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大齐列表 五代十国的大事年表
2025-04-12 01:22 - 立有生活网
五代十国大齐列表 五代十国的大事年表
五代十国大齐列表 五代十国的大事年表
五代十国大齐列表 五代十国的大事年表
五代十国列表
五代-后梁(907-923)太祖朱温(852-2)907年称帝 在位6年郢王朱友珪
(——3)2年即位 在位8个月 末帝朱友贞
(888-923)3年即位 在位10年 五代-后唐(923-936)庄宗李存勖(885-926)923年称帝 在位3年
明帝
(867-3)926年即位 在位7年 愍
(4-934)933年即位 在位4个月 末帝
(876-936)934年即位 在位3年 五代-后晋(936-946)高祖石敬瑭(892-942)936年称帝 在位7年
出帝
(4-964)(942-946)年在位,在位4年 五代-后汉(947-950)高祖刘知远(895-948)946年称帝 在位1年
隐帝
(930-950)948年即位在位3年 五代-后周(951-960)太祖郭威(904-954)951年称帝 在位4年
世宗郭荣
(921-959)954年即位在位6年 恭帝
(950-973)(959.6-960.1)在位,在位不到1年 。
十国-前蜀(8-925)高祖
(847-8)8年执政蜀地, 在位17年
后主
(899-925)8年即位在位8年 十国-后蜀(925-965)高祖
(874-934)934年称帝 在位半年
后主
(9-965)934年即位在位30年 十国-吴(892-937)太祖
(852-905)892年任淮南节度使 在位14年
烈祖
(887-909)905年即位在位3年 高祖
(897-920)0年即位在位11年 睿祖
(901-938)920年即位在位17年 十国-南唐(937-975)烈祖
(888-943)937年称帝 在位6年
元宗
(6-961)943年即位在位19年 后主
(937-978)961年即位在位14年
南北朝时期分为哪些朝代,北朝的列表。五代十国又是什么时期的。
【南朝之宋】(420-479)刘宋九帝
01宋高祖武帝永初刘裕
(420-422)
02宋少帝景平刘义符
(423-424)
03宋中宗(太祖)景帝(文帝)元嘉刘义隆
(424-453)
04宋太子刘劭
(453-454)
05宋世祖孝武帝孝建刘骏
(454-465)
06宋前废帝永元刘子业
(465-465)
07宋太宗明帝秦始刘彧
(465-473)
08宋后废帝元徵刘昱
(473-477)
09宋顺帝升明刘准
(477-479)
【南朝之齐】(479-502)南齐七帝
01齐高祖(太祖)高帝建元萧道成
(479-483)
02齐世祖武帝永明萧赜
(483-494)
03齐前废帝郁林王隆昌萧昭业
(494-494)
04齐后废帝海陵王延兴萧昭文
(494-494)
05齐高宗明帝建武萧鸾
(494-499)
06齐少帝炀帝东昏侯永元萧宝卷
(499-501)
07齐和帝中兴萧宝融
(501-502)
【南朝之梁】(502-557)南梁七帝
01梁高祖武帝萧衍
(502-550)天监 太清
00临贺王萧正德
(550-550)
02梁太宗简文帝大宝萧纲
(550-551)
03豫章王天正萧栋
(551-552)4个月
04武陵王萧纪
(552-552)7个月
05梁元帝承圣萧绎
(552-554)
06梁闵帝贞阳侯萧渊明
(555-555)5个月
07梁敬帝绍泰萧方智
(555-557)
【南朝之西梁(后梁)】(555-587)萧氏三帝
00后梁王萧察
(555-?)
01后梁宣帝萧詧
02后梁明帝萧岿
(587-?)
03后梁靖帝萧琮
00萧欢
00萧庄
【南朝之侯汉】(551-552)侯氏一帝
侯汉太始(篡南梁)侯景
(生于503-551-552)
【南朝之陈】(557-589)南陈五帝
01陈高祖武帝永定陈霸先
(557-560)
02陈世祖文帝天嘉陈蒨
(560-567)
03陈废帝光大陈伯宗
(567-569)
04陈高宗宣帝太建陈顼
(569-583)
06陈炀帝后主至德陈淑宝
(583-589)
【北朝之代魏(北魏)】(386-534)拓跋氏(元氏)十四帝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代平文帝拓跋郁律
代惠帝拓跋贺傉
代炀帝拓跋纥那
代烈帝拓跋翳槐
代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01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
(386-398-409)
02魏明元帝拓跋嗣
(409-424)
03魏太武帝拓跋焘
(424-452)
04南安王拓跋余
(452-452)
05魏文成帝拓跋浚
(452-466)
06魏献文帝拓跋弘
(466-471)
07魏孝文帝拓跋宏(改姓元)
(471-499)
08魏宣武帝元恪
(499-515)
09魏孝明帝孝昌元诩
(515-528)
00魏女婴帝武泰元婴
(528.04.01-528.04.01)1天
00魏幼主元钊
(528.04-528.04)15天
元愉
元颢
元悦
10魏孝庄帝元子攸
(528-530)
11魏敬帝长广王元晔
(530-531)
12魏节闵帝元恭
(531-531)
13魏出帝安定王元朗
(531-532)
14魏孝武帝元修
(532-534)
【北朝之东魏】(534-550)元氏一帝
魏孝静帝元善见
(534-550)
【北朝之北齐】(550-577)高氏六帝
00齐神武帝高欢
00齐文襄帝高澄
01齐显祖文宣帝高洋
(550-559)
02齐废帝高殷
(559.10-560)1年
03齐孝昭帝高演
(560.08-561.11)
04齐武成帝高湛
(562-565)
05齐后主高纬
(565.04-577)
00安德王高延宗
06齐幼主高恒
(577.01-577.02)
00范阳王高绍义
【北朝之西魏】(535-556)拓跋氏(元氏)三帝
01魏文帝元宝炬
(535-551)
02魏废帝元钦
(551-553)
03魏恭帝拓跋廓
(553-556)
【北朝之北周】(557-581)宇文氏五帝
00周文帝宇文泰
01周孝闵帝宇文觉
(大周天王557-559)
02周孝明帝宇文毓
(559-560)
03周高祖武帝宇文邕
(560-578)
04周宣帝宇文赟
(578.06-579)
05周静帝宇文阐(衍)
(579.02-581.02)
【隋】(581-618)杨氏五帝
00隋太祖武元帝杨忠
01隋高祖文帝杨坚(篡位北周)
(开皇581-仁寿601-604)
02隋炀帝大业杨广
(604-618)
00隋世宗孝成帝杨昭
03隋恭帝义宁杨侑
(617-618)
04隋秦王帝杨浩
(618-618)
05隋皇泰帝越王(越帝)皇泰杨侗
(618-619)
