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_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简单的说

2025-02-24 12:15 - 立有生活网

什么叫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其三种不锈钢的区别是什么,相应的牌号有哪些?

奥氏体 奥氏体是c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A或者γ表示.

马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_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简单的说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_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简单的说


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_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简单的说


提起金属相变和马氏体有什么关系,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形变诱发马氏体和应变诱发马氏体有什么区别,另外,还有人想问马氏体相变有什么特征机制?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马氏体相变具有什么特征,它和成核,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何为奥氏体,马氏体,它们区别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这类钢是在淬火、回火处理后使用的。锻造、冲压后需退火。

铁素体不锈钢:

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这类钢能抵抗大气、及盐水溶液的腐蚀,并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用于及食品工厂设备,也可制作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如燃气轮机零件等。

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8Ni9、0Cr19Ni9等。0Cr19Ni9钢的C<0.08%,钢号中标记为“0”。这类钢中含有大量的Ni和Cr,使钢在室温下呈奥氏体状态。这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耐蚀性能和无磁或弱磁性,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中耐蚀性均较好,用来制作耐酸设备,如耐蚀容器及设备衬里、输送管道、耐的设备零件等,另外还可用作不锈钢钟表饰品的主体材料。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或风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马氏体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区别

珠光体是片状的铁素体十片状的渗碳体的机械混合成的片层状组织,是自过冷奥氏体进行的扩散型转变,其形成温度在A1~550℃。随着温度的降低,则铁素体和渗碳体片的厚度变薄,则依次形成珠光体(P)、索氏体(S)和托氏体(T)等,珠光体的形成温度为A1~650℃,片层钢:较厚。

马氏体和奥氏体,是金属的显微(微观)结构分类。

一般钢铁只有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内部才会出现奥氏体,而不锈钢在常温下可以保持奥氏体状态。

马氏体的体积比奥氏体的体积

6、屈氏体:通过奥氏体等温转变所得到的由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极弥散。是一种最细的珠光体类型组织,其组织比索氏体组织还细。钢经淬火后在300~450℃回火所得到的屈氏体称为回火屈氏体。

马氏体的体积比奥氏体马氏体相变具有什么特征,它和成核的体积,相关内容如下:

一、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基本概念:

奥氏体(Austenite): 奥氏体是一种典型的面心立方(FCC)结构,其原子或晶格排列非常紧密,具有高度的有序性。它通常存在于高温状态下,例如在钢材加热至特定温度以上时,奥氏体是其主要晶体结构。

马氏体(Martensite): 马氏体是一种体心立方(BCC)结构或六方最密堆积(HCP)结构,具有相对较开放的晶格排列,晶体内部存在较多的畸变和位错。马氏体通常在材料经历快速冷却或淬火过程中形成,是一种高硬度和脆性的晶体结构。

二、马氏体和奥氏体之间的体积关系:

奥氏体到马氏体的相变: 当材料从高温状态(奥氏体)迅速冷却到低温状态(马氏体)时,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从紧密的FCC结构变为较为开放的BCC或HCP结构。这个相变过程伴随着原子排列的畸变,通常会导致体积减小。这意味着,在相变完成后,马氏体的体积通常小于原始奥氏体的体积。

体积收缩和应力产生: 由于奥氏体到马氏体的相变伴随着体积减小,这种体积收缩可以引起内部应力的产生。这些应力可能导致材料的强化,但也可能导致脆性。因此,马氏体形成后的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但也更容易产生裂纹。

控制体积比的方法: 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通过调整冷却速度、合金成分和淬火条件来控制奥氏体到马氏体的相变过程,以达到所需的性能和体积比。不同的材料和应用可能需要不同的体积比,这取决于所需的强度、韧性和其他性能指标。

总之,马氏体和奥氏体之间的体积关系在材料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这两种晶体结构之间的相变和体积变化有助于我们设计和制造出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例如高强度的钢材或合金。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材料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性能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工程和制造领域的需求。

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定义

1、奥氏体:为单一的面心立方结构,碳及合金元素溶解是面心晶格(γ铁)的孔隙之中,其奥氏体转变温度或存在温度与合金成份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出现的奥氏体不锈钢。特点:硬度低,易变形。

