工企业都比较普遍,劳务分包比较单一,核算比较简单,不在此做具体介绍。

工程分包不仅涉及到工程成本,还涉及到与对方的往来的核算,以及与业主方的一些联系。通常情况下,分包方是以总承包方的名义参与工程施工,但由于在工程中有很多具体的情况需要面对,也需要与总承包方及时结算。

通常情况下,总承包方会要求分包方根据工程形象进度编制工程形象进度报表,由总承包方对其进行审核后,扣减相关其他费用后再予以支付。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是为了统一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根据《中华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办法。

夏至是固定的吗_夏至的时间是固定的吗

夏至日期是固定的吗 夏至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是每年公历6月20日、21日或22日中间的一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是夏季太阳运行到经度90度时的第四个节气。 夏至是固定的吗_夏至···

喜帖街歌词改编 喜帖街歌曲背后的故事

喜帖街的歌词 喜帖街 喜帖街歌词改编 喜帖街歌曲背后的故事 喜帖街歌词改编 喜帖街歌曲背后的故事 原唱:谢安琪 填词:黄伟文 谱曲:Eric Kwok(郭伟亮) 歌词 忘掉种过的花,重新的出发 放弃理···

美国人的说话方式特点_美国人说话是怎么说的

美国人比较习惯的交流方式有哪些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对于初次出国、对一切都很陌生的美国留学生,在适应新的环境、气候、食物和生活方式的同事,也需要面对文化的异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