【燕】(615-618)王氏一王
漫天王王须拔
(615-618)
【西秦】(617-618)薛氏二王
01秦武帝霸王秦兴薛举
(617-618)
02秦王薛仁杲
(618-618)
【大凉】(617-619)李氏一帝
大凉安乐李轨
(河西大凉王617-安乐618-619)
【许】(618-619)宇文氏一帝
许天寿宇文化及
(618-619)
【西魏】(619-619)李氏一帝
魏李密
(生于582-619)
【大夏】(616-621)窦氏一王
夏王五凤窦建德
(生于573-长乐王五凤616-夏王618.07-621.08.02)
【西梁(后梁)】(617-621)萧氏一帝
梁鸣凤萧铣(后梁宣帝萧言曾孙)
(生于583-617-鸣凤618-621)
【郑】(619-621)王氏一帝
郑开明王世充
(619-621)
【文佳】(653-653)陈氏一帝
文佳女陈硕真
(生于620-653.11)1个月
【唐】(618-907)李唐二十五帝与南周武氏一帝
00唐太祖景帝李虎
01唐高祖高帝武帝武德李渊
(618-626)
02唐太宗文帝贞观李世民
(627-649)
03唐高宗李治
(650-683)永徽 显庆 龙朔 麟德 乾封 总章 咸亨 上元 仪凤 调露 永隆 开耀 永淳 弘道
04唐中宗嗣圣李显
(684-684)月内
05唐睿宗文明李旦
(684-684)月内
00唐武后顺圣皇后武媚娘(武后执政)
(684-690)684光宅 685垂拱 689永昌 689载初
01南周圣神女武曌(武媚娘)
(690-704)天援 如意 长寿 延载 证圣 天册万岁 万岁登封 万岁通天 神功 圣历 久视 大足 长安
06唐中宗李显(复位)
(705-710)神龙 景龙
07唐少帝殇帝唐隆李重茂
(710.06-710)初七至廿四在位17天
00李重福
00李承宏
08唐睿宗李旦(复位)
(710.06-712)景云 太极 延和
09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
(712-756)先天 开元 天宝
10唐肃宗李亨
(756-762)至德 乾元 上元
11唐代宗李豫
(762-779)宝应 广德 永泰 大历
12唐德宗李适
(780-805)建中 兴元 贞元
13唐顺宗永贞李诵
(805.01-805.08)
14唐宪宗元和李纯
(806-820)
15唐穆宗长庆李恒
(821-824)
16唐敬宗宝历李湛
(825-826)
17唐文宗李昂
(827-840)太和 开成
18唐武宗会昌李炎
(841-846)
19唐宣宗大中李忱
(847-859)
20唐懿宗咸通李漼
(859-873)
21唐僖宗李儇
(873-888)乾符 广明 中和 光启 文德
22唐昭宗李晔
(889-901)龙纪 大顺 景福 乾宁 光化 天复
23唐废帝李裕
(901-901)
24唐昭宗李晔(复位)
(901-904)天复 天佑
25唐昭宣帝哀帝天佑李柷
(905-907)
【大燕】(756-763)安氏二帝与史氏二帝
01大燕圣武安禄山
(出生703-755.12.16-757.01)
02大燕安庆绪
(757.01-758)载初 天成
03大燕史思明
(758-761.03)顺天 应天
04大燕显圣史朝义
(761.03-763)
【大齐】(880-884)黄齐一帝
大齐金统黄巢
(出生820-880-884)
【渤海(大震)】(698-926)大氏十五王
01高王
(698-713-718)
02武王仁安大武艺
(718-737)
03文王大兴大钦茂
(737-793)
04废王大元义
(793-794)
05成王中兴大华兴
(794-794)
06康王正历大嵩璘
(794-808)
07定王永德大元瑜
(808-812)
08僖王朱雀大言义
(812-817)
09简王太始大明忠
(817-818)
10宣王建兴大仁秀
(818-830)
11咸和大彝震
(830-857)
12大虔晃
(857-871)
13大玄锡
(871-895)
14大玮瑎
(895-907)
15末王大諲撰
(907-926)
【五代之后梁】(907-923)朱氏二帝
01梁太祖朱全忠(朱温)
(907-2)
00郢王朱友珪
02梁末帝乾化朱友贞(朱瑱)
(3-923)
【五代之后唐】(923-936)李氏四帝
00唐太祖李克用
01唐庄宗同光李存勖
(923-925)
02唐明宗天成李嗣源(李亶)
(925-933)
03唐闵帝应顺李从厚
(933-934)
04唐末帝(废帝)清泰李从珂
(934-936)
【五代之后晋】(936-946)石氏二帝
01晋高祖天福石敬瑭
(936-942)
02晋少帝(出帝)开运
(942-946)
【五代之后汉】(947-950)刘氏二帝
01汉高祖天福刘知远(刘暠)
(947-947)
02汉隐帝乾佑刘承佑
(948-950)
【五代之后周】(951-960)郭氏与柴氏三帝
01周太祖广顺郭威
(951-957)
02周世宗显德郭荣(柴荣)
(
【五代十国时期都有】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
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狭义上为五代十国本身,广义上一般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此外政权还有赵国、北平国、 晋国、岐国、定难、 卢龙(燕国)、殷国、武平、清源、朔方、静海()、 归义(西汉金山国)、河西。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狭义上为五代十国本身,广义上一般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
五代十国列表及 五代十国表
1、闽国
王审知 闽太祖(909年之925年在位)闽的开国者
王延翰 闽废帝(925年之927年在位)王审知长子(927年被其弟弑杀)
王延钧 闽太宗(927年之935年在位)王审知次子(927年弑杀其兄王延翰继位)
王继鹏 闽康宗(935年之939年在位)王延钧之子(被其叔父所杀)
王延羲 闽景宗(939年之944年在位)王审知子子(弑杀其侄王继鹏继位)
朱文进 闽武帝(944年之945年在位)王审知 部将
王延恭 闽和帝(943年之945年在位)王审知 之子(943年自立为王)
945年闽被南唐所灭,王延恭投降南唐于951年。
2、楚
马殷 楚武穆王(897年之930年在位)楚国的开创者
马希声 楚衡阳王(930年之932年在位)马殷次子
马希范 楚文昭王(932年之947年在位)马殷四子
马希广 楚 废 王(947年之950年在位)马殷之子(950年被其兄马希萼所弑杀)
马希萼 楚恭孝王(950年之951年在位)马殷之子
3、吴
杨行密 吴太祖(902年之905年在位)吴国的开创者
