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2022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指南
2025-04-09 09:05 - 立有生活网
新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章 总则
会计准则2022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指南
会计准则2022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指南
会计准则2022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指南
条 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外长期股权投资的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折算》。
(二)本准则未予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二章 初始计量
第三条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转让非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转让的非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第四条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以支付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三)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四)通过非货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性资产交换》确定。
(五)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确定。
第三章 后续计量
[-page-]
第五条 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七条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
(一)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企业应当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二)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投资企业与其他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合营企业。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
第六条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投资企业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第七条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第八条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九条至第十三条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
第九条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条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第十一条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第十二条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损益。
第十三条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第十四条 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第十五条 按照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处理;其他按照本准则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第十六条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第四章 披露
第十七条 投资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清单,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业务性质、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二)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当期的主要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合计金额。
(三)被投资单位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
(四)当期及累计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金额。
(五)与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或有负债。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会计准则是什么?
1、新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明细科目有:成本法只有一个一级科目即: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设置下列明细科目: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企业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购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权投资等.该科目应设置"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两个明细科目,并按投资单位设置三栏式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企业还应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额"、"股权投资准备"等明细科目,对因权益法核算所产生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金额增减变动的因素分别核算和反映。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下设置的明细账户是这三个:1、应设置成本2、损益调整3、其他权益变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应当设置"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三个二级明细科目.企业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可按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2、《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核算。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除此之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初始计量:支付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应收股利通过非货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确定:按照换出非货性资产的评估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后续计量:持有期间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不分不做账,分了就做投资收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条件?
A. 持股比例多少可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持股比例下降来由成本源法转为权益法的处理类似于追溯调整,应为剩余股权在原投资时点上已满足权益法核算的条件。在原来控制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剩余股权的对价实质上体现了取得投资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考虑商誉),在之后对其采用权益法调整时,就是按照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结果调整,不存在对两个投资时候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调整。而在持股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权益法核算的时点应为再次投资日,长期股权投资应体现再次投资日被投资单位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原投资部分显然不满足,所以需要对其按照两个投资时点上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B. 长期股权投资用成本法核算,在什么情况下要确认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只有在出售转让以及收到股东分配利息或者股利的时候确认投资收益,期间因参股而取得的收益或损失不做处理。
C. 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如何确认
【答】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投资入账成本;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以合并成本为投资入账成本,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成本,应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和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3)非企业合并方式下支付方式的投资以支付的购买价款为初始投资成本,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的投资按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债务重组和非货 换方式取得的按照非货 换原则确认初始投资成本,确定完上述初始投资成本后,如果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份额的以初始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份额的以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份额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如果是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就按照初始投资成本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1)同一控制下合并方以支付、转让非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D.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确认的条件有哪些
您好,《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在第三条和第四条对于不同情况下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何进行初始计量作了“明确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企业合并》在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对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也作出了相关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一)《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三条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转让非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转让的非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企业合并》第十一条的规定,购买方应当区别下列情况确定合并成本:
(1)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2)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3)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4)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E.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怎么确定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专股权投资。即属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其中,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的表决权资本,属无控制情况,符合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第二种情况。所以,甲公司对乙公司应采用成本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参考资料: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东奥
F. 多少持股比例可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可以用来核算公司拥有重大影响、共同控制或者控制的公司的股权投资,通常认为持股比例大于20%时可以认定为长期股权投资,但是也要看具体的公司情况,比如说公司的股权分散程度和决策机制。
G. 如何确定长期股权投资
(1)腾讯众创空间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投资入账成本;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以合并成本为投资入账成本,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成本,应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和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3)非企业合并方式下支付方式的投资以支付的购买价款为初始投资成本,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的投资按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债务重组和非货 换方式取得的按照非货 换原则确认初始投资成本,确定完上述初始投资成本后,如果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份额的以初始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份额的以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份额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如果是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就按照初始投资成本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
H. 长期股权投资有哪些核算方法
成本法和复权益法。
(8)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条件扩展阅读制:
成本法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取得股权时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除此之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在权益法下,企业进行投资时,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额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入营业外收入。在期末,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首先,以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
I. 资产的确认条件有哪些
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专时满足以下两属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资产的定义并不一定能确认为资产,资产的特征与确认条件不同。会计核算既要确认科目,又要确认金额,如果二者缺少任意一项,都无法确认,所以说符合资产的定义仅仅表示符合资产确认的一个条件,但是这个资产并不一定能以可靠的金额来计量。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的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9)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条件扩展阅读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便显得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或等价物。