3、马氏体:碳在低温体心立方结构铁(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形成温度在Ms点以下,主要是存在孪晶结构而不是位错,中脊表现的特别明显。

4、珠光体是由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同时析出的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它是在高铬不锈钢中添加适当的镍(镍的质量分数为8%~25%)而形成的。常见的几种如下:,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相间的组织,是铁碳合金中最基本的五种组织之一。代号为P。得名具有珍珠般(pearl-like)的光泽。(珠光体组织呈指纹状,其中白色的基底为铁素体和渗碳体,黑色的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界面)。

5、索氏体,是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600倍以上才能分辨片层的细珠光体(GB/T2标准)。

而托氏体为一种弥散度高的组织,既可通过奥氏体的等温转变,也可采用淬火+中温回火获得。

参考资料作为时间温度转化曲线被人熟悉。来源:

1、奥氏体:为单一的面心立方结构,碳及合金元素溶解是面心晶格(γ铁)的孔隙之中,其奥氏体转变温度或存在温度与合金成份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出现的奥氏体不锈钢。特点:硬度低,易变形。

什么是铁素体?什么是奥氏体?什么是马氏体?

不锈钢:它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这类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11.5%~18.0%,但碳的质量分数可达0.6%。碳含量的增高,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

不锈钢分为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

1、铁素体型不锈钢:它的内部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其铬的质量分数在11.5%~32.0%范围内。随着铬含量的提高,其耐酸性能也提高,加入钼(Mo)后,则可提高耐酸腐蚀性和抗应力腐蚀的能力。这类不锈钢的标准牌号有00Cr12、1Cr17、00Cr17Mo、00Cr30Mo2等。

2、 马氏体型

在这类钢中加入的少量镍可以促使生成马氏体,同时又能提高其耐蚀性。这类钢的焊接性较。列入标准牌号的钢板有1Cr13、2 Cr13、3

Cr13、1 Cr17Ni索氏体体居中,形成温度在650~600℃;托氏体的片层较细(薄),形成温度在600~550℃。从三者的形成温度和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片层的厚薄可知,随着片层的间距的减小,则组织的强度提高,硬度增加,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因此可适应和满足其不同的机械加工、工作环境等需要。2等。

3、 奥氏体型不锈钢: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它是在高铬不锈钢中添加适当的镍(镍的质量分数为8%~25%)而形成的,具在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奥氏体型不锈钢以Cr18Ni19铁基合金为基础, 奥氏体型不锈钢一般属于耐蚀钢,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钢,其中以18-8型不锈钢最有代表性,它是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便于进行机械加工、

冲压和焊接。在氧化性环境中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性能。但对溶液中含有氯离子(CL-)的介质特别敏感,易于发生应力腐蚀。18-8型不锈钢

按其化学成分中碳含量的不同又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含碳量(Wc≤0.15%)低碳级(Wc≤0.08%)和超低碳级(Wc≤0.03%)。例如我国标

准中的1Cr18Ni9Ti、0Cr18Ni9、00Cr17Ni14M02三种钢板分属上面三个等级。

铁素体,ferrite (用F表示)又称纯铁体,a固体,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但强度和硬度较低,要根据所生厂的产品的要求来选择,不过一般铁素体在工业中用的少,一般是与碳混合成其他的铁碳合金来参与生产中.

铁素体 铁素体是c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F或者α表示.

马氏体:用M表示碳在阿尔法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但它并不是分为上马氏体和下马氏体,贝氏体才是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它是可以分为高碳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和低碳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残余奥氏就是在230度以下还没有转变的过冷奥氏体。

至于你所说的在齿轮的规定它的含量呢,这是因为残余奥氏它不是一个稳定的组织,在在室温下它要向一些稳定的组织转变,这就和引起材料的一些列的变形,而你特别又是你所就的是齿轮,齿轮它受的力是交变载荷,这对于它的含量多少就是特别的重要了。