杨渥 吴烈宗(905年之908年在位)杨行密长子
杨渭 吴高祖(908年之921年在位)杨行密次子
杨溥 吴睿帝(921年之937年在位)杨行密四子
4、前蜀
王建 蜀高祖(907年之8年在位)前蜀的开创者
王衍 蜀后主(8年之925年在位)王建子
5、吴越
钱鏐 吴越太祖(907年之932年在位)吴越的开创者
钱元瓘 吴越世宗(932年之941年在位)钱鏐第五子
钱弘佐 吴越成宗(941年之947年在位)钱元瓘第六子
钱倧 吴越忠逊王(947年之948年在位)钱元瓘第七子
钱弘掓 吴越忠懿王(948年之978年在位)钱元瓘第九子
6、南平
高季兴 南平武信王(907年之928年在位)南平开创者
高从诲 南平文献王(928年之948年在位)高季兴长子
高宝融 南平贞懿王(948年之960年在位)高从诲 第三子
高宝莇 南平贞安王(960年之962年在位)高从诲 第十子
高继冲 南平德仁王(962年之963年在位)高宝融长子
7、南汉
刘龑 南汉高祖(7年之941年在位)南汉的开创者
刘玢 南汉殇帝(941年之943年在位)刘龑 第三子
刘弘熙 南汉中宗(943年之958年在位)刘龑子
刘继兴 南汉后主(958年之971年在位)刘弘熙长子
8、后蜀
孟知祥 后蜀高祖(934年之934年在位,共七个月)后蜀开创者
孟昶 后蜀后主(934年之965年在位)孟知祥第三子
9、南唐
徐知诰 唐烈祖(939年之943年在位)南唐的开创者
李璟 唐元宗(943年之961年在位)徐知诰长子
李煜 唐后主(961年之975年在位)李璟第六子
10、北汉
刘崇 北汉世祖(951年之954年在位)北汉的开创者,五代后汉刘知远的弟弟
刘钧 北汉睿宗(954年之968年在位)刘崇次子
刘继恩 北汉平帝(968年7月之968年9月在位)刘钧 养子
刘继元 北汉英武帝(968年之979年在位)刘钧养子
五代十国有哪些君主是谁及何时灭亡被谁所灭
自唐中和四年(884)黄巢之乱结束后,唐朝名义上还存在二十馀年。但朝廷威权这时更加衰微,新旧藩镇林立,不休。分裂的倾向日益明显。 天祐四年(907),朱温灭唐称帝,是为后梁太祖,国号梁,史称后梁,改元。五代时期自此正式开始。乾化二年(2),朱温为其次子朱友珪所杀。次年,第三子朱友贞平乱后,即帝位。此后,后梁连年用兵,徵敛苛重,国势日衰。 龙德三年(923),李克用的儿子存勗在魏州即位,是为庄宗,改元同光,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他派兵南下,攻占开封,梁末帝朱友贞,后梁亡。后唐统一了华北地区。不久,后唐迁都洛阳。同光三年(925),后唐又派兵六万攻灭前蜀。 次年(926),魏州骄兵发动叛乱,后唐庄宗李存勗在一片混乱兵变声中。 李克用养子李嗣源继位,是为明宗。李嗣源在位八年,战事稍息,农业生产凋敝的局面有所改观,是五代少有的之世。长兴四年(933)明宗病,子从荣企图,夺取皇位,未成。明宗后,子从厚继位。次年,明宗养子从珂起兵夺取了皇位,国内陷入混乱状态。 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是明宗的女婿。他乘后唐内乱,于清泰三年(936)夏向契丹称臣,并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以幽蓟十六州为代价换取契丹援助。十一月,契丹主耶律德光册立石敬瑭为帝于太原,是为后晋高祖,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闰十一月,石敬瑭攻入洛阳,后唐亡。天七年(942),石敬瑭,侄石重贵继位(史称出帝或少帝)。开运三年(946)十二月,契丹军攻下开封,俘虏石重贵,将其北迁,后晋灭亡。次年,德光称帝于开封,国号辽。辽帝占领中原以后,不给骑兵粮草,纵使他们四出掠取,称为“打草谷”,中原民众群起反抗。同年,辽帝被迫引众北还。 刘知远是后晋的河东节度使。他于开运四年(947)二月在太原称帝,是为后汉高祖,仍用天福年号。随后,他统兵南下,定都开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刘知远后,护国、永兴、凤翔三节度使连衡抗命。后汉虽出兵讨平,朝廷内部的将相冲突又趋激化。乾祐三年(950)冬,隐帝刘承祐不甘受将相所制,杀杨邠、史弘肇、王章等权臣,又派人去谋害邺都留守郭威。郭威当时出镇邺都,督抚诸将,北御辽国。隐帝杀他未成,郭威遂引兵南下,攻入开封,隐帝被乱兵所杀,后汉亡。广顺元年(951)正月,郭威即帝位,是为后周太祖,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仍都开封。 显德六年(959),柴荣病。次年,赵匡胤(宋太祖)取代后周,建立北宋。 南方九国中,前蜀与后蜀前后衔接,吴与南唐前后相承。 唐末,后梁元年(907),王建称帝,建都成都,国号蜀,史称前蜀。 后唐同光三年(925),庄宗派兵攻灭前蜀,任命董璋为东川节度使,孟知祥为成都尹、西川节度使。 孟知祥训练兵甲,后攻取东川,杀董璋。长兴五年(934年,孟知祥称帝,建元明德,重建蜀国,史称后蜀,仍都于成都。 同年,知祥,其子孟昶继位。契丹灭后晋之际,后蜀又得秦、成、阶、凤四州,拥有前蜀的故地。孟昶统治后期,君臣奢纵无度。乾德三年(965),为宋所灭。 唐末,杨行密据淮南二十八州,天复二年(902)受唐封为吴王,都广陵,传四主。顺义七年(927),行密子吴王杨溥称帝。天祚三年(937),徐知诰废吴帝杨溥,自己称帝,国号大齐,改元升元。次年改姓名为李,改国号唐,史称南唐,都金陵。 升元七年(943)李,其子李璟继位。交泰元年(958),李璟献江北、淮南十四州。去年号,称臣于后周。宋建隆二年(961),李璟,子李煜即位,是为后主。开宝八年(975),宋发兵南下渡江,攻破金陵,后主李煜被俘,南唐亡。 钱鏐在唐末占据杭州地区。元年(907),后梁封他为吴越王。宋太平兴国三年(978),钱俶纳土入朝,吴越亡。 王潮、王审知兄弟在唐末占有福建全境,三年(909),后梁封审知为闽王。保大三年(945),闽为南唐所灭。 马殷在唐末占有潭、衡诸州,被任为湖南节度使,进而占有桂管的梧、贺等州。后梁元年(907)被封为楚王。马殷后,诸子纷争,政刑紊乱。保大九年(951),南唐发兵灭楚。 唐朝末年,岭南东道节度使刘隐,逐渐平定割据势力。后梁贞明三年 (7),其弟刘岩称帝,国号越,不久改称汉,史称南汉,都番禺。刘岩及其继承人都残暴荒。宋开宝四年(971),南汉为宋所灭。 元年(907),后梁大将高季兴被任为荆南节度使,驻守江陵。同光二年(924)后唐封他为南平王,建隆四年(963),南平为宋所灭。 十国中在北方的是北汉。广顺元年(951),当郭威灭后汉帝称时,刘知远弟太原留守刘崇也占据河东十二州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兵攻克太原,北汉亡。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后唐:李存勖,梁:朱温,后晋:石净塘,后周:郭威,后汉:刘知远十国:前后蜀,吴,南汉,吴越,北汉,南平,楚,闽,南唐