2、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通常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产性房地产、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
J.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何时确认收益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投资损益的确认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在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的基础上,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当的调整:
(1)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按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以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时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
(3)除考虑对公允价值的调整外,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以抵销。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既包括顺流交易也包括逆流交易。但是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属于所转让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的,有关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不应予以抵销。
2010年教材增加: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出非货性资产产生损益的处理。
3、取得股利或利润的处理
投资企业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股利或利润,应抵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借记“应收股利”,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4、超额亏损的确认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损失,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通常是指长期性的应收项目,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债权,该债权没有明确的清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准备收回的,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投资。
企业存在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项目以及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情况下,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
(1)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
(3)在进行上述处理后,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应按与上述顺序相反的顺序处理,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恢复其他长期权益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
5、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股票股利的处理
被投资单位分派的股票股利,投资企业不作账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
7、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长期股权投资在按照规定进行核算确定其账面价值的基础上,如果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相关的准则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提取以后均不允许转回。
的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如何区分联营和合营企业
1、现在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做了重大调整:即取消了在市场上没有报价、没有公允的投资。剩下三种即对子公司的投资,一般投资比例都超过50%(不含50%)以上的投资,对子公司实施控制;二是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那就是合营企业,一般投资比例各占50%,对被投资单位实行共同控制;第三投资比例在50%(不含50%)以下下到20%,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即联营企业。
浅议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记忆口诀
【摘 要】2006年、2008年及2010年先后出台了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及相关讲解或解释,在很多方面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进行了修改和界定,表述更全面、更严密、更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新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一、新股权投资准则的主要变化
1.投资的分类方式和计量标准不同。我国早在1998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这一具体准则,2006年颁布的准则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分类,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和计量规定作了相应的修订。其具体变化在于:将原来一个《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的内容,分为《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两部分;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金融工具》,原准则中短期投资修改为交易性证券投资,长期债券投资修改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金融工具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核算管理。《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将长期投资初始计量分为合并情况下初始计量和非合并情况下初始计量两部分,企业合并情况又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增了《企业会计准则20号——企业合并》,对合并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进行了规范。
2.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涵盖范围与原来相比减少了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使得投资的核算更符合企业的管理实际,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具体范围如下:(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3)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4)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参股企业的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四项内容从初始计量的角度讲,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对子公司的投资,其实质是通过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20号——企业合并》的相关规定进行初始计量。另一种是对企业对联营企业与合营企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其属于非企业合并形成的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进行初始计量。从核算方法的角度讲,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成本法核算,包括企业对子公司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投资;另一种是按照权益法核算,包括企业对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和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两项内容。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非暂时性的控制。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利用合并控制投资核算纵报表利润,进而纵股价,新准则规定合并下的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而不允许采用权益法核算。同时《准则》规定: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定义中的控制并非暂时性,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较长的时间”通常指1年以上(含1年)。同一控制下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来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转让的非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主要特点:其一,参与合并的各方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是非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合并,合并大多是出自企业自愿的行为;其二,交易过程中,各方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会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交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交易对价相对公平合理。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要按照投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的公允价值计量,所投出的非货性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额作为资产处置损益处理:若所投出资产为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则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额计入营业外收支;若所投出资产为金融资产或者长期股权投资,则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额计入投资收益;若所投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或存货,则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3)2010年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对企业合并中发生的中介费用作了明确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与《企业合并准则》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同形成的合并成本成本化相比,准则解释第4号将所有直接合并成本费用化,与企业合并形式无关,从而更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以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1)以支付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4)通过非货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非货性资产交准则以及债务重组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一是,以非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满足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条件下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基础;若无法满足前述条件,则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基础。二是,以债务重组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债权人在债务重组日,应当将享有股权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对债务人的投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额,先冲减已提取的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冲减的部分,或未提取损失准备的将该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
三、新股权投资准则下初始计量的现实意义
新投资准则从投资者的持有意图和企业的管理实际出发,对投资进行了更加明细的分类,对各类投资的核算方法做出了明确而清晰的规定,使得长期投资的计量和价值确认方法更贴近企业实际,杜绝了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核算的制度漏洞人为调节年度利润和企业盈余,进而纵股价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了企业报表质量,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准则的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参 考 文 献
[1].《企业会计准则(2006)》.()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2(1)
[2].《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财会[2010]15号.2010,7(14)
[3]徐汉宁.浅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商周刊.2010(S1)
[4]刘树全.浅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J].税务与经济.2008(3):52~54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会计准则是什么?
的会计准则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采用的是权益法。权益法是指,在控制关系不存在的情况下,一家公司持有另一家公司的股份时,应将投资成本与被投资公司的净资产合并计算,并按比例确认自己持有的被投资公司的净利润或亏损。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分为两种情况:
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产生控制或显著影响,按照“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能对被投资单位产生控制或显著影响,按照“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公司的净利润或亏损应按照持股比例分摊给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将分摊到的净利润或亏损计入当期损益,并调整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此外,投资公司还需要根据被投资公司的每期报告对其股权投资的价值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
总之,长期股权投资在的会计准则下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按照持股比例分摊被投资公司的净利润或亏损,并根据被投资公司的每期报告对其股权投资的价值进行调整。
红薯新品种、黄心红薯、紫心红薯品种前十名

红薯新品种 红薯新品种有红心红薯品种、白心红薯品种、黄心红薯品种、紫心红薯品种。 红薯新品种、黄心红薯、紫心红薯品种前十名排行榜 红薯新品种、黄心红薯、紫心红薯品种前十名排行榜···
拉郎配,CP粉的狂欢

"拉郎配"一词源于"拉线搭桥",指将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强行配对。在饭圈文化中,"拉郎配"指的是粉丝将原本没有恋爱关系的明星或角色进行配对,满足自己的想象和喜好。 拉郎配,CP粉的狂欢 拉郎···
水稻种植有效益吗(水稻种植有效益吗现在)

关于水稻种植有效益吗,水稻种植有效益吗现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天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水稻种植有效益吗(水稻种植有效益吗现在) 水稻种植有效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