金属材料组织里面的马氏体和奥氏体怎么区别?拜托各位了 3Q

另外还有双相不锈钢,沉淀硬化(PH)型不锈钢。

奥氏体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2.11%。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奥氏体是没有磁性的。 马氏体分级淬火 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马氏体不锈钢 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粹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韧性组合,主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根据化学成分的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马氏体就是以人命命名的: 对于学材料的人来说,“马氏体”的大名如雷贯耳,那么说到阿道夫·马滕斯又有几个人知道呢?其实马氏体的“马”指的就是他了。在铁碳组织中这样以人名命名的组织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名称和它们背后那些材料先贤的故事。 马氏体Martensite,如前所述命名自Adolf Martens (1850-14)。这位被称作马登斯或马滕斯的先生是一位德国的冶金学家。他早年作为一名工程师从事桥梁的建设工作,并接触到了正在兴起的材料检奥氏体:验方法。于是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铁的金相组织,并在1878年发表了《铁的显微镜研究》,阐述金属断口形态以及其抛光和酸浸后的金相组织。(这个工作我们现在做的好像也蛮多的。)他观察到生铁在冷却和结晶过程中的组织排列很有规则(大概其中就有马氏体),并预言显微镜研究必将成为最有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有远见)。他还曾经担任了柏林皇家大学附属机械工艺研究所所长,也就是柏林皇家材料试验所("Staatliche Materialprüfungsamt")的前身,他在那里建立了流的金相试验室。1895年材料试验学会成立,他担任了一职。直到现在,在德国依然有一个声望颇高的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的区别

马氏体具有高强度 高硬度,但韧性较,相对来说硬而脆;奥氏体塑性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导热性,线膨胀系数大。

铁的三个同素异构体:α-Fe、γ-Fe、δ-Fe,碳在α-Fe和γ-Fe中固溶得到的间隙固溶体分别称作铁素体和奥氏体。铁素体是低中碳钢中的常见组织,奥氏体是热处理学科中的灵魂所在。马氏体即为奥氏体通过快速冷却所发生的无扩散相变得到的产物,是碳在α获得索氏体的方法有:淬火钢在500~600℃下进行回火,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渗碳体呈颗粒状);用正火的方法,即加热到临界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采用等温的方法,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投入600~670℃的盐浴中等温分解,可得到片状索氏体(渗碳体呈片状)。-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金属相变和马氏体有什么关系,何为奥氏体,马氏体,它们区别是什么?

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5%--4%,并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生铁性能:生铁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

金属相变和马氏体有什么关系

奥氏体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微,马氏体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名称。

奥氏体/马氏体区别如下:

组成成分

1、奥氏体一般金属相变和马氏体有什么关系:马氏体相变有什么特征机制?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

组成成分

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在加热转变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比较细小,晶粒边界呈不规则的弧形。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或保温,晶粒将长大,晶粒边界可趋向平直化。铁碳相图中奥氏体是高温相。

铁素体在°C至°C时会相变成奥氏体,由体心立方的结构变成面心立方。奥氏体强度较低,但其溶碳能力较大(°C时可以溶进2.04%的碳)。奥氏体系列的不锈钢常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

-奥氏体

-马氏体

金属相变和马氏体有什么关系:形变诱发马氏体和应变诱发马氏体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应该是形变诱发马氏体和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还有个概念,马氏体相变诱发塑性。

形变诱发马氏体:A转变为M,在Ms以下降低温度可以增加M的量直到Mf,继续降温不会继续相变。这是转变条件,但,在Ms以上存在一个Md,按理说Md~Ms之间不会发生M转变,如果对A施加外力,在塑性变形的同时将发生一定量M转变,转变量与形变温度有关(在Md~Ms之间)。

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对材料中的M施加力可以把M从一种取向转变成另一种取向或由一种M转变为另一种M,是一种M之间的相变。

马氏体相变诱发塑性:这是在形变诱发马氏体后,塑性变形处引起的应力集中由于诱发了马氏体,而使应力集中得到,有利于防止微裂纹形成和扩展,表现为使韧性增强。

顺便说一个,在前面说的Md点,在Md以上某个温度段As~Ad,存在形变诱发奥氏体转变Ad,我没看到书上怎么说,应该是其他在奥氏体转变温度以下形变会提前转变为A吧,哈哈哈就这么多