五代十国列表?
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
扩展资料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总之,这是动荡,战乱不断,后被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
参考资料:
五代十国是指哪五代和哪十国?五分钟带你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
五代-后梁(907-923)
太祖朱温(852-2)907年称帝在位6年朱温,877年参加黄巢,后出卖军,成为唐朝封疆大吏,后杀唐昭帝,废唐哀帝自立,建立后梁。各朝各代,没有一个象朱温这样,建立王朝后没几年就毁在自己手里,原因竟是“扒灰”,朱温强纳自己的儿媳,后被儿子朱友珪杀,时年61岁。
郢王朱友珪(——3)2年即位在位8个月郢王,朱温的儿子。2年,杀朱温自立,后被朱友贞杀,时年30岁。
末帝朱友贞(888-923)3年即位在位10年朱友贞,朱温第三子,3年杀郢王自立,923年,被后唐所灭,时他36岁。
五代-后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885-926)923年称帝在位3年李存勖,父李克用,唐朝时封晋王,后,李存勖袭爵。923年称帝,建立后唐,定都洛阳。称帝后大修宫舍,广采美女,滥用酷刑,于926年,被宫内伶人所杀,时年42岁。
明帝(867-3)926年即位在位7年明帝李嗣源,李克用义子。926年,杀庄宗自立,于933年,时年67岁。
愍(4-934)933年即位在位4个月愍李从厚,明帝第五子。被李从珂所杀,时年21岁。
末帝(876-936)934年即位在位3年末帝李从珂,明帝义子。936年,石敬瑭引契丹攻后唐,末帝,时年61岁。后唐亡。
五代-后晋(936-946)
高祖石敬瑭(892-942)936年称帝在位7年石敬瑭,后唐明宗的女婿。936年他割让燕,云十六州与辽,并任比自己小11岁的契丹耶律德光为父,被契丹封为大晋,是一个十足的卖国贼,遗臭万年。于942年,时年51岁。
出帝(4-964)(942-946)年在位,在位4年出帝石重贵,石敬瑭子。即位后加强对的。947年初,契丹攻入开封,后晋亡,出帝受尽,于964年,时年51岁。
五代-后汉(947-950)
高祖刘知远(895-948)946年称帝在位1年刘知远,后晋时任河东节度使。947年,契丹陷开封,他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刘知远一介武夫,不懂治国,任用酷吏,使后汉成为五代中短的政权。他于948年,时年54岁。京剧《白兔记》等是描写刘知远的故事隐帝(930-950)948年即位在位3年隐帝刘承祐,高祖子。950年,郭威攻入开封,后汉亡。隐帝,时年21岁。
五代-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904-954)951年称帝在位4年郭威,后汉时任枢密使,950年,攻入开封,951年称帝,建立后周,他在五代的中较有文化,能招贤纳士,革除弊政,保持节俭,他于954年,时年51岁。
世宗郭荣(921-959)954年即位在位6年郭荣,郭威义子。即位后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周世宗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他于959年,时年39岁。
恭帝(950-973)(959.6-960.1)在位,在位不到1年恭帝郭宗训,世宗子。即位时才7岁。禁军首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恭帝逊位,于973年,时年24岁。
十国-前蜀(8-925)
高祖(847-8)8年执政蜀地,在位17年高祖王建,903年,唐昭宗封他为蜀王,907年,他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于8年,时年72岁。
后主(899-925)8年即位在位8年后主王衍,王建子。他贪好色,穷奢极欲,被后唐所灭。时28岁。
十国-后蜀(925-965)
高祖(874-934)934年称帝在位半年高祖孟知祥,后唐时西川节度使。934年称帝,半年后。时年61岁。
后主(9-965)934年即位在位30年后主孟昶,高祖第三子。965年,宋军入蜀,后蜀亡。
十国-吴(892-937)
太祖(852-905)892年任淮南节度使在位14年太祖杨行密,892年任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于905年,时年54岁。
烈祖(887-909)905年即位在位3年烈祖杨渥,太祖子,905年继位为吴王,909年被徐温所杀。时年23岁。
高祖(897-920)0年即位在位11年高祖杨隆演,太祖二子。于920年,时年24岁。
睿祖(901-938)920年即位在位17年睿帝杨溥,太祖第四子,937年,徐知诰废睿帝自立,建立南唐,吴亡。
十国-南唐(937-975)
烈祖(888-943)937年称帝在位6年烈祖李昪,即徐知诰。杨行密义子。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即位后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但他常服丹,终于中毒而。时年56岁。
元宗(6-961)943年即位在位19年元宗李景。烈祖长子。他是一位昏庸无能的。但他诗词写得好,书法也不错。其“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千古名句。他于961年,时年46年。
后主(937-978)961年即位在位14年南唐后主李煜,李景第六子。他上无能。但诗词成就极高。本人也极为欣赏他的作品。974年,宋军灭南唐。978年李煜。时年42岁。
十国基本情况一览表
朝代 都城 年代 开国
吴国 广陵( 扬州 ) 892年——937年 太祖杨行密
南唐 金陵( 南京 ) 937年——975年 烈祖李昪
前蜀 成都 8年——925年 高祖王建
后蜀 成都 925年——965年 高祖孟知祥
闽国 长乐( 福州 ) 893年——945年 太祖王审知
楚国(南楚) 长沙府(长沙) 896年——951年 马殷(无庙号)
南汉 兴王府(广州) 905年——971年 高祖刘?
