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人教版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

2025-04-12 03:06 - 立有生活网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

长方体的体积人教版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长方体的体积人教版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


长方体的体积人教版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


长方体的体积人教版 长方体的体积课件


一、简便计算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a-(b-c)=a-b+c

例:

二、计算部分

1、 注意计算结果约分,尤其是分子和分母是3的倍数的分数。2、快速找到几个分数的公分母。例:

三、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a±c=b±c a÷c=b÷c a×c=b×c c≠0

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

h

b

a a

长方体的棱长和=4a+4b+4h=4(a+b+h) 正方体的棱长和=12a (带长度单位)

长方体的表面积= 2(ab+bh+ah) 正方体的表面积= (带面积单位)

长方体的体积= abh 正方体的体积= (带体积单位)五、知识点

1、几个最小: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一个数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因数是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身,没有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3、图形的变换有:平移、对称、旋转、放大与缩小。

4、旋转的三要素:方向、角度、中心点(定点)。

5、长方形的对称轴有2条,正方形的对称轴有4条,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扇形只有1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只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6、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长方体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正方体也叫立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面积都相等。

7、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容积:容器、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l ml

体积与容积间的单位换算: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里的除号,分数的大小(分数的值)相当于除法里的商。区别: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它的关系用字母表示为:

9、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叫分数,分数大于或等于1。

1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1、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12、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13、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14、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

15、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没有别的约数的数。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的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6、2的倍数的特点:个位上是0、2、4、6、8的数。5的倍数的特点:个位上是0或5的数。3的倍数的特点: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

17、互质数: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如:2和5,9和8,7和15,4和9。

六、解决问题

1、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的?

方法:用一个量除以另一个量。注意:结果约成最简分数。

例:把5克糖放入20克水中,糖的重量占水的几分之几?糖的重量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解答思路:问题是求糖的重量是水的几分之几应该用糖的重量去除以水的重量。而第二问题是求重量是糖水的重量的几分之几应该用糖的重量去除以糖水的重量。根据分析列式为:

2、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例1:水果店里原有水果 吨,卖出 吨后又运进 吨。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吨?

解答思路:由于每个分数都带上了单位,所以每个分数表示具体的数量。应该用我们以前学的整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行解答。

例2:五四班有45人,有 的同学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有 的同学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其余的参加了音、体、美兴趣小组。参加音、体、美兴趣小组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

解答思路:本题的每个分数没有带单位,它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本题应把全班45人看作单位“1”进行思考。

3、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应用

方法:根据题意学会画图进行分析思考,抓住重点词句,利用好其计算公式。

例1:给一个无盖长方体水缸抹水泥,从里面量得长8分米,宽4分米,深6分米;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解答思路:这是关于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应用,从无盖和抹水泥的面积中可以看出。在计算时,由于无盖只算五个面。

8×4+8×6×2+4×6×2=176(平方分米)

4、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例1:五一班有48人,五二班有56人。如果把这两个班分数相等的小组,每组最多几人?一共可分几个小组?

解答思路:根据题意,要想两个班分成的人数相等,说明这个人数既是48的因数,也是56的因数,由于是求每组人数最多几人,所以是求它们的公因数。

48的因数有:1,2,3,4,6,8,12,16,24,48.

56的因数有:1,2,4,7,8,14,28,56。

48和56的公因数是8。所以每组人数最多是8人。

48÷8+56÷8=13(组)

例2:一个班有40多人,如果4个人一组或6个人一组都能刚好分完,这个班有多少人?

解答思路:根据题意,4人一组或多或6人一组都能刚好分完,所这个班的人数既是4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所以是4和6的公倍数,并且是在40多的一个公倍数。

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40,44,48。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4 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48。

所以这个班有48人。

5、找次品

有一批零件共15个,其中有一个比其它零件轻一些,你能用天平找出这个次品来吗?至少要几次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

解答:15个零件(5,5,5)先天平各放5个,如果不平衡,将其中轻的5个零件再分成(2,2,1),又将天平各放2个,如果不平衡,将轻的2个零件再分面(1,1)。这样至少三次就可以找出这个较轻的零件了。

每个大格是30度,每个小格是6度。

九、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方法:列举法 短除法 法 口算法

18和12(6)[24] 30和60(30)[60] 7和5(1)[35] 8、6和12(2)[24]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它们的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则它们的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十、通分与约分

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用字母表示:

例1:将下面的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例2:将下面的各组分数进行通分

十一、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先将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再约分。

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一般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常用的分数与小数间的互化。

十二、分解质因数

方法:将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28、30、24、32、77、100

28=2×2×7

十三、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1-6年级数学所有的计演算法则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1-6年级数学所有的计演算法则

一年级上册

1 数一数

2 比一比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学乐园

7 11~20各数的认识

8 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我们的校园

10 总复习

后记

一年级下册

1 位置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图形的拼组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摆一摆,想一想

5 认识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 认识时间

小小商店

10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我长高了

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

5 观察物体

6 表内乘法(二)

看一看 摆一摆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1 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一)

3 图形与变换

剪一剪

4 表内除法(二)

5 万以内数的认识

6 克与千克

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有多重

8 统计

10 总复习

附页

三年级上册

1 测量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 四边形

4 有余数的除法

5 时、分、秒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8 可能性

9 数学广角

掷一掷

10 总复习

后记

三年级下册

1 位置与方向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统计

4 年、月、日

制作年历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6 面积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8 解决问题

设计校园

10 总复习

后记

四年级上册

1 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

2 角的度量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 统计

你寄过贺卡吗?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附页

后记

四年级下册

1 四则运算

2 位置与方向

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营养午餐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 三角形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 统计

小管家

9 总复习

后记

五年级上册

1 小数乘法

2 小数除法

3 观察物体

4 简易方程

量一量 找规律

5 多边形的面积

6 统计与可能性

铺一铺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

1 图形的变换

2 因数与倍数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粉刷围墙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 统计

打电话

8 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

1 位置

2 分数乘法

3 分数除法

4 圆

确定起跑线

5 百分数

6 统计

合理存款

8 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1 负数

2 圆柱与圆锥

3 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4 统计

6 整理与复习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应用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6年级数学所有的计演算法则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二)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分数。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谁有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课件

你可以去“易百特教师网”看一下。我一般要用的课件都是这个网站下载的

小学数学所有计演算法则。

小学数算必备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演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乘法,除法运演算法则,还有运算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生6年级数学下册 第22页第11题怎么做

(1)这是一个空心钢管。

(2)方法是: 用外面圆柱的体积—里面圆柱的体积= 空心钢管的体积

(3)算式是:π×5×5×80—π×4×4×80

=80π(25—16)……这里我用的是简算,这样算起来快些哦!

=720π……………… 希望你学会噢

=2260.8(立方厘米)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练习册69页

0.89 0.95 10 0.56 90 6分之5 15分之7 五分之一 178 34 3 0.4 2065 5.418 106.2 320 两千分之一

求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易百特教师网里有各种中小学教案,你去看下吧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所有进率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问题的公式

(和+)÷2=大数

(和-)÷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倍问题

÷(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

速度=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售出价÷成本-1)×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够了吧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口算心算速算天天练六年级上

去书店买 后面有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哪里有?谢谢!

在各大书店都有卖的,建议你去新华书店看看!网路上呀,你可以在百度打上"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肯定有你觉得合适的

求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的所有公式,拜托了,很急

常用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小学人教版数学公式?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分数。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所有需要背诵的概念

小学概念很简单,要理解,别记,记记不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问题的公式

(和+)÷2=大数

(和-)÷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倍问题

÷(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

速度=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售出价÷成本-1)×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二)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分数。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英语作文翻译 英语作文翻译小西

英语作文加翻译 How can we protect forests Forests are areas covered with a lot of trees.Forests can provide food ,wood and medicine to human.And they can turn the air to fresh. We can use less wooden things to protect forests.We also need to let oth···

3d飞行游戏_3d飞行游戏大全

超音速飞行 TurboFly 3D 游戏 怎么玩?手机是安卓版本的,主要舰艇在飞行中怎样左右调方向 微软冻结所有移逐渐减少选择项目 SHIFT+- (减号)动 数字键盘5的模拟飞行游戏 机场起飞之3d模拟飞行游戏···

嗓子痒咳嗽怎么回事 一说话就嗓子痒咳嗽怎么

喉咙痒又咳嗽怎么办 天气变冷,空气干燥,很多人感觉嗓子发痒,接着就咳嗽个不停。病情反反复复,真的很难受。 今天洪梅就教你们用萝卜煮水,它可以缓解因痰多咽喉引起的咳嗽。 嗓子痒、···