马氏体相变是一种无扩散相变或称位移型相变。严格地说,位移型相变中只有在原子位移以切变方式进行,两相间以宏观弹性形变维持界面的连续和共格,其畸变能足以改变相变动力学和相变产物形貌的才是马氏体相变。徐祖耀在总结以往诸多学者定义马氏体相变的基础上,提出这样简单的定义:替换原子无扩散(成分不改变,近邻原子关系不改变)和切变(母相和马氏体之间呈位向关系)而使其形状改变的相变,其中相变泛指一级(具有热量突变和体积突变,如放热和膨胀)形核长大型相变。

马氏体相变的特征机制:

马氏体相变具有热效应和体积效应,相变过程是形成核心和长大的过程。但核心如何形成,又如何长大,目前尚无完整的模型。马氏体长大速率一般较大,有的甚至高达·s。人们推想母相中的晶体缺陷(如位错)的组态对马氏体形核具有影响,但目前实验技术还无法观察到相界面错的组态,因此对马氏体相变的过程,尚不能窥其全貌。其特征可概括如下:

马氏体相变是无扩散相变之一,相变时没有穿越界面的原子无规行走或顺序跳跃,因而新相(马氏体)承袭了母相的化学成分、原子序态和晶体缺陷。马氏体相变时原子有规则地其相邻原子间的相对关系进行位移,这种位移是切变式的。原子位移的结果产生点阵应变(或形变)。这种切变位移不但使母相点阵结构改变,而且产生宏观的形状改变。将一个抛光试样的表面先划上一条直线,若试样中一部分(-)发生马氏体相变(形成马氏体),则PQRS直线就折成PQ、QR’及R’S’三段相连的直线,两相界面的平面及无应变、不转动,称惯习(析)面。这种形状改变称为不变平面应变。形状改变使先经抛光的试样表面形成浮突。高碳钢马氏体的表面浮突,可见马氏体形成时,与马氏体相交的表面上发生倾动,在干涉显微镜下可见到浮突的高度以及完整尖锐的边缘。

以上就是与何为奥氏体,马氏体,它们区别是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形变诱发马氏体和应变诱发马氏体有什么区别的分享。看完金属相变和马氏体有什么关系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球墨铁、 马氏体、 奥氏体、 生铁 、熟铁 、钢 有什么区别

如果一小钢片迟缓地被加热转变成奥氏体然后放入盐浴中浸泡保持恒温到一定长的时间接着快速的淬火,

球墨铸铁:

是一种铁、碳、硅的合金,其中碳以球状游离石墨存在扩展资料。

灰铸铁中,片状石墨对铁质产生割裂作用,使之脆列。

球墨铸铁在铸铁中,球状石墨消除了这种破坏作用,使之坚韧。

球墨铁具有铁的本质、钢的性能!

马氏体:

对固态的铁基合金(钢铁及其他铁基合金)以及非铁金属及合金而言,是无扩散的共格切变型相转变,即马氏体转变的产物。就铁基合金而言,是过冷奥氏体发生无扩散的共格切变型相转变即马氏体转变所形成的产物。铁基合金中常见的马氏体,就其本质而言,是碳和(或)合金元素在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就铁-碳二元合金而言,是碳在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γ铁内固溶有碳和(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固溶体。

生铁:

熟铁:

用生铁精炼而成的比较纯的铁。含碳量在0.02%以下,又叫锻铁、纯铁。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

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4%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锰、镍、钒等等。人类对钢的应用和研究历史相当悠久,但是直到19世纪贝氏炼钢法发明之前,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说钢是现代的物质基础。

球墨铁、

马氏体、

奥氏体、

生铁

、熟铁

、钢

有什么区别看完自然明白。

藏红花的好处与功效(男人喝藏红花的好处与功

关于藏红花的好处与功效,男人喝藏红花的好处与功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藏红花的好处与功效(男人喝藏红花的好处与功效) 藏红···

东莞到柬埔寨物流专线_东莞到柬埔寨物流专线

去柬埔寨怎么走 柬埔寨是一个还不错的旅游景点,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关于4、你工厂的设备机器等货物交给鑫鸿海物流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详细货物清单安排好报关通关手续,安全运输到···

林宥嘉是渣男吗 林宥嘉取了谁

源源给大家谈谈林宥嘉是渣男吗,以及林宥嘉取了谁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林宥嘉是渣男吗 林宥嘉取了谁 林宥嘉是渣男吗 林宥嘉取了谁 林宥嘉是渣男吗 林宥嘉取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