荆南(南平) 江陵(湖北 荆州 ) 907年——963年 高季兴(无庙号)
吴越 杭州 893年——978年 太祖钱镠
北汉 太原 951年——979年 世祖刘崇
五代-后梁(907-923)
太祖朱温(852-2)
907年称帝 在位6年
朱温,877年参加黄巢,后出卖军,成为唐朝封疆大吏,后杀唐昭帝,废唐哀帝自立,建立后梁。各朝各代,没有一个象朱温这样,建立王朝后没几年就毁在自己手里,原因竟是“扒灰”,朱温强纳自己的儿媳,后被儿子朱友珪杀,时年61岁。
郢王朱友珪
(——3) 2年即位 在位8个月 郢王,朱温的儿子。2年,杀朱温自立,后被朱友贞杀,时年30岁。
末帝朱友贞
(888-923) 3年即位 在位10年 朱友贞,朱温第三子,3年杀郢王自立,923年,被后唐所灭,时他36岁。
五代-后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885-926)
923年称帝 在位3年
李存勖,父李克用,唐朝时封晋王,后,李存勖袭爵。923年称帝,建立后唐,定都洛阳。称帝后大修宫舍,广采美女,滥用酷刑,于926年,被宫内伶人所杀,时年42岁。
明帝
(867-3)
926年即位 在位7年 明帝李嗣源,李克用义子。926年,杀庄宗自立,于933年,时年67岁。
愍
(4-934)
933年即位 在位4个月 愍李从厚,明帝第五子。被李从珂所杀,时年21岁。
末帝
(876-936)
934年即位 在位3年 末帝李从珂,明帝义子。936年,石敬瑭引契丹攻后唐,末帝,时年61岁。后唐亡。
五代-后晋(936-946)
高祖石敬瑭(892-942)
936年称帝 在位7年
石敬瑭,后唐明宗的女婿。936年他割让燕,云十六州与辽,并任比自己小11岁的契丹耶律德光为父,被契丹封为大晋,是一个十足的卖国贼,遗臭万年。于942年,时年51岁。
出帝
(4-964)
(942-946)年在位,在位4年 出帝石重贵,石敬瑭子。即位后加强对的。947年初,契丹攻入开封,后晋亡,出帝受尽,于964年,时年51岁。
五代-后汉(947-950)
高祖刘知远(895-948)
946年称帝 在位1年
刘知远,后晋时任河东节度使。947年,契丹陷开封,他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刘知远一介武夫,不懂治国,任用酷吏,使后汉成为五代中短的政权。他于948年,时年54岁。京剧《白兔记》等是描写刘知远的故事
隐帝
(930-950)
948年即位在位3年 隐帝刘承祐,高祖子。950年,郭威攻入开封,后汉亡。隐帝,时年21岁。
五代-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904-954)
951年称帝 在位4年
郭威,后汉时任枢密使,950年,攻入开封,951年称帝,建立后周,他在五代的中较有文化,能招贤纳士,革除弊政,保持节俭,他于954年,时年51岁。
世宗郭荣
(921-959)
954年即位在位6年 郭荣,郭威义子。即位后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周世宗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他于959年,时年39岁。
恭帝
(950-973)
(959.6-960.1)在位,在位不到1年 恭帝郭宗训,世宗子。即位时才7岁。禁军首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恭帝逊位,于973年,时年24岁。
十国-前蜀(8-925)
高祖
(847-8)
8年执政蜀地, 在位17年
高祖王建,903年,唐昭宗封他为蜀王,907年,他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于8年,时年72岁。
后主
(899-925)
8年即位在位8年 后主王衍,王建子。他贪好色,穷奢极欲,被后唐所灭。时28岁。
十国-后蜀(925-965)
高祖
(874-934)
934年称帝 在位半年
高祖孟知祥,后唐时西川节度使。934年称帝,半年后。时年61岁。
后主
(9-965)
934年即位在位30年 后主孟昶,高祖第三子。965年,宋军入蜀,后蜀亡。
十国-吴(892-937)
太祖
(852-905)
892年任淮南节度使 在位14年
太祖杨行密,892年任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于905年,时年54岁。
烈祖
(887-909)
905年即位在位3年 烈祖杨渥,太祖子,905年继位为吴王,909年被徐温所杀。时年23岁。
高祖
(897-920)
0年即位在位11年 高祖杨隆演,太祖二子。于920年,时年24岁。
睿祖
(901-938)
920年即位在位17年 睿帝杨溥,太祖第四子,937年,徐知诰废睿帝自立,建立南唐,吴亡。
十国-南唐(937-975)
烈祖
(888-943)
937年称帝 在位6年
烈祖李昪,即徐知诰。杨行密义子。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即位后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但他常服丹,终于中毒而。时年56岁。
元宗
(6-961)
943年即位在位19年 元宗李景。烈祖长子。他是一位昏庸无能的。但他诗词写得好,书法也不错。其“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千古名句。他于961年,时年46年。
后主
(937-978)
961年即位在位14年 南唐后主李煜,李景第六子。他上无能。但诗词成就极高。本人也极为欣赏他的作品。974年,宋军灭南唐。978年李煜。时年42岁。
十国-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忠懿王 王审知 909年-925年 无
-- ---王延翰 925年-926年 无
太宗 惠帝 王延钧 926年-935年 龙启 933年-935年 永和 935年
康宗 ---王继鹏 935年-939年 通文 936年-939年
景宗 ---王延羲 939年-944年 永隆 939年-944年
--天德帝(殷王) 王延政 943年-945年 天德 943年-945年
十国-楚
武穆王 马殷 897年-930年
衡阳王 马希声 930年-932年
文昭王 马希范 932年-947年
废王 马希广 947年-950年
恭孝王 马希萼 950年
马希崇 950年-951年
十国-南汉
高祖 大帝 刘龑 7年-925年 乾亨 7年-925年 白龙 925年-928年 大有 928年-941年 无 殇 刘玢 941年-943年 光天 941年-943年
中宗 文武光圣明孝 刘晟 943年-958年 应乾 943年 乾和 943年-958年
后主 无 刘鋹 958年-971年 大宝 958年-971年
十国-南平-荆南
武信王 高季兴 909年-928年
文献王 高从诲 928年-948年
贞懿王 高保融 948年-960年
侍中 高保勖 960年-962年
高继冲 962年-963年
十国-吴越
太祖 武肃 钱镠 904年-932年 天宝 908年-923年
宝大 923年-925年
宝正 925年-932年
世宗 文穆 钱元瓘 932年-941年 无
成宗 忠献 钱佐 941年-947年 无
无 忠逊 钱倧 947年 无
无 忠懿 钱俶 947年-978年 无
十国-北汉
世祖 神武帝 刘旻 951年-954年 乾祐 951年-954年
睿宗 孝和帝 刘承钧 954年-970年 乾祐 954年-957年 天会 957年-970年
少主 无 刘继恩 970年 无 无
英武帝 刘继元 970年-982年 广运 970年-982年
十国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 、闽、楚 、南汉、南平(荆南)和北汉。北汉建国于今山西境内,其余九国都在南方。十国与五代并存,但各国存在时间长短不一,如吴越,割据于唐亡以前,直到五代结束后才为北宋所灭。疆土则南平小,南唐。
十国世系表
吴 (902——937)
(1)吴武忠王杨行密 ───┬─── (2)吴烈祖杨渥
902-905 │ 905-908
│├─── (3)吴高祖杨隆演
│ 909-920
│└─── (4)吴睿帝杨溥
921-937 ─── 南唐灭吴 吴亡
前蜀 (903——925)
(1)前蜀高祖王建 ─────── (2)前蜀后主王衍
903-8 8-925 ─── 后蜀灭前蜀 前蜀亡
楚 (907——951)
(1)楚武穆王马殷 ───┬─── (2)楚衡阳王马希声
907-930 │ 930-932
│├─── (3)楚文昭王马希范
│ 932-947
│├─── (4)楚废王马希广
│ 947-950
│├─── (5)楚恭孝王马希萼
│ 950-951
│└─── (6)楚王马希崇
951 ─── 南唐灭楚 楚亡
吴越 (907——978)
(1)吴越武肃王钱镠 ─────── (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 ───┬─── (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
907-932 932-941 │ 941-947
│├─── (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
│ 947
│└─── (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
947-978 ─── 北宋灭吴越 吴越亡
闽 (909——945)
(1)闽昭武王王审之 ───┬─── (2)闽嗣王王延翰
909─925 │ 925─926
│├─── (3)闽惠宗王延钧 ─────── (4)闽康宗王昶
│ 926─935 936─939
│├─── (5)闽景宗王延曦
│ 939─943
│└─── (6)闽殷德帝王延政
943─945 南唐灭闽 闽亡
南汉 (7——971)
(1)南汉高祖刘龚 ──┬── (2)南汉殇帝刘玢
7─942 │ 942─943
│└── (3)南汉中宗刘晟 ───── (4)南汉后主刘怅
943─958 958─971 ─── 北宋灭南汉 南汉亡
荆南 (924——963)
(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 ───── (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 ──┬── (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 ───── (5)荆南高继冲
924─927 928─947 │ 948─959 962─963
│└── (4)荆南王高保勖
960─962 北宋灭荆南 荆南亡
后蜀 (925——965)
(1)后蜀高祖孟知祥 ───── (2)后蜀后主孟昶
925─934 935─965 ─── 北宋灭后蜀 后蜀亡
南唐 (937——975)
(1)南唐烈祖李昪 ───── (2)南唐元宗李璟 ───── (3)南唐后主李煜
937─943 943─960 961─975 ─── 北宋灭南唐 南唐亡
北汉 (951——979)
(1)北汉世祖刘崇 ───── (2)北汉睿宗刘钧 ──┬── (3)北汉少主刘继恩
951─955 955─968 │ 968
│└── (4)北汉英武帝刘继元
968─979 ─── 北宋灭北汉 北汉亡
附录
桀燕 (895——3)
(1)桀燕王刘守光
895─3 ─── 后唐灭桀燕 桀燕亡
清源 (949——962)
(1)清源晋江王留从效 ───── (2)清源王留居道
949-962 962 ─── 北宋灭清源 清源亡
十国世系表
吴 (公元902——937年)
都城:江都(今江苏扬州)
(1)吴太祖武帝杨行密
生卒:852——905.12 54岁
在位:892——905.12
于902年3月建国
长子
(2)吴烈祖景帝杨渥
生卒:886——908.5 23岁
在位:905.12——908.5
天祐(906——908)
二弟
(3)吴高祖宣帝杨隆演
生卒:897——920.5
在位:908.5——920.5
天祐(909——9)
武义(9——921)
弟(4)吴睿帝杨溥
生卒:901——938 38岁
在位:920.5——937.10
武义(921)
顺义(921——927)
乾贞(927——929)
大和(929——935)
天祚(935——937)
废,于次年
南唐灭吴 吴亡
前蜀(公元903——925年)
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1)前蜀高祖王建
生卒:847——8.6 72岁
在位:8——8.6
于907年9月建国
天复(907)
武成(908——0)
永平(1——5)
通正(6)
天汉(7)
光天(8)
少子
(2)前蜀后主王衍
生卒:886——926.4 41岁
在位:8.6——925.11
乾德(9——924)
咸康(925)
被废
后唐灭前蜀 前蜀亡
楚 (公元907——951年)
都城:长沙(今湖南长沙)
(1)楚武穆王马殷
生卒:852——930 79岁
在位:896——930.11
于927年6月建国
子(2)楚衡阳王马希声
生卒:898——932.7 35岁
在位:930.11——932.7 2年
弟(3)楚文昭王马希范
生卒:899——947.4 49岁
在位:932.7——947.4
弟(4)楚废王马希广
生卒:?——950.12 ?岁
在位:947.4——950.12
马希萼夺位,杀之
兄(5)楚恭孝王马希萼
生卒:?——951.11 ?岁
在位:950.12——951.11
马希崇夺位,杀之
弟(6)楚王马希崇
生卒:?岁
在位:947.4——950.12
降南唐
南唐灭楚 楚亡
吴越 (公元893——978年)
都城:钱塘(今浙江杭州)
(1)吴越武肃王钱镠
生卒:852——932.3 81岁
在位:893——932.3
于907年5月建国
天祐(907)
天宝(908——923)
宝大(924——925)
宝正(926——931)
子(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
生卒:887——941.8 55岁
在位:932.3——941.8
子(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
生卒:928——947.6 20岁
在位:941.9——947.6
弟(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
生卒:929——973 45岁
在位:947.6
被废
弟(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
生卒:929——988 60岁
在位:947.6——978.8
北宋灭吴越 吴越亡
闽 (公元893——945年)
都城:长乐(今福建福州)
(1)闽太祖昭武王王审之
生卒:862——925.12 64岁
在位:907——925.12
于909年4月建国
子(2)闽嗣王王延翰
生卒:?——926.12 ?岁
在位:925.12——926.12
弟(3)闽惠宗王延钧(又名王璘)
生卒:?——935.10 ?岁
在位:926.12——935.10
于933年称帝
龙启(933——934)
永和(935)
子(4)闽康宗王昶
生卒:?——939.7[闰] ?岁
在位:935.10——939.7[闰]
通文(936——939)
叔(5)闽景宗王延曦
生卒:?——944.3 ?岁
在位:939.7[闰]——943.2
永隆(939——944)
废,于次年
弟(6)闽殷德帝王延政
生卒:?——951 ?岁
在位:943.2——945.8
天德(943——945)
南唐灭闽 闽亡
南汉(公元7——971年)
都城:番禺(今广东广州)
(1)南汉高祖刘龚
生卒:889——942.4 54岁
在位:1——942.4
于7年7月建国
乾亨(7——925)
白龙(925——928)
大有(928——942)
子(2)南汉殇帝刘玢
生卒:920——943.3 44岁
在位:942.4——943.3
光天(942——943)
弟(3)南汉中宗刘晟
生卒:920——958.8 59岁
在位:943.3——958.8
应乾(943)
乾和(943——958)
子(4)南汉后主刘怅
生卒:943——980 38岁
在位:958.8——971.2
大宝(958——971)
降北宋灭南汉 南汉亡
荆南(公元924——963年)
都城:荆州(今湖北江陵)
(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
生卒:858——928.12 71岁
在位:907——928.12
于924年3月建国
子(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
生卒:8——948.10 21岁
在位:928.12——948.10
子(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
生卒:920——960.8 41岁
在位:948.11——960.8
弟(4)荆南王高保勖
生卒:924——962.11 39岁
在位:960.8——962.11
侄(5)荆南高继冲
生卒:943——973 31岁
在位:962.11——963.2
降北宋灭南汉 南汉亡
后蜀(公元925——965年)
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1)后蜀高祖孟知祥
生卒:874——934.7 72岁
在位:925——934.7 9年
于934年1月建国
明德(934)
子(2)后蜀后主孟昶
生卒:9——965 47岁
在位:934.7——965.1 31年
明德(935——937)
广政(938——965)
降北宋
北宋灭后蜀 后蜀亡
南唐(公元903——925年)
都城:江都(今江苏南京)
(1)南唐烈祖李昪
生卒:888——943.3 56岁
在位:937.10——943.3 6年
升元(937——943)
子(2)南唐元宗李璟
生卒:6——961.7 46岁
在位:943.3——961.7 18年
保大(943——957)
中兴(958)
交泰(958)
958年,南唐主去帝号、年号,称国主
子(3)南唐后主李煜
生卒:937——978 46岁
在位:961.7——975.11 15年
降北宋,后被宋太宗毒杀
北宋灭南唐 南唐亡
北汉(公元951——979年)
都城:太原(今山西太原)
(1)北汉世祖刘崇(又名刘旻)
生卒:895——954.11 60岁
在位:951.1——954.11 4年
乾祐(951——954)
子(2)北汉睿宗孝和帝刘钧
生卒:926——968.7 43岁
在位:954.11——968.7 14年
乾祐(955——956)
天会(957——968)
养子
(3)北汉少主刘(薛)继恩
生卒:935——968.9 34岁
在位:968.7——968.9 2个月
被刺杀
弟(4)北汉英武帝刘(何)继元
生卒:?——约992 ?岁
在位:968.9——979.5 11年
天会(969——973)
广运(974——979)
降北宋
北宋灭北汉 北汉亡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总之,这是动荡,战乱不断,后被 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总之,这是动荡,战乱不断,后被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
五代-后梁(907-923)
太祖朱温(852-2)907年称帝在位6年朱温,877年参加黄巢,后出卖军,成为唐朝封疆大吏,后杀唐昭帝,废唐哀帝自立,建立后梁。各朝各代,没有一个象朱温这样,建立王朝后没几年就毁在自己手里,原因竟是“扒灰”,朱温强纳自己的儿媳,后被儿子朱友珪杀,时年61岁。
郢王朱友珪(——3)2年即位在位8个月郢王,朱温的儿子。2年,杀朱温自立,后被朱友贞杀,时年30岁。
末帝朱友贞(888-923)3年即位在位10年朱友贞,朱温第三子,3年杀郢王自立,923年,被后唐所灭,时他36岁。
五代-后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885-926)923年称帝在位3年李存勖,父李克用,唐朝时封晋王,后,李存勖袭爵。923年称帝,建立后唐,定都洛阳。称帝后大修宫舍,广采美女,滥用酷刑,于926年,被宫内伶人所杀,时年42岁。
明帝(867-3)926年即位在位7年明帝李嗣源,李克用义子。926年,杀庄宗自立,于933年,时年67岁。
愍(4-934)933年即位在位4个月愍李从厚,明帝第五子。被李从珂所杀,时年21岁。
末帝(876-936)934年即位在位3年末帝李从珂,明帝义子。936年,石敬瑭引契丹攻后唐,末帝,时年61岁。后唐亡。
五代-后晋(936-946)
高祖石敬瑭(892-942)936年称帝在位7年石敬瑭,后唐明宗的女婿。936年他割让燕,云十六州与辽,并任比自己小11岁的契丹耶律德光为父,被契丹封为大晋,是一个十足的卖国贼,遗臭万年。于942年,时年51岁。
出帝(4-964)(942-946)年在位,在位4年出帝石重贵,石敬瑭子。即位后加强对的。947年初,契丹攻入开封,后晋亡,出帝受尽,于964年,时年51岁。
五代-后汉(947-950)
高祖刘知远(895-948)946年称帝在位1年刘知远,后晋时任河东节度使。947年,契丹陷开封,他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刘知远一介武夫,不懂治国,任用酷吏,使后汉成为五代中短的政权。他于948年,时年54岁。京剧《白兔记》等是描写刘知远的故事隐帝(930-950)948年即位在位3年隐帝刘承祐,高祖子。950年,郭威攻入开封,后汉亡。隐帝,时年21岁。
五代-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904-954)951年称帝在位4年郭威,后汉时任枢密使,950年,攻入开封,951年称帝,建立后周,他在五代的中较有文化,能招贤纳士,革除弊政,保持节俭,他于954年,时年51岁。
世宗郭荣(921-959)954年即位在位6年郭荣,郭威义子。即位后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周世宗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他于959年,时年39岁。
恭帝(950-973)(959.6-960.1)在位,在位不到1年恭帝郭宗训,世宗子。即位时才7岁。禁军首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恭帝逊位,于973年,时年24岁。
十国-前蜀(8-925)
高祖(847-8)8年执政蜀地,在位17年高祖王建,903年,唐昭宗封他为蜀王,907年,他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于8年,时年72岁。
后主(899-925)8年即位在位8年后主王衍,王建子。他贪好色,穷奢极欲,被后唐所灭。时28岁。
十国-后蜀(925-965)
高祖(874-934)934年称帝在位半年高祖孟知祥,后唐时西川节度使。934年称帝,半年后。时年61岁。
后主(9-965)934年即位在位30年后主孟昶,高祖第三子。965年,宋军入蜀,后蜀亡。
十国-吴(892-937)
太祖(852-905)892年任淮南节度使在位14年太祖杨行密,892年任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于905年,时年54岁。
烈祖(887-909)905年即位在位3年烈祖杨渥,太祖子,905年继位为吴王,909年被徐温所杀。时年23岁。
高祖(897-920)0年即位在位11年高祖杨隆演,太祖二子。于920年,时年24岁。
睿祖(901-938)920年即位在位17年睿帝杨溥,太祖第四子,937年,徐知诰废睿帝自立,建立南唐,吴亡。
十国-南唐(937-975)
烈祖(888-943)937年称帝在位6年烈祖李昪,即徐知诰。杨行密义子。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即位后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但他常服丹,终于中毒而。时年56岁。
元宗(6-961)943年即位在位19年元宗李景。烈祖长子。他是一位昏庸无能的。但他诗词写得好,书法也不错。其“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千古名句。他于961年,时年46年。
后主(937-978)961年即位在位14年南唐后主李煜,李景第六子。他上无能。但诗词成就极高。本人也极为欣赏他的作品。974年,宋军灭南唐。978年李煜。时年42岁。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
五代十国,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有时也称为“五代”,一般认为是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这一历史时期。 五代十国示意图(943年)
在此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或同时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十国”只是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
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一般分为狭义与广义角度的两种解释。在狭义上一般理解为“五代十国”本身。在具体历史运用实践中,往往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使得定位与理解更为严谨,这就是广义上的理解。
五代历史情况表(五代顺序):
序号 朝代 都城 统治年代 开国 灭亡
1 后梁 汴州(今河南开封) 907年——923年 太祖朱温 灭于后唐
2 后唐 洛阳(今河南洛阳) 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 灭于后晋
3 后晋 汴州 936年——946年 高祖石敬瑭 灭于契丹
4 后汉 汴州 947年——950年 高祖刘知远 灭于后周
5 后周 汴州 950年——960年 太祖郭威 灭于北宋
十国历史一览表(十国顺序)
序号 朝代/政权 都城/首府 统治年代 开国君主 灭亡
1 吴国 广陵(今江苏扬州) 892年——937年 太祖杨行密 灭于南唐
2 南唐 金陵(今江苏南京) 937年——975年 烈祖李昪 灭于北宋
3 前蜀 成都府(今四川成都) 8年——925年 高祖王建 灭于后唐
4 后蜀 成都 925年——965年 高祖孟知祥 灭于北宋
5 闽国 长乐府(今福建福州) 893年——945年 太祖王审知 灭于南唐
6 楚国(南楚) 长沙府(今湖南长沙) 896年——951年 武穆王马殷 灭于南唐
7 南汉 兴王府(今广东广州) 905年——971年 高祖刘? 灭于北宋
8 南平(荆南) 江陵府(湖北荆州) 907年——963年 武信王高季兴 灭于北宋
9 吴越 西府/杭州(今浙江杭州) 893年——978年 太祖钱镠 灭于北宋
10 北汉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951年——979年 世祖刘崇 灭于北宋
多大点事儿电视剧_多大点事儿电视剧免费观看

男朋友和我打视频看电视剧 我说话他根本听不见 我生气就把电话挂了 他也没给我打回来? 男朋友这样做事根本没有意识到你很生气,所以觉刘小捷(演员唐艺昕)刘小敏的妹妹。干练大气,极具···
endnote安装(endnote安装包百度网盘)

如何解决Word中无法加载endnote EndNote 快捷工具嵌入到Word编辑器中,您可以很方便地边书写论文边插入参考文献,书写过程中您不用担心插入的参考文献会发生格式错误或连接错误。 1.进入word应用程···
咱当兵的人 咱当兵的人原唱

您好,今天小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咱当兵的人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咱当兵的人 咱当兵的人原唱 咱当兵的人 咱当兵的人原唱 咱当兵的人 咱当兵的人原